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爱因斯坦:伟大的人文的科学主义者和科学的人文主义者(1)-科技哲  2002-02-01 00:00:00

摘 要 本文在界定科学的人文主义和人文的科学主义的基础上,以爱因斯坦为议题,着重剖析了他的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想、实践及其对我们的启示。最后再次指明,消除两种文化分裂的正确途径是走

也谈近代科学与古希腊文化的关系——与席泽宗先生商榷(1)-科技哲  2002-02-01 00:00:00

【内容提要】科学史不仅仅是一部知识史,而是一部人类活动史,特别是一部文化史。科学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乃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科学发生与发展的思想史(内史)动因与社会史(外史

马赫和爱因斯坦(1)-科技哲学  2002-02-01 00:00:00

马赫是世纪之交物理学革命的启蒙者和先驱,爱因斯坦是这场革命的先锋和主将。马赫在19世纪末敲打出的“火星”,在20世纪伊始点燃了爱因斯坦这支易燃的“火捻”,终于燃起物理学革命的熊熊“火焰”。本文将以马赫与爱

奥斯特瓦尔德:科学家、思想家、实践家(1)-科技哲学  2002-02-01 00:00:00

弗里德里希威廉,奥斯特瓦尔德(Friedrich Wilhelm Ostwald,1853~1932)是一位伟大的学者。他是物理化学的奠基者和代言人,是20世纪起主导作用的颜色学的研究者之一,曾荣获1909年诺贝尔化学奖。他就科学哲学

从科举到科学:中国本世纪初的教育革命(1)-科技哲学  2002-01-31 00:00:00

【内容提要】中国传统社会中采用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导致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背离,阻碍了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科学教育的发展。维新运动时期从日文汉字引入的“科学”概念,是作为科举的对立面

清代的流星观念和观测(1)-科技哲学  2002-01-31 00:00:00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亚里士多德“流星属于大气现象”在清代中国的传播,认为虽然第谷宇宙体系在清代的天文学家中有较大的影响,而亚里士多德的水晶球宇宙体系也有一定影响。作者考察中西流星观念交织下的清钦天监

中国古代的空间观念(1)-科技哲学  2002-01-31 00:00:00

摘要 本文讨论中国古代的空间观念,分析了古人对空间观念的定义以及他们关于空间的有限与否、空间取向的绝对性等问题的认识,并对古人有关时空关系的理论作了解说。 关键词 科学思想史,中国古代,时

感应论——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1)-科技哲学  2002-01-31 00:00:00

摘要:感应论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自然观,对古代科学认识活动有过广泛的影响。本文全面系统地考察了自然感应论在古代各个科学认识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它的基本含义、基本特点及历史价值,并指出了它与天人感应论

论近代中国社会的科学观之演变(1)-科技哲学  2002-01-31 00:00:00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对西方科学的认识、理解和接受经历了从器物(技术)层次到制度(社会)层次再到思想(文化)层次的过程。据此,作者剖析了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年间中国社会之科学观的演变线索及

中国近百年科学技术史的分期及其划时代事件(1)-科技哲学  2002-01-31 00:00:00

内容提要 本文讨论了科学技术史分期的一般规律和标准,进而将中国20世纪科学技术史划分为8个时期, 并分析了其中每一个时期的划时代事件。 (一)任何一部科学技术史,都应是科学技术发展曲线连续和间断、平滑和

李约瑟评朱熹的科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1)-科技哲学  2002-01-31 00:00:00

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中,以大量的篇幅讨论了朱熹理学的科学思想。其基本观点有三:其一,朱熹理学是一种有机的自然主义;其二,朱熹理学是现代有机自然主义的先导;其三

近代中国唯科学主义思潮评析(1)-科技哲学  2002-01-31 00:00:00

【内容提要】诞生于西方的近代科学本来只具工具理性的意义,但它传入中国后,却逐渐被中国的知识分子与信仰缠绕在一起。到五四时期,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内在特征已隐而难露。科学扮演起了整合社会动员的意识形态
41486首页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