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刘禹锡在其《天论》中提出的一种本体论命题。他说:“所谓无形者,非空乎?空者,形之希微者也,为体也不妨乎物,而为用恒资乎有,必依于物而后形焉。…以目而视,得形之粗也;以智而视,得形之微者也。乌有天地之内有无形者邪?古所谓无形,盖无常形尔,必因物而后见尔。乌能逃乎数邪?”希微指微细。刘禹锡认为,“空”并非绝对无形,“空”也是有形,只不过其形极微细而已,这种极微细的“形”,作为体不会影响别的东西的存在;作为用,必须依赖其他的有形物才能有用,要依靠别的东西才能有自己的形。如在一所房子里即隐藏有高厚之形,在一件器具内即蕴涵着方圆之形。《老子》讲“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室之用。”(十一章)此处所讲的“无”正是刘禹锡所讲的“形之希微者”。高厚之形藏乎室庐而有高厚之用,规矩之形起乎器具而有方圆之用。《老子》讲“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十四章)刘禹锡也认为“形之希微者”,不能以“视”得,要靠“智”得。但不能因为不能以“视”得而否认其“形”的存在。正如不能由于人看不见而否认“光”的存在。因此,刘禹锡认为,在天地之间不存在无形的东西。以往所讲“无形”,不过是说没有平常所见的形,必须依靠别的东西才能显出自己的形来,任何东西都不能逃出“形”的必然性。刘禹锡对以往所讲的“无形”作了自己新的解释,是非常深刻的。柳宗元读《天论》后,认为“独所谓无形为无常形者甚善”(《答刘禹锡天论书》),对这个思想评价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