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道教经典《太平清领书》,即后世所谓《太平经》中提出的一种宇宙论命题,它认为宇宙、天地万物都是由元气化生的,“元气乃包裹天地八方,莫不受其气而生。”从有生命的飞禽走兽、爬虫鱼虾到无生命的谷物草木,都是从元气变化而来的,以到于人的意识现象,亦由元气转化而生。《太平经》有:“元气恍惚自然,共凝成一,名为天也;分而生阴而成地,名为二也;因为上天下地,阴阳相合施生人,名为三也。”这是根据老子“道生一,…”的模式而来的,由元气恍惚自然,凝聚为天,为一;分而生阴而成地,为二;阴阳相合生人,为三;余气散而为万物。分阴分阳,都一于元气;天、地、人形体有异,本于一元气,万物都是禀元气而生。
在《太平经》里,元气和道是相联的,道是一切变化的动因。无道不能变化,因而气只能守道、行道,信赖道而变化成万物。这样,气便是道生万物的一个动力,“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故元气无形,以制有形,以舒元气,不缘道生。”
《太平经》在中的元气论思想没有在元气之上设一个超自然的神灵来创造天地万物,这种宇宙生成论思想在汉代广为流传,但是《太平经》中已给元气穿上了神秘的外衣。《太平经》把气的喜悦或顺喜、相爱相通,理解为气的属性,把气拟人化,带有意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