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论墨家进步的社会政治观及其哲学基础  1970-01-01 08:00:00

国内学界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哲学的研究、古代思想家和学派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研究队伍的培] 养和发展,以及与境外学界的学术交流情况看,对墨家思想的研究和关注,相对儒、道、佛等诸] 家学说的研究来说,是很薄弱和不足的。同样,近年来,国内学界虽然对“中

郭店竹简《唐虞之道》与儒墨“禅让说”之比较  1970-01-01 08:00:00

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竹简《唐虞之道》着重叙述尧舜禅让之事,谓虞舜修身立德,具备仁、 义、孝、悌诸品质,致使尧禅天子位于舜。其说可先秦诸子“禅让说”特别是儒、墨家“禅让 说”做比较研究。 就现存先秦文献所见,对“禅让说”大加鼓吹的是儒家和墨家。

生生与守静——易、儒、道“静”论合说  1970-01-01 08:00:00

“生生”是《周易》的精神,“守静”则是《老子》的宗旨,二者概念上有别,但又 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承载和体现这一联系最恰当的形式,就是人的生命。 生命二字,在字义上似乎提醒着我们,“命”是由“生”的燥动而来的。随着新生儿的第一声啼 哭,一个新的生

生命的心心相印——莊子、禪宗與中國生命轉化的哲學  1970-01-01 08:00:00

(一)釋題 本題標出生命兩字,這正是莊子思想的主體。而「心心相

《道养全书》易道融通思想发微  1970-01-01 08:00:00

易学与道教内炼养生的关系,近年来业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关于这一课题,时贤已有 不少论述与发掘。笔者不敏,目力所及的就有潘雨廷著《易老与养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12月第1版)、詹石窗著《易学与道教思想关系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3

老子的道与西方神哲学比较  1970-01-01 08:00:00

(一)前言 中国古书中讲道的地方很多,如《易经》所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运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 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中庸》),“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庄子哲学中的本体论思想  1970-01-01 08:00:00

〔论文摘要〕先秦儒家与道家相比,孔孟荀是以人为中心、为出发点、为根据,承认存在,立足 现实,注重人生和社会实践,务求建立一完备、自恰的秩序体系。道家之庄子则是以自然为中 心、为出发点、为根据,关于人生和社会的思想是从其本体论核心中逻辑推导出来

道教符咒法术与易学关系的哲理探要  1970-01-01 08:00:00

〖内容摘要〗易学中的“观物取象”的符号化思路比起原始阶段巫术那种寻求“相似性”的观 念显然更高一畴,所以影响也就更大。汉代以来,道教用以传道修持的主要手段之一的“符咒” 也贯穿着这种“观物取象”的类比思维。就表面而论,符咒法术似乎没有什么直接

老子治道历史来源的一个探寻──以“垂拱之治”与“无为而治”的  1970-01-01 08:00:00

内容提要:这一问题的出发点是想通过一个具体问题把老子的史官背景和老子治道的历史渊源从 一个侧面比较具体地展现出来。本文首次设定并求证了传说中的远古“垂拱之治”同老子道家 “无为而治”之间的内在关联。其论证过程首先是从早期的文献中确认“垂拱之治

道家超越智慧再发现  1970-01-01 08:00:00

超越是道家文化的精义和智慧的凝结;也是道家思想的本质和灵魂所在。过去人们对道家的 超越思想多有探索,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但在对道家超越思想的研究中,存在着这种倾向, 认为道家的超越思想属精神超越,对其精神超越的意义揭示较多,而对其现实超越的

“全球化”与老子思想的当今价值  1970-01-01 08:00:00

进入21世纪新千年,世界又进入一个新纪元,是经济走向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地球村变小 了,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但是由于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 与发达国家相比是处于弱势地位。特别是超级大国挟着经济、军事上的优势,推行

儒佛道三教关系与中国佛教的发展  1970-01-01 08:00:00

摘要:外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始终与中国固有的以儒道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处在相互冲突 和相互融合的复杂关系之中,儒佛道三教在冲突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这构成了汉代以后中国 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正是在三教的冲突和融合中佛教不断得到了发展,而
1171399首页 上一页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