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关于万物生成过程的看法。“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唯万物。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就是说,存在于天地之间的只有形形色色实在的物质,而物质的化生,有一个从生到长的过程。《易传》作者对于自然界的认识,遵循着一条从物到思维的路线,即“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就是说《易传》思维逻辑的起点,便是以客观世界为认识对象和来源,而建立它的“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的哲学范畴体系。这一哲学体系是以物为核心的。《易传》的作者最佳值自然界经常起作用的和众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中选取了八种物质,作为生成世界万物的最基本的材料。它们是: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离为火,巽为风,况为泽,坎为水,艮为山。这八种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它们之间朴素对待,朴素储存,因而产生了万物。当然,《易传》的思想是有矛盾的。主要表现是以“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而展开的万物生成论的内容与《周易》先验论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易传》本身未克服,在荀况的哲学中才得以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