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来身
来源:哲学网首发  作者:王吉胜  点击:次  时间:2009-02-10 11:19于哲学网发表
 《易传•系辞下》中的命题。《老子》曾认为事物发生的一切变化,都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合抱大树由毫末而生,九层高台由累土(一筐土)而成,因而主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老子•六十三章》)《易传》也有同样的观点,认为微小变化经过量的积累会引起巨大的变化。《系辞下》引孔子的话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来身。”名誉需要善行的不断积累;灭身也是恶行不断积累的结果。《易传•坤•文言》说:“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共所由来者渐矣。”弑君弑父的大恶,都有一个渐变过程,所以,《坤卦》第一爻(初六)辞说:“履霜,坚冰至。”以喻人事之吉凶皆由渐而来。《系辞》说,无德之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最终导致灭身之凶祸。因而《易传》讲郡了知微知几,“见几而作,不俟终日”,为小善,去小恶,成就名誉。《易传》看到事物的非常之变皆由积累、渐变所引起,包含着对量变质变关系深刻理解。
《荀子•天论》中提出的矛盾观命题。荀子认为,要区别自然界的规律和社会人事的变化,即“明天人之分”。天地自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不是由于有尧这样好的统治者而正常运行,也不会因为有桀这样的暴君而改变运行规律。万物的产生和变化不掺杂人的意志,而是天的职分。他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礼论》)好言宇宙万物的产生和变化是两种矛盾力量“合”“接”的结果,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是万物产生和变化的根源,人的意志不能决定自然界万物的产生和变化。荀子又说:“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日月星辰的轮转,春夏秋冬的运行,阴阳化生万物,风雨广泛布施,万物都处理一种和谐之中。荀子一方面认为矛盾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是万物产生变化析根源;另一方面又认为这种矛盾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和谐状态,既强调了矛盾的对立,又强调了对立面的和谐,在中国古代辩证观的发展中有一定的意义的。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