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泰戈尔”邀请“鲁迅” 加尔各答想竖鲁迅雕像  2008-03-26 00:00:00

近日,著名诗人泰戈尔的出生地加尔各答有一群华人向中国驻印度大使馆提出要求,希望从浙江绍兴运一尊鲁迅半身雕像竖立在这个城市,宣传中国文化。这个“雕像外交”的主意,引起了海外华侨华人的浓厚兴趣。 “鲁迅在印度是最有影响力的中国作家之一。我曾经去

文变染乎禅情  2008-03-25 00:00:00

佛教禅宗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范围广泛的议题。自佛教传入中土蘖生出禅宗以来,它对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影响几乎在整体上塑造了唐宋以后中国文学的走向。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一作用是佛教教理与文学创作倾向的简单对应。禅宗思想渗透入诗歌,通常体现为这一

洪均:湘军屠城考论  2008-03-25 00:00:00

家,千记不可欺负他”。然而,正是这样一支标榜仁义道德的军队,一手制造了太平天国战争期间罕见的三次屠城暴行。 第一次屠城:咸丰八年四月,湘军李续宾部攻破九江,将城中近二万军民全部屠杀。李续宾的上司湖广总督官文在给咸丰帝的奏折中说:“城外勇冲杀

历史小说家气死历史学家?  2008-03-25 00:00:00

不满戏说历史 八旬老教授出版荒淫皇帝小说 韦庆远, 广东省顺德市人,1928年生。主要著作包括《明代黄册制度》、《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中国政治制度史》、《隆庆皇帝大传》、《张居正和明代中后期政局》等。曾任中国政治学会、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档

“儒学计划经济”行不通  2008-03-25 00:00:00

面对当今世界难题,有人提出要用“儒学”加上“计划经济”来解决,其实——“儒学计划经济”行不通。 近年来,“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核心术语。随着“和谐社会”这个概念的流行,社会上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即怀念农耕文 明社会的言论多

清明的力量,在于体认文化之根  2008-03-25 00:00:00

清明节完全凭藉中国人发自内心的虔敬,穿越时空、历经沧桑而盛行不衰。这一事实让我们不得不正视清明背后的价值观,认真思考这些看似同现代生活无关,曾一度被拒弃的传统观念,到底在当下现实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从今年开始,清明、端午和中秋这些传统节日

从大同“四有”到民生“五有”  2008-03-25 00:00:00

从“大同”世界中描绘的“四有”蓝图到今天“五有”的付诸践行,从远古先民追寻的近于空想、虚幻的愿景到今日变成全体人民正在和将要共同享有的生活实际,跨越两千多年,怎不叫人思绪万千,感慨系之矣。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

清朝京城的服饰  2008-03-25 00:00:00

服饰乃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民族,因此她把服饰放在人类生活衣、食、

“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红楼梦》研究的思辨  2008-03-25 00:00:00

风起云涌的新热潮 大海潮起潮落,钱塘江的潮起潮落,都是自然界变化发展的正常规律;文艺界的潮起潮落,则有多种多样的因素。欧洲的文艺复兴,是中世纪的宗教黑暗严酷统治之后,文学艺术领域里一次思想大解放,创作上的大繁荣、大发展。近来,我国文艺界所形

苏轼的审美人生  2008-03-25 00:00:00

秦观有诗说: “人生异趣各有求”,对于苏轼来说,他的异趣不是富贵,不是功名,而是读书和创作,在文学艺术的瀚海中遨游,是苏轼平生之快事。苏轼自己所说的:“某平生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正可作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2008-03-25 00:00:00

 一、情圣 (一)艺术化人格 林黛玉也许是你最喜爱的美女形象,因为她是虚构的。 你一定听人说过,倘若真的娶妻,他不会要黛玉,而会要宝钗。你不必真的不信。语言在假设情景中没有意义,只是一种行为,表明他在说话。你可以让他轻轻地在心里唤一声“

“诸子百家”与“九流十家”  2008-03-25 00:00:00

“诸子百家”、“百家争鸣”,是我们描述先秦思想界的习惯用语。但在思想史具体写作中,我们则更多使用的是司马谈的“六家”、刘向、刘歆父子的“九流十家”之类的划分方法。虽然有不少学者认为“六家”、“九流十家”是汉代才出现的名称,不符合先秦的思想
140216818首页 上一页 536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544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