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黄侃:八部书外皆狗屁  2007-07-03 00:00:00

都说名师出高徒,章太炎是国学大师,其高足弟子黄侃也是国学界第一流人物。 他们初识的场面很有些异样的趣味。 1906 年,黄侃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巧就巧在他与章太炎租住同一栋寓所,他住楼上,章太炎住楼下。某日夜间,黄侃内急,懒得去楼下厕

国学精神与当代社会  2007-07-02 00:00:00

一、国学的批判 国学精神就是民族魂。民族魂的主要内容就是儒释道三家,而三家中尤以儒家为代表。上个世纪,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到文化大革命的批孔批儒,在近一百年中,特别是在文化革命后期,要破“四旧”,包括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

国学虚热不应向学界蔓延  2007-07-02 00:00:00

近来,随着央视“百家讲坛”等众多国学类讲座的兴起,“国学”成了一种流行文化,盛行一时。然而,近日一些专家在对当前的国学热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时认为,现在普通读者中的“国学热”有一点“虚热”。由于历史原因,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对国学缺乏了解,现在

对话成中英:中国人一直有君子梦  2007-07-02 00:00:00

对话背景 “儒学”——曾被认为是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而被打入冷库的“罪魁”。今天,被看作了“国家治理、个人管理、中西交流”的智慧富矿,文化没有变,是什么改变了世界的眼光? 6 月 25 日,第 15 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在武汉大学召开。 200 余名海内外知名

经典汉语:正在遭遇什么  2007-07-02 00:00:00

最近一段时间,“经典汉语”这个话题引发了一些争论。这是因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及其他一些涉及语言的地方,出现了一些新的有争议的现象。这些新的现象,有人认为很好,有人认为大可忧虑。对这个话题的升华,就出现了“经典汉语”这么一个带有学术色彩的

董桥:没有了根,总有一种失落  2007-07-02 00:00:00

家学渊源得正宗国学心传,受教台湾成功大学外语系后,又负笈英伦取西学真经,其后返港在报界浸淫多年,兼有报人、文人、学人的身份,一路走来,董桥已然成为香港文化的一个标杆性人物——香港文化中的中西合璧、传统与现代兼备的特质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表

走过那静静的红楼  2007-07-02 00:00:00

细雨潇潇,我走过五四大街。道旁抽芽的枝条一派新绿。路北,树丛掩映的红楼在霏霏烟雨中默然肃立,给人一种凝重的沧桑之感。 八十多年前,这栋“工”字形红砖楼门口,匆匆出入着大名鼎鼎、活跃于历史潮头的风云人物。他们中有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鲁迅、

重走孔子路的有趣之旅  2007-07-02 00:00:00

7 月 1 日,北大教授李零的“重走孔子路”正式启程,首站是孔子曾学习音乐的山东淄博。李零表示,此次行走线路会非常尊重历史原貌,将尽可能地覆盖孔子当年所到过的地方。 因为《丧家狗》一书所引发的巨大争议,李零这个名字开始进入到普通公众的视野。就此

第十五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在武汉大学召开  2007-07-02 00:00:00

2007 年 6 月 25 日上午 8:30 ,第十五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在武汉大学隆重开幕。二百余名海内外专家学者前来参加为期三天的本次学术盛会,他们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西班牙、丹麦、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阿尔及利亚、以色列、新加坡、日本、

第十五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在武汉大学召开  2007-07-02 00:00:00

2007 年 6 月 25 日上午 8:30 ,第十五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在武汉大学隆重开幕。二百余名海内外专家学者前来参加为期三天的本次学术盛会,他们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西班牙、丹麦、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阿尔及利亚、以色列、新加坡、日本、

机遇与制度的碰撞——张居正的施政特点  2007-06-29 00:00:00

张居正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不同的时代,对他的评价迥然不同。在他死后的明末特别是万历时期所掀起的反张浪潮中,攻击者“寻弊索瑕,以功为罪”,使其成为反面典型。清代对其毁誉参半。 1911 年,梁启超出于维新变法的需要,重新反思历史,发掘历史资源,撰

北大举办何芳川教授纪念文集暨史学论文集出版座谈会  2007-06-29 00:00:00

光明日报北京 6 月 28 日电 “一位学人去世后能成为人们的研究对象 , 这是对他最好的纪念。我们对何芳川教授充满怀念之情。”在北大举办的“何芳川教授纪念文集暨史学论文集出版座谈会”上 , 校常务副书记、亚太研究院院长吴志攀教授饱含深情地说。来自北京
140216818首页 上一页 773 774 775 776 777 778 779 780 781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