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代表世族或代表士人:唐代牛李党争是文化冲突  2007-03-02 00:00:00

牛李党争起与唐宪宗统治时期 在唐代初年,有所谓关陇大族、河东大族,尤以山东大族最有名、社会地位最高。山东大族亦称山东五姓,即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荣阳郑氏、太原王氏。他们因为是多年以来的世家,具有传统的家学(经学)渊源,和优美的门风

从“文忠”变“文奸”:万历帝对张居正翻脸比翻书还快  2007-03-02 00:00:00

万历十一年三月初二,皇帝下旨削夺张居正上柱国、太师的官衔和“文忠”的谥号。——要把张居正打成“文奸”才罢休,这“文忠”当然不合适。此时距张居正死才七个月,而张家的灾难刚刚开始。 张居正去世时,皇帝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备极哀荣,这有点盖棺定论

从唐诗在日本的传播看唐诗的魅力  2007-03-02 00:00:00

从唐诗传播到日本开始,学习、欣赏唐诗就成为日本各个时代文人们的基本教养之一。即使到了近现代,日本仍然把唐诗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课程,并为此花了很大的工夫。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转为向西方学习,教育制度一如西方。不过,直到今天,在“国语”也就是日语

宋辽“地道战”遗址成热点  2007-03-02 00:00:00

永清地下古战道为北宋初年所建的用于“宋拒辽侵”的防御性军事工程,与长城的战争功能相同。图为古战道内景。 2 月 22 日,农历大年初五。在 2007 大世界基尼斯颁证晚会——和谐廊坊春节晚会上,河北永清县宋辽古战道被列入了大世界基尼斯纪录。这是继去年 5

刘基:武定祸乱 文致太平  2007-03-02 00:00:00

秦汉以来,满腹经纶,且能学以致用者,有汉之留侯张良、蜀之丞相诸葛亮、明之诚意伯刘基诸人。他们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典型代表。其中,刘基被世人称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伟人。刘基在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广泛影响,主要在于

元宵猜谜寻快捷方式  2007-03-02 00:00:00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灯节,大概从宋代开始,文人们就习惯将创作的谜语黏附灯上,故有“灯谜”之称。至今,元宵节猜灯谜仍然是新春佳节的文化大餐。 猜灯谜各人有各人的经验。我数十年来的经验是首先要“判断谜体,寻找谜眼”,然后再跟踪追击去揭示谜底。判断

“灯节诗”中的人性  2007-03-02 00:00:00

正月十五上元节,又称元宵节、灯节,是农历新年的浓墨重彩的“压轴戏”,也是中国一个重要的喜庆节日。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众多的“灯节诗”。这些“灯节诗”不乏对“火树银花”节日灯火的描述,透过这流金溢彩的视觉形象,也让人领略到浓浓的人性美和人情味。

悲莫悲兮,宋代石像:文臣断笏,武将斩首  2007-03-02 00:00:00

武将石雕的脑袋不见了 一路 8 个石雕,有的石马已经断了腿 闽侯南屿镇双龙村某旅游山庄内,摆放着 4 对共 8 个石雕,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文臣手中拿的笏已经断为半截;武将不知何时被人“斩首”;一匹马的一只前腿已经断裂,只用一叠砖块垫上,马脖子处可见

漫说唐代诗人的书法  2007-03-02 00:00:00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书法艺术发展的盛世。“书法至唐,自欧、虞、柳、薛振起衰陋,故一时词人墨客,落笔便有佳处”(《宣和书谱》)。唐代诗人善书、书家善诗,诗人之多,书家之众,都是空前的,一人而兼诗人书家者比比皆是

能诗者不敢措手  2007-03-02 00:00:00

古代文人多有题诗的习惯,但凡游览胜景、缅怀古迹,均要题诗以志之,表达感怀伤情之思,抒发凭古吊今之情。但是,诗人们的才思与情绪并非总能一意畅快地得到抒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又是甚么原因致使“能诗者不敢措手”呢? 武昌黄鹤与虹桥芍药 唐代诗人崔

细说水浒(三十八):无为军在哪里?  2007-03-01 00:00:00

宋江在江州浔阳楼吟的反诗,是被无为军的闲通判黄文炳发现的,加上他的“曲解”、告密,使宋江下了死牢。戴宗为救宋江,从梁山带回的“家书”,虽说瞒过了江州知府蔡德章的眼睛,却又被黄文炳识破,反使戴宗也下了死牢。后来梁山好汉劫法场救出宋江、戴宗,

残阳如血,照在权谋家的刀上——读《资治通鉴》随笔(七十二)  2007-03-01 00:00:00

【锐圆读通鉴随笔七十二】——绝杀政敌之无解高招 (前 247年)秦王使人行万金于魏以间信陵君,求得晋鄙客,令说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复为将,诸侯皆属,天下徒闻信陵君而不闻魏王矣。”秦王又使人数贺信陵君:“得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
140216818首页 上一页 861 862 863 864 865 866 867 868 869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