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邓晓芒:康德道德哲学的三个层次——《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述评
来源:中山大学哲学系  作者:邓晓芒  点击:次  时间:2009-02-04 19:50于哲学网发表

 
这就是我们从康德道德哲学的三个层次中所获得的启示。



[1] Immanuel Kant:Werke in sechs Bänden, Band 3, Könemann Verlagsgesellschaft mbH, Köln, 1995, S. 178, 195.中译本参看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21页。

[2] 见《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07、209页以下。

[3] “基础”一词德文原为Grundlegung,意为“奠定基础”的动名词。该书名亦有中译作《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的,但易误解为“道德形而上学”是动作的主体;译作“为(对)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则又不太像书名,所以我仍主张译作“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虽然在动名词的动态上有所损失。

[4] 上述德文本第184页,中译本参看苗译本第11页。

[5] 同上,并参看苗译本第12页。

[6] 同上,第188-189页,参看苗译本第15-16页。

[7] 同上,参看第216-219、226-229页,苗译本参看第39-41、47-50页。

[8] 同上,第193页,参看苗译本第19页。

[9] 同上,第195页,参看苗译本第21页。

[10] 同上,第203-204页,参看苗译本第29-30页。

[11] 同上,第215页,参看苗译本第38-39页。

[12] 同上,见第216-234页,苗译本第39-54页。大概由于过分烦琐,康德在第三条派生命令的解释中将例子从略,并加注说明,见同上,第229页注,又参看苗译本第68页注12。

[13] 同上,见第235页,苗译本第55-56页。

[14] 参见同上,第236页以下,直到本章末,又见苗译本第56页以下。

[15] 同上,第216页,参看苗译本第39页。

[16] 《实践理性批判》,第96页。

[17]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德文版第222-223页,参看苗译本第44-45页。

[18] 正如在其他一些地方一样,康德在这里的“主观”和“客观”的含义是颠倒的,通常认为是主观(主体)的东西他却认为是“客观的”,通常归于客观对象的在他看来恰好是“主观的”。

[19] 同上,第226页,参看苗译本第47页。

[20] 同上,第227页,参看苗译本第68页注11。

[21] 参看拙文:《全球伦理的可能性——金规则的三种模式》,载《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1期。

[22]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德文本,第228页,参看苗译本第49页。

[23] 同上。

[24] 同上。

[25] “利益”,原文为Interesse,亦可译作“兴趣”、“利害”。苗译本作“关切”。我以为应根据上下文来译,不必强求一律。

[26]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德文本,第230页,参看苗译本第51页。

[27] 同上,第231-232页,参看苗译本第52页。

[28] 同上,第229页注,参看苗译本第68页注12。

[29] 同上,第228页,参看苗译本第50页。

[30] 同上,第234-235页,参看苗译本第55页。

[31] 同上,第235页,参看苗译本第56页。

[32] 同上,第236页,参看苗译本第56-57页。

[33] 《实践理性批判》,第1页。

[34]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德文本第266-267页,参看苗译本第86-87页。

[35] 同上,第248页,参看苗译本第70页。

[36] 同上,第250页,参看苗译本第72页。

[37] 同上,第252页,参看苗译本第73页。

[38] 《实践理性批判》,第2页注。

[39]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第257页,参看苗译本第78页。

[40] 同上,第262页,参看苗译本第83页。

[41] 同上,第264页注,参看苗译本第88页注2。

[42]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专门辟出一章“纯粹实践理性的动机(Triebfeder)”,深入地讨论了这个问题,可参看中译本,特别是其中的第101-110页。

[43]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第269页,参看苗译本第89-90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