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千年前的时尚领袖 苏轼和他的“粉丝”  2009-05-12 00:00:00

北宋的大文豪苏轼可谓全才,他的诗歌风格豪迈清新,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又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南宋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他的散文成就,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同列“唐宋八大家”;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在绘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历史中的气节  2009-05-12 00:00:00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句成语,见于《北齐书·元景安传》 :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 ”人们常用这句成语比喻宁愿保持高尚的气节死去,不愿屈辱苟活。 关于这句成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典故。就是在公元 550 年,北朝东魏的孝静帝被迫将帝位让给专横

大宋廉租房 宋朝人的房租与工资  2009-05-12 00:00:00

你知道,宋朝有一种行政机关,叫作“楼店务”,后来又改叫“店宅务”,这种机关负责管理和维修国有房产,并向租住公房的人收取租金。从北宋到南宋,州县一级的城市差不多都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这样的机关。比如说,北宋的都城开封就有两个店宅务:左厢店宅务

杂文家何满子去世享年91岁  2009-05-12 00:00:00

杂文大家何满子先生于 5 月 8 日晚 在上海瑞金医院去世,享年 91 岁。 何满子原名孙承勋, 1919 年出生于浙江富阳一个大家族。他 7 岁读《西游记》, 10 岁以文言文开笔写故事。在年少时,在大家族长大的何满子接受的是西式私塾教育。五四运动, 18 岁的何满

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诗祭北川  2009-05-12 00:00:00

5 月 8 日 ,“ 5 · 12 ” 汶川大地震周年前夕,由沙汀文学艺术院、绵阳市作协等主办的“诗祭 5 · 12 ——北川”在北川中学旧址举行,数 10 位来自四川、山东、陕西以及绵阳、北川的诗人,以特有的方式向大地震遇难同胞表达哀思。图为北川中学初三学生傅丽

汶川大地震一周年 网友心系汶川倾诉“八种心情”  2009-05-12 00:00:00

5 月 11 日 晚,河南省慈善总会组织志愿者点燃 2009 支蜡烛连成“中国”版图图案,纪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 中新社发 王中举 摄 北川中学高三学生在观看温总理的题词“多难兴邦”。 中新社发 吴芒子 摄 随着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的到来,中新网的留言板上贴

5·12周年祭:重返现场  2009-05-12 00:00:00

向两位 5 · 12 灾难中出色的著书者约地震周年文章,他们不约而同地说,我们更想着眼于现在,写写现在的感受,以及灾后的重建。我表示同意。这也许应该是灾难纪念最积极的态度。灾难回顾,绝不应该是把旧伤口撕开,再让它滴血一次。即使不得不如此,它也要从

今年闰五月端午节只一个 下次闰五月要等19年  2009-05-12 00:00:00

5 月 28 日 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由于今年农历闰 5 月,不少市民对是否要有两个“端午节”、吃两回粽子、放两次假产生疑问。民俗专家表示,尽管今年是农历闰五月,但“端午节” 只有一个。 ●“端午节”放假三天 市民对于农历闰五月的期待大都是

常大群:从道与仁看老子和孔子思想的统一性  2009-05-11 00:00:00

老子和孔子的思想是中国哲学的源头,是中国思想文化的根。他们创立的道家和儒家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大学派,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

现代学术转型中国学资源的流失——从梁启超的国学分类说起  2009-05-11 00:00:00

1923 年,梁启超在《治国学的两条大路》中将国学分为两类,一是文献的学问,一是德性的学问。他认为,文献的学问,就是近人所讲的“整理国故”的这部分事业,这类学问应该用客观的科学方法去研究。德性的学问,就是身心性命之学,也就是人生哲学,这类学问应

张剑荆:明帝国何以错失海洋时代?  2009-05-11 00:00:00

历史学家公认,近代世界始于地理大发现。哥伦布(1492年)、达·伽马(1497年)、麦哲伦(1519年)完成的“地理大发现”,翻开了人类史新的一页,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才有了全球史,而只有在有了全球史的情况下,才可能有全球战略。此前的历史

刘道彩:地震周年祭要突出人文关怀  2009-05-11 00:00:00

日前,多家主流媒体联合发出倡议:今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全民静默一分钟,以此表达对地震受难者的哀思,对所有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人们的敬意。 诚然,在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的问题上,静默或许不是唯一的纪念方式,但它的确是一种很好的祭奠形
140216818首页 上一页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