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上海120年教堂失火 专家惋惜保护建筑难复原  2007-01-26 00:00:00

大火烧穿百年屋顶 凌晨3时的上海,苏州河两畔和整个城市一样还处在一片漆黑和寂静中。然而,当大火、黑烟从寂静了很多年的新天安堂内升起后,南苏州河路、圆明园路、虎丘路上闪烁的警灯蜂拥而至。老教堂屋顶很快被烧塌,露出空空的三角形的顶梁。 在现场照明

重读《诗三百篇探故》  2007-01-26 00:00:00

1933年,朱东润先生在其所任教的武汉大学的《文哲》季刊上连续发表了四篇关于《诗经》的论文,后集为一书,题名《读诗四论》。这书在1981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重版时,另加上一篇于1946发表于《国文月刊》的同样性质的论文,改名《诗三百篇探故》。与完成于相

名士扪虱故事:虱子怎样介入了中国文化生活(一)  2007-01-26 00:00:00

鲁迅的《阿 Q 正传》中,有一段文字写到阿 Q 捉虱子的情形: “ 有一年的春天,他醉醺醺的街上走,在墙根的日光下,看见王胡在那里赤着膊捉虱子,他忽然觉得身上也痒起来了。 ” 阿 Q“ 于是并排坐下去 ” , “ 也脱下破夹袄来,翻检了一回,不知道因为新洗

名士扪虱故事:虱子怎样介入了中国文化生活(二)  2007-01-26 00:00:00

“扪虱”这种动作所表现的心理,与《颜氏家训·勉学》所说南朝“贵游子弟”“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的人生态度,也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照。两汉以来,有“佞幸宠臣”“傅脂粉”“以婉媚贵幸”(《汉书·佞幸传》)的情形,据说王莽“欲外视自安,乃染其须

用人生感悟古典——叶嘉莹于丹对话录  2007-01-26 00:00:00

2006 年 12 月 2 日,南开大学西南村叶嘉莹公寓内,两个醉心于古典文化传播的女性——叶嘉莹、于丹,经由中华书局穿针引线,遂得一次难得的对话。她们谈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她们谈对人生的感悟,无不予人以从容、优雅与温暖之感。 《论语》是本好书 我平生最

词牌故事(十二):玉楼春与诉衷情  2007-01-26 00:00:00

撩开《花间集》的秀帏罗帐,拂去那些香粉沉屑,你看到了什么? 晚唐五代才子们在家庭和朝堂以外的一个最重要的地方,他们在找寻什么? 才子佳人的故事从唐传奇中延续到花间集里,我细细地看去,这花间柳巷歌声里的柔媚与艳丽是才子们一厢情愿打造的场面,他

名士扪虱故事:虱子怎样介入了中国文化生活((三)  2007-01-26 00:00:00

宋人吕陶《焦夫子画》写道:“气貎特怪陋,意味尤酸辛。破褐聊被体,如敝履之安贫。爬痒颇适兴,如扪虱之自珍。”(《净德集》卷三一)这是一位逼真的乡村文人的形象。同样生活于宋代的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二也记载:“蜀之岷山有焦夫子,国初时,人亡其名

李广难封——《通鉴》札记之五十六  2007-01-25 00:00:00

李衡做丹阳太守,不大礼敬琅邪王孙亮,“数以事侵琅邪王”。孙亮继位吴主,李衡怕得要死,想逃奔北魏,妻子飞氏认为孙亮“素好善慕名,方欲自显於天下,终不以私嫌杀君明矣,”劝李衡“自囚诣狱,表列前失,显求受罪。”衡从之。258年,吴主下诏说:“丹阳太

孔氏的三次南迁  2007-01-25 00:00:00

相传,在清代的松江府青浦县(今属上海)境内有一座古代的“孔宅”旧址,1705年4月21日(康熙四十四年三月壬戌),第五次南巡中的康熙皇帝路经此地,御笔写下“圣迹遗徽”的匾额,意犹未尽,随即又特别为“孔宅”撰写了一副对联: 泽衍鲁邦四海人均化育,裔分吴会千秋世

国学为现代化提供深厚的思想资源  2007-01-25 00:00:00

有一位大学生在网上问汤一介先生:汤老,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儒学思想是桎梏还是推动力?我实在不明白的是,难道尘封的东西就是陈年佳酿?还有人质问:你们总说国学这么好,那么好,那为什么中国会落后? 这样的提问,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当属自然。尤其在现代化的语

残阳如血,照在权谋家的刀上——读《资治通鉴》随笔(四十八)  2007-01-25 00:00:00

【锐圆读通鉴随笔四十八】——三人成虎与取得信任 (前 308 年)秦王使甘茂约魏以伐韩,甘茂谓王曰:“愿王勿战。”王迎甘茂于息壤而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攻之难。鲁人有与曾参同姓名者杀人,人告其母,其母织自若也。及三人告之,其母投杼下机,逾墙

儒学是什么样的学问  2007-01-25 00:00:00

儒学是不是宗教,争论了几十年。这是近代中西文化碰撞对接的时代条件下在话语转换中发生错位而出现的问题,中国古代并没有这个问题,或者说即使有也不尖锐。同样,儒学是否是哲学,在古代也不存在问题。中国传统 国学的分类,流行的分法有“经、史、子、集”;还有
140216818首页 上一页 886 887 888 889 890 891 892 893 894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