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西风东渐”引文化自卑 民国中国曾废复春节  2008-02-21 00:00:00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大年三十,家家户户包饺子,阖家团聚吃年夜饭,家家户户燃放烟花爆竹。中新社发邹毅摄 改革开放三十年:北京市民过春节。中新社发邹毅摄 又一个旧历新年过去了。在人们沉浸在合家团聚快乐中的时候,大概很少有人会知道,“春节”这个节日

一代奇女子孝庄太后与洪承畴多尔衮的纠葛  2008-02-21 00:00:00

孝庄皇太后一生经历过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皇帝福临、康熙皇帝玄烨四代帝王。皇太极是她的丈夫,福临是她的儿子,玄烨是她的孙子。她富于魅力和心机,又颇具政治才干,但却满足于躲在幕后,辅佐 儿孙。学者李亚平对孝庄人生的阐释值得一读。 十三岁出嫁,

中国移民图卷之闯关东:三百年关东潮  2008-02-21 00:00:00

中国移民图卷之:闯关东 1929 年,美国人拉铁摩尔来到中国东北。除了广袤无垠的黑土地,他看到的是一股巨大的移民浪潮,那一年,有超过 100 万人自山海关以南蜂拥而至,其中至少有 60 万人定居在此。 这位长期研究中国边疆问题的学者当然知道,这只是移民潮

漫谈中国古代传奇女子之七:柳如是  2008-02-21 00:00:00

柳如是——最好命的红尘女子 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名气很大。 柳如是名是,字如是,小字蘼芜,本名爱柳,因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

神秘消失的古国续(十一):康居国  2008-02-21 00:00:00

第十一章 西传东渐的媒介——康居国 康居国“去长安万二千里”,跟当时的大月氏属于同种,在汉朝初年国势颇盛,拥有现在新疆北境以及苏俄的中亚之地。到了晋朝之时,他们对于中国仍然十分归顺,曾经遣使入朝。唐代,这个国家仍然继续存在,被称为康国。 来自

风花雪月——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二十五)  2008-02-21 00:00:00

【卷二五】 周邦彦 【派别】 雅正派 【文集】 《片玉词》 师师,那年我们爱得深沉 一生沉浮在宦海波澜的周邦彦,命运也确实让人叹息。他的仕途极其坎坷,无论当道的是新党还是旧党,他都是一个失意者。周邦彦醉心在词曲中,无意却成了宋词的集大成者。王国维

元宵节的故事 灯节、吃汤圆、闹社火  2008-02-21 00:00:00

元宵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但对于其中的许多故事,现在的人们可能已经不甚了了。我们从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春节》一书中摘出几个传说,供读者朋友们在过节的同时,了解一下,回味一下。这本书也被列入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一、元宵灯节的由来

趣话元宵节 火树银花不夜天  2008-02-21 00:00:00

灯谜。民国时期河北武强彩印灯画。 风来了,雨来了, 一群人敲着鼓来了。 什么鼓,大花鼓, 咚咚咚,过十五。 这是流行在河北某些地区的童谣,元宵节之前,孩子们蹦蹦跳跳地念着,一片急切盼望过元宵节的心情跃然纸上。大年春节之后,人们又迎来欢乐的元宵节

网友要求增补元宵节为法定节日 称不应厚此薄彼  2008-02-21 00:00:00

“清明、端午、中秋已经被调整为法定节假日了,为什么同样是传统节日的元宵节不是法定节假日呢?” 20 日晚上,网友“深柳隐士”在红网论坛发帖子,倡议将元宵节增补为法定节假日。他在这篇题为《强烈要求将元宵节增补为法定节假日》的帖子里质疑:“既然都

人品极差书法奇好 历史上笔走龙蛇的三位大奸臣  2008-02-21 00:00:00

我国历代书法评价中,书品和人品是一个血肉相连的整体,人品历来高于书品,书法是热病的学识、才能、品质高度融合的体现。司马光曾经说过:才胜德者,小人也。很多人认为把人品低下的书家的书法作品收藏家中,等于收藏了邪恶之气,不仅玷污了家风,也有损于

江西非遗湖口青阳腔:被誉为京剧的“鼻祖”  2008-02-21 00:00:00

目前青阳腔老艺人中仅剩 74 岁的殷武焕老人在世。 ( 本报资料图 )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

中国古典书籍影响世界  2008-02-21 00:00:00

日本作家守屋淳发表文章说,从世界范围来看,不少现代的成功者都以中国的古典作为案头常备的书籍。 《论语》:体现出孔子的处世之道 “像你这样的金融专家为什么还要学习《论语》呢?”在一次学习《论语》的课堂上,我向一名年龄 30 多岁的就职于大金融机构
140216818首页 上一页 570 571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578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