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三合,一以统同
唐柳宗元《天对》中的命题。柳宗元认为,天地中充满了元气,元气分为阴阳二气, 阴阳二气的“自动”、“自斗”形成世界万物。“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也。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与我谋?自斗自竭,自崩自缺,是恶乎为我设?”《非国语上• 三川震》)即言阴阳二气自己运行、休止、凝结、流动、冲突、衰竭、崩裂、塌陷,都是自然而然的。万物的形成和变化,是由于元气所分阴阳二气矛盾运动的结果,而不是由于任何外在力量的推动。屈原在《天问》中曾问“阴阳三合,何本何化?“柳宗元《天对》中答道:“合焉者三,一以统同;吁炎吹冷,交错用功。”柳宗元《天说》中讲:“彼上而玄者,世谓之天。下而黄者,世谓之地。浑然而中处者,世谓之元气。寒而暑者,世谓之阴阳。”故柳宗元所讲“合焉有三”,可能就是指天、地、阴阳二气。“一”指元气。“上而玄者”、“下而黄者”,实际上即元气之上下,所以柳宗元讲“惟元气存”(《天对》),意即天、地、阴阳三者统一于元气。元气的自然运动(吁、吹)导致阴阳寒暑的冷热的变化,因此而有产生万物的效果。或者说,元气内部对立力量的矛盾运动是万物产生的内在根据。柳宗元的命题肯定了万物统一于元气,肯定了元气本身对立物的交错作用是运动的根源,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结合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