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差异与矛盾关系问题的认识,最早出现在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中。在《逻辑学》中,黑格尔从现实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出发,把发展划分为同一、差别、对立和矛盾这样几个阶段,与此相应,又把人们对事物发展的认识划分为知性思想(又叫表象意识或外在思维)、机智思维和辩证性思维这样几种形式。他认为,知性思维所抓到的只是相同和下相同,而不是一方向向另一方的转化;机智思维虽然能抓信矛盾矛后,并且通过概念表述矛盾但却把矛盾双方绝对区别开来,不能理解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理解矛盾:辩证理性思维不仅承认矛看,而且使有差别的东西的已经钝化的差别尖锐化,使表象的简单的多样性尖锐化,达到本质的差别,达到对立即矛盾,并且通过事物或过程内部那种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相互贯通的关系来把握矛盾。可以看出,在黑格尔这里,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不是抽象的同上,差别是包含着同一的差别,不是单纯的差别。所以,黑格尔把发展划分为同一、差别、对立和矛盾这样几个阶段,虽然出发占是唯心的,但却具有辩证法的命题因素,它揭示了人类认识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然而在苏联30年代出现的形而上学者德波林学派,在照搬黑格尔的公式,把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同一、差别、对立和矛盾几个阶段的同时,却抽掉了黑格尔公式中的辩证法成分,把同一变成了抽象的同一,把差别变成了单纯的差别。德波林在《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一书中说:“当一切必然的发展过程——从单纯的同一,经过差别和对立,到达于极端的矛盾——都经过之后,‘解决矛盾的时期就到来了’”。这就是说,矛盾不是一开始在过程中出现,而是要等到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才出现,在这一阶段到来之前,过程显然不是由于内部的矛盾而发展的,而是由于外部原因影响推动的结果。这样,德波林学派便回到形而上学外因论和机械论上去了。德波林学派用这种见解去分析具体问题,必然得出结论:苏联条件下的无产阶级与农民之间、富农和一般农民之间,只有差异,并无矛盾。对于德波林学派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对于德波林学派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苏联哲学界在30年代就进行过批判。苏联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米丁在《辩证法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等著作中集中批判了德波林学派的形而上学错误,并针对德波林的差异不是矛盾的观点,提出了“每一差异中已经包含着矛盾”的思想。
30年代以前,德波林学派的哲学,在中国颇为流行。德波林学派主观、片面和抽象的方法论,使中国共产党内部出现了一些教条主义者。30年代,苏联哲学界对德波林学派的斗争中,使中国也开展了对德波林学派的斗争。但当时这种斗争没有很好地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所以未能克服教条主义的缺点。为了从根本上看清教条主义在党内的危害,1937年毛泽东在延安写作了《矛盾论》、《实践论》等一系列著作。在《矛盾论》一书中,毛泽东吸取和借鉴了苏联哲学工作者研究成果特别是米丁的“每一差异中已经包含着矛盾”的思想,提出了“差异就是矛盾”的命题。这一命题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说明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普遍性原理,同时也要求人们对事物或过程的认识要有联系、转化和发展的眼光,不能片面地、孤立地和静止地认识问题,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