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中国龙”无须改洋名  2007-12-03 00:00:00

近日有人提议,要为“龙”改洋名――把中国龙译成“loong”而不是直接借用英文中的“dragon”。其主要理由是,中国龙是正义和吉祥的象征,而“dragon”在西方神话和传说中是恶魔的化身,将二者等而视之,会产生文化误读,损害中国龙的形象。 中外文化之差异

专家呼吁:红学研究不能娱乐化——《曹雪芹毒杀雍正帝》?  2007-12-03 00:00:00

在历史上成为谜案,然而,在《红楼梦》中,曹雪芹详细隐记了毒杀雍正的全过程:此毒丹如何由曹雪芹本人制作,如何派人交给曹的少年恋人、雍正的皇后竺香玉,再由竺香玉伺机使雍正误吞此毒丹而丧命等。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维昭认为:关于曹雪芹杀雍正之说,研

从金庸到"大陆新武侠":看社会阅读心理的嬗变  2007-12-03 00:00:00

2004年,“大陆新武侠”概念全面形成。纵向来说,它是承继武侠小说通俗文学而来的本土变体;横向来看,它与玄幻、恐怖、悬疑等等类型小说一起,构成了大众文化畅销阅读中的不同小门类,日益引起了批评界的重视。 任何一种小说的文体创新,都总是伴随着文体的

梁漱溟:天真的书生 倔强的思想者  2007-12-03 00:00:00

梁漱溟先生给世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恐怕只有上世纪50年代他曾在某次会议上当众顶撞毛泽东,和他那张摄影于上世纪80年代嘴角坚毅目光炯然的晚年照片。人们敬佩他不屈于权势的性格,却并不知道他的学问文章。就上述梁先生留给世间的印象而言,大约正是出于梁

韩美林妙笔写《天书》 失散古文字美丽新生  2007-12-03 00:00:00

打开艺术家韩美林的新作《天书》,成千上万、千姿百态的古文字奔涌而来,然而细看,却无一字认得━━称其为“天书”名副其实。“天书,是我把那些尚未考辨音义的古汉字,以书法笔墨表现的一种书法样式。”韩美林笑言:“这本书是我的画路、思路和‘歪打正着

《人间词话》赏析与王国维学术思想  2007-12-03 00:00:00

“一切景语皆情语”,几乎每一次上中学语文课的时候,都能在课堂上听到老师引用这样的话在评论诗句、散文的意境。“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郭齐勇:现当代新儒家的反思  2007-12-03 00:00:00

我今天讲两个问题:第一,现当代新儒家思潮与人物;第二,对现当代新儒学思潮之“问题意识”的反思。 一、现当代新儒家思潮与人物 从大的背景来看,“五四”与“后五四”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科学主义与实证主义思潮、人文主义思潮等等学术性的思潮。在“

舒新城,《辞海》出版的功臣  2007-12-03 00:00:00

舒新城 (1893 年 -1960 年 ) 1928 年 4 月,自舒新城与中华书局的一纸契约,《辞海》的编纂工作才真正地步入了正轨。 1936 年《辞海》对外发售预约,舒的日记中记下了大量出版前的琐细工作,如定稿、发排、校对、定价、样张等事务性活动,均亲自予以过问。特

曹聚仁话上海春秋:上海早年的洋文报  2007-12-03 00:00:00

文化名人曹聚仁于上世纪60年代初,在香港的《循环日报》上开写专栏,向海外读者介绍上海的历史沿革,结集出版为此《上海春秋》,不失为精彩的上海地方史志随笔集。论者评为“极有裨于上海史料,同时又是极有兴味的小品文字”。我们选摘“报坛旧话”章节中有

邓广铭与二十世纪的宋代史学通论  2007-12-03 00:00:00

在20世纪的中国史学史上,邓广铭教授占有重要的一席。作为宋代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的学术贡献影响着几代宋史研究者。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位值得研究的现代历史学家。 一、邓广铭的学术道路 邓广铭(1907—1998年),字恭三。1907年出生于山东省

“文化遗民”王国维论——一死从容殉大伦 千秋怅望悲遗志  2007-12-03 00:00:00

仰望二十世纪的学术星空,人们会很容易发现王国维这颗集哲学、经学、史学、戏曲学、甲骨学、敦煌学等研究于一身的学术巨星。作为从旧王朝中走出的“新民”,王国维在经历了辛亥革命的烽火洗礼以后却戏剧性地成了新民国里的“遗民”。在他自沉昆明湖后, 陈寅
140216818首页 上一页 663 664 665 666 667 668 669 670 671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