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要不是看到“保姆”一章,我不太可能看《合肥四姊妹》这样的书。虽然这书有很多卖点:很多人对名门望族、侯门深院、大家闺秀怀着窥探性的兴趣,书做得漂亮,很多图片,张充和秀雅的题签,作者金安平又是史景迁的妻子,有折射的名人效应。 但毕竟已有 |
语》”浪潮,表面上看是国人回归传统心态的集体无意识表现,但在思想深处,却反映出我们对历史理解的浅薄和对经典文献阅读的匮乏:以“戏说历史”的方式解释孔子生活的时代,这本身就是对历史的无知和亵渎;而以“六经注我”的方式诠释经典文献,也终将失去 |
历史小说这一概念虽然是舶来之物,但实际上中国的历史小说早已有之,只是名称有所不同而已,古文、讲史话本、演义等等作为历史小说见证了我们这个久远民族的发展轨迹。而现在流行的架空历史小说,也正是基于千百年来中国历史小说的文化积淀,应合中国人文化 |
林语堂曾写过一幅融合了自矜与自勉的对联:“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质之以他毕生的写作经历和文学成就,应当承认,这幅对联并没有太多的夸饰成分,而是大体上符合实际情况。作为美国哈佛大学的比较文学硕士和德国莱比锡大学的语言学博士,作为 |
《三毛钱歌剧》在柏林的首次公演。戏剧评论家阿尔弗雷德·凯尔(1867—1948)看过演出之后,在1929年夏天的《柏林日报》上发表一篇评论文章,指责布莱希特在剧本台词中引用法国诗人维永(Francois Villon)的诗歌,却未注明作者是谁。他认为布莱希特有剽窃之 |
,现在我们只能看到这一著作的第一章《英吉利文学》。不知道是因为《白阳》杂志只出版了一期,作者没有续写呢,还是已经写出全稿而散佚了呢?《概观》第一章,按历史顺序评述了自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30多位英国作家的创作及其特征。虽三言两语,但都切中肯綮 |
经群雄并起、选家各异两个阶段之后,现在进入优胜劣汰的局面:一些规模与品质欠佳的版本已退出市场,而以辽宁人民、春风文艺、人民文学、山东文艺等社为代表的年选本则确立了市场地位。梳理一下年选本的特点,找出它生存发展的某些规律,无论是对行家还是对 |
一年夏末秋初时节,我和母亲坐在美国加州一个小城的院子中,我没有电话、没有邮件、没有我生活的那个城市的任何信息,我被自己切断得与世隔绝。我当时正处在抑郁症当中,脑子里空洞得如一团雾气或霾气,又仿佛被塞得满满的,再也挤不进来一句话,甚至一个小 |
“孔子是战国后期人。”“但丁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这些话出自普通人之口大家可能会一笑了之,但余秋雨这样的著名学者当着上千万观众这样说,自然会引发大动静。第13届青歌赛上,余秋雨的点评态度越发积极,却连连出现口误。这两天,他的这些错误 |
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到底是怎么产生的?项目最初的设想和意义是怎样的?"69位院士签名支持"的真实情况怎样?国家发改委的意见如何?……一位直接发起倡议并参与论证全过程的专家向人民网记者谈了他亲身经历的一些细节。 相关专题:聚焦山东济宁“中华文化标 |
没遭遇过这样的困扰:多年来对文学持之以恒的追求,为什么总是“收效甚微”?这里生发的慨叹和追问,很大程度上并不包含自身创造的价值反躬,当然也有别于那些在文学上声名大振、收获良丰者的“撒娇”,跟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大背景下文学和文学人地位下降的感慨也 |
”,而且被所有理智正常的人普遍接受;因为常识是极为清楚和明白的,不需要任何推理或证明,也没有任何含混、岐义及疑难的障碍,直接就能明晓,所以被认为是“自明的”,乃至被看作是“直觉的”、“本能的”。学术批评的常识,同样具有这样的普适性和自明性,道理上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