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变是自阴而阳,自静而动;化是自阳而阴,自动而静,渐渐化将去,
来源:哲学网首发  作者:王吉胜  点击:次  时间:2009-02-09 20:10于哲学网发表
 南宋朱熹提出常变观命题。语出《朱子语类》卷七十四。在常变观上,张载有“变言其著,化言其渐”的观点。朱熹继承张载的这个思想,认为事物的变化有渐变与顿变两种形式,“化是渐化,变是顿变”。(《朱子语类》卷七十一)这两种形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化是渐渐移将去,裁断处便是变”,“变是顿断有可见处”(同上,卷七十五),“裁断处”、“顿断处”都是对渐化的裁断或顿断,即渐进过程的中断。变与化是互相转化的,“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固是如此”(同上卷七十一),即言顿变转化为渐化,渐化转化为顿变。朱熹还结合阴阳、动静来描述顿变和渐化的过程。“变者进退之象,如此则变是自微而著,化是自盛而衰。……变是自阴而阳,自静而动;化是自阳而阴,自动而静,渐渐化将去,不见其迹。”“自微而著”即言变是化积累的结果。“自盛而衰”指渐化使事物逐渐失去其质的规定性。“自阴而阳,自静而动”是说由渐化即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处于相对静止相对平衡的状态,引起顿变即事物发生显著的变化。相反,显著变化之后事物又重新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则是“自阳而阴,自动而静”。化是逐渐的、不见其迹。朱熹认为,渐化与顿变的转化是循环不已的。“刚柔变化,刚了化,化了柔,柔了变,变便是刚,亦循环不已。”(同上,卷七十四)朱熹对于两种变化形式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表述,比起张载仅仅讲“变言其著,化言其渐”要深刻得多了。但仍然不能等同于量变与质变以及二者的轮,其中一个主要的缺陷就是没有讲到“扬弃”。即使如此,朱熹的这个思想在当时来讲,已经是非常深刻的了。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