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责任。”24 正因为加尔文所主张的新教认为“作为天职的工作是获得荣耀的唯一手
段,”25 所以,“只有通过完成作为天职的职责才能进入上帝的天国的观念,是多么
强有力地推动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意义上的生产力的提高。”26
为了强调加尔文教对欧洲资本主义产生的至关重要的作用,韦伯还分析了其他宗教。他
认为天主教、印度教、佛教、孔教、伊斯兰教等,都对资本主义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很
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资本主义在世界的其他地方没能出现。
对于韦伯的这个观点可以提出一些反对意见。
第一,世界上第二个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的发生地——英国,奉行的国教就不是加
尔文主义。而且从今天看,资本主义在世界各地都在发展,但却没有几个国家在奉行加
尔文主义。也就是说,没有加尔文主义的新教,资本主义同样可以在一个社会体中发展
出来。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这些社会体中,虽然可以没有加尔文主义,但一定会有为
资本主义的盈利活动正名的其他主义出现,这些主义虽然会在内容上和加尔文主义相差
很大,但在“为资本主义的盈利活动正名”这一点上,一定和加尔文主义相似。
第二,很多社会体都发生过工商业者的盈利活动,伴随着这种活动,都出现了一些类似
加尔文主义的社会观念,但不一定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比如,在明清时期的中国
,工商业的经营盈利活动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虽然那时中国的工商业者没有听说过加
尔文教,但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商业道德,比如对勤俭、守信的推崇,对商人社会价值的
一定程度的肯定,认为经商同样是一种“事业”,甚至是一种“创业垂统”的事业——
这四个字在中国历来是被用于形容帝王的,这些都和加尔文主义有相似之处。余英时在
《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一书中对此有详尽的论述。
在引证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余英时指出:“韦伯论新教伦理有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首推‘勤’与‘俭’两大要目。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勤俭则是最古老的训诫。···
···到了明清时代,这种勤俭的习惯便突出的表现在商人身上。······在明清
商人伦理中,‘诚信’‘不欺’也是占有中心位置的德目。韦伯在《中国宗教》一书中
特别强调中国商人的不诚实和彼此之间毫不信任。他认为这和清教徒的诚实和互信形成
了尖锐的对照。······韦伯的说法大有商榷的余地。······以十六至十八
世纪的情形而言,中日研究者几乎异口同声地肯定了中国商人的诚实不欺。·····
·韦伯不能直接利用中文材料,所以这一层可不深究。······明清商人的勤俭持
家究竟是出于哪些动机呢?以世俗动机而言,中西商人大概相去不远。甚至中国人所谓
‘为子孙后代计’的观念在西方也并不陌生。更值得我们重视的倒是超越性的动机。明
清商人当然没有西方清教商人那种特有的‘天职’观念,更没有什么‘选民前定论’,
但其中也确有人曾表现出一种超越的精神。他们似乎深信自己的事业具有庄严的意义和
客观的价值。······(一历史文献称一位商人‘创业垂统’)此处用‘创业垂统
’四字实在非同小可。这四个字从来是开国帝王的专利品,现在竟用来形容商人的事业
了。这一新用法所反映的社会心理的变化是不容忽视的。······商人也发展了高
度的敬业和自重的意识,对自己的‘名’、‘德’看得很重。”27
余英时论述的中心是:韦伯认为中国文化和西方新教文化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不同,
造成了资本主义在中西方的不同命运;而事实上在明清时期,中国文化中已经有很多类
似于西方新教文化的内容,因此资本主义在中西方的不同命运,并不是由文化的不同造
成的。那到底是什么造成的呢?余英时认为是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的官僚制度造成的:
“明清商人所遭到的主要阻力是什么呢?有些学者已注意到明清的‘君主独裁’或‘国
家与官僚’对商人的影响。以盐商为例,他们一方面固受君主专制下官僚体系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