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朱元璋任职考(1)-历史学
来源:  作者:李新峰  点击:次  时间:2001-07-16 00:00于哲学网发表

 

  (二)癸卯年(1363)三月:中书右丞相

  封吴国公后,朱元璋军占领江西,在与陈友谅的殊死搏斗中占据了主动。与此同时,龙凤政权日渐衰弱,癸卯年(1363)初又遭张士诚袭击,遂向江南求援。三月初,朱元璋亲率主力出发,到安丰救出龙凤政权的小明王,安置到江北的滁州 [101]。上引龙凤政权追赠朱元璋三代,即发生在本月十四日。当时龙凤政权困守孤城,奄奄一息,要酬谢朱元璋救命之功,绝不会仅仅为其追赠三代,必然是在升官同时追赠三代。所以,朱元璋父亲被追赠的名目,一定就是朱元璋的新官衔:“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中书右丞相、太尉、吴国公”。
  潘柽章引追赠三代条文,考为“开府仪同三司、录军国重事、平章、右丞相、吴国公”[102],明代后期的王世贞所记最为详尽,考为“中书右丞相”而非“平章、右丞相”[103]。潘氏所引省略了勋官和加官,不若钱谦益引《龙凤事迹》和时代较早的王世贞所记准确,“平章、右丞相”又不通,应以“中书右丞相”为准。
  按元朝制度,中书右丞相为正一品官、文武臣僚的最高名位,开府仪同三司是正一品六等文散官中的最高一等 [104],上柱国是正一品勋官,录军国重事是元代后期中书省丞相必带的加衔,太尉、司徒、司空是元朝中期因滥用而被元后期人所轻视的丞相加官,但元代中后期为人所重的太师、太傅、太保等加官,到元末已流为宰相免职后的纯粹荣誉性职位 [105],虽有刘福通称“刘太保”,却也不一定为群雄所重。张士诚降元,求封王不得,退而求三公,遂得太尉 [106],可见太尉才是元末最为人看重的宰相加官。总之,朱元璋至此位极人臣,按照模仿元制的龙凤官制,已经无可再升了。

  (三)甲辰年(1364)正月:吴王

  朱元璋军救出小明王后,赶赴江西,经数月血战消灭陈友谅,确立了在南方乃至全国的霸主地位。甲辰年(1364)正月,“李善长、徐达等奉上为吴王……建百司官属,置中书省,左、右相国为正一品,平章政事从一品,左、右丞正二品,参知政事从二品……以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三月,“定大都督府等衙门官制。大都督从一品,左、右都督正二品……各行省平章政事从一品,左、右丞正二品……置武德、龙骧……十七卫亲军指挥使司。”[107]按元制,正一品封爵为王,但只作追封之用,朱元璋生封吴王,无疑突破了龙凤制度。
  吴王是正一品封爵,还是完全抛弃旧制的藩王呢?龙凤政权在癸卯年(1363)送给朱元璋大量最高名衔同时,独于封爵一项尚存吝惜,只维持吴国公旧封。现在朱元璋灭陈友谅,再建殊勋,以正一品中书右丞相进封对品王爵,亦不无可能。但是,吴王已经“建百司官属”,中书省取代了江南行省,且文武大臣高踞中书省相国之位。中书省的右丞相之下,不可能再设一个中书省,所以,朱元璋此时定已不再任中书右丞相,而是专称吴王。朱元璋的身份已经是王而不是官,自然拥有任官命职的绝对权力,故可随意任命相国、修订官制,无需皇帝授权。
  吴王系自封,还是受封于龙凤政权的皇帝呢?吴王自开中书省、大都督府、诸卫亲军指挥使司,几与皇帝无异。但是,丙午年(1366)朱元璋军总攻张士诚,檄文开头说:“皇帝圣旨,吴王令旨。”[108]可见吴王在正式场合仍奉皇帝名义行事,必系皇帝所封,此时的朱元璋,仍为龙凤政权之一员。
  丙午年(1366)十二月,小明王乘船赴应天府,溺亡长江 [109],龙凤“正朔”遂绝,“丁未至正二十七年,乃小明王龙凤之十三年,改为吴元元年。”[110]一般史料将丁未年(1367)记作“吴元年”,但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即位,《纪事录》记此前三天,甚至所录朱元璋登极诏中,仍作“吴元二年”[111],可知“吴元元年”并非笔误。无论是貌似正式年号的“吴元”元年还是以国号代年号的“吴”元年,均不脱皇帝生前所封的“吴王”元年之意。吴元年七月间,群臣劝进,仍正式以“殿下”[112]相称,亦为旁证。
  但与此同时,朱元璋发布文告的方式却大有改变。吴元年四月颁给官诰,作“奉天承运,吴王圣旨”[113],八月通过中书省颁旨,作“中书省于吴元年秋八月二十四日钦奉吴王令旨”[114]。王世贞抄录朱元璋军出征北伐时的命令:“吴王圣旨:命中书右丞相信国公徐达做总兵、征虏大将军……前去征取中原等处城池……吴元年十月□□日。”[115]作者或点校者编排各条诏令时,多有顺序颠倒错乱处。此日期之前共三段,第一段为处理淮东军事,显系乙巳年(1365)事,第二段为处理山东事务,显系北伐军出发之后事,只有第三段即上引内容当属此日期。观诸命令日期,可知此“吴王圣旨”乃始于吴元年。“吴王圣旨”虽保留“王”之名号,“圣旨”一词却意味着朱元璋至少代理皇帝名义。
  朱元璋封吴王建中书省之初,文官之首李善长任右相国,武官之首徐达任左相国,仍按元制和龙凤制度,以右为上。吴元年(1367)十月,朱元璋改官制尚右为尚左,“改右相国为左相国,左相国为右相国。余官如之。”[116]这项变更顺应汉俗定官制,一改仿元尚右之制,可知朱元璋已正式以恢复中华者自居了。但十月所改尚不止此。改尚左后八天,《实录》提到李善长称“左丞相”,再过十天,明军倾国而出,北伐中原,大将军徐达称“右丞相”[117],相国似已改名丞相。不过,在《实录》十二月的记载中又称徐达为“右相国”,在新定即位礼仪中则有“丞相以下百官”之语 [118],此后所有记载均称丞相。总之,《实录》未明载相国改名丞相之事,似乎无关紧要,甚至可以混用互见。但《纪事录》却详载:朱元璋军出军北伐的十月二十日,“升左相国李善长为中书左丞相、宣国公,右相国徐达为中书右丞相、信国公”[119]。国公之封在此之前,俞本所重者,在相国“升”丞相。按,相国之名本为丞相俗称,秦汉也曾为正式职官,且名位一般重于丞相 [120]。朱元璋等人不可能体及此等深意,且元末曾有人以“相国”尊称时任行省平章的朱元璋 [121],可知称王时所设相国,名位稍低于丞相,标志着吴王下设中书省与皇帝下设中书省之间的微妙差距。俞本所记官职,与上引《实录》、王世贞抄录“吴王圣旨”吻合,事当属实。即朱元璋在改官尚左后,把中书省相国改称丞相,从而把吴王下属的中书省升格为皇帝下属的中书省,所以给低级军官如俞本者以深刻印象。
  总之,朱元璋在小明王去世后,改次年龙凤年号为“吴元”,发布命令由令旨改称“吴王圣旨”,到吴元年(1367)十月,改官尚左,同时改吴王下属的相国为皇帝下属的丞相,从而消泯了与龙凤政权的最后一丝联系,任职经历就此不了了之。

四 小结

  上文颇多繁琐,不堪卒睹。谨择要如下。
  朱元璋壬辰年(1352)投军后数月,“拔长九夫”,即任红军模仿元军体制设置的牌头。牌头后演化为明军的小旗,唯统九人之制,在洪武初确立卫所制度后变为统十人。
  癸巳年(1353)募兵数百,升“镇抚”。镇抚一职,来自元诸路万户府下属镇抚司镇抚,与千户地位相当,唯职在统兵,非专司法。《庚申外史》称朱元璋为“朱镇抚”,应源此。
  甲午年(1354)招降三千义军,升“总管”。总管来自元诸路总管府总管,仅次于元帅。《皇明本纪》、《纪事录》等载战事多有参差,钱谦益归纳有误,今核准顺序,证朱元璋因立招降大功而升总管。
  乙未年(1355)归属龙凤政权,升“左副元帅”。此“左副元帅”所副为“都元帅”,与此前元帅无直接关系,而隐含升格之意,使郭子兴余部得保独立。
  乙未年(1355)渡江克太平,任“太平兴国翼”“大元帅”。翼字来自元诸路万户府下属千户所之名。翼元帅职专镇守一城,隶属都元帅,系兼任。《实录》因避讳混淆翼元帅与都元帅,今据《纪事录》和诸臣履历,证其并存。
  丙申年(1356)克集庆路,升“枢密院同佥”。此“行枢密院”仅虚拟而无衙署,后名为江南行枢密院。今由红军镇守各地之制,证“同佥”为“院”官身份,节制翼元帅。
  丙申年(1356)建江南行省,升行省“平章”。朱元璋身份由武变文,创置行省所控制的帐前都司和参议府,通过行省独揽军务。
  己亥年(1359)占领浙东大部,升行省“左丞相”。丞相品级与平章相同,但名位更尊。《国初事迹》与《纪事录》载升迁时间不同,钱谦益等认为复有升“丞相同佥”之事。今据陈学霖整理现存《纪事录》,证“丞相同佥”乃“丞相。同佥……”之误读。
  辛丑年(1361)击退陈友谅后,封“吴国公”。吴国公系行省丞相之对品封爵,无明显升迁意味,但朱元璋借机草创了模仿元朝中央体制的政权机构。《实录》载丙申年(1356)朱元璋为吴国公,钱谦益、潘柽章等已辩驳,但钱、潘据《纪事录》“升”“吴国公”,误以国公高于丞相,忽略了国公乃元朝正二品封爵。今据龙凤政权追赠朱元璋三代之名目,证吴国公必为封爵,据制度更张,证封吴国公确在《纪事录》所载“升”之时。
  癸卯年(1363)解救皇帝小明王,升“中书右丞相”。时龙凤政权存亡全系朱元璋,此官位极人臣。诸史料记载均不见此项升迁,今据龙凤政权追赠朱元璋父亲之名目增补。
  甲辰年(1364),消灭陈友谅,称吴王。时龙凤政权名存实亡,此吴王已非中书右丞相封爵,而是下设中书省的藩王,但正式行事仍需冠以皇帝名义,仍系龙凤政权一员。丙午年(1366)底小明王去世,龙凤年号停用,“吴”之名义仍存于“吴元”年号,直到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四日。
  吴元年(1367),朱元璋发布命令由“吴王令旨”改称“吴王圣旨”,显示出代理皇帝的意味。《实录》略载吴元年(1367)十月据汉俗改官制尚右为尚左,今据《纪事录》和《弇山堂别集》,知同时尚将吴王下属中书省相国为升格为中书省丞相,即朱元璋在登极前两月,就以“恢复中华”的皇帝自居了。

  


[1]《皇明本纪》,载邓士龙辑《国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6页。
[2]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卷2《滁阳王》,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46页。
[3]朱元璋:《明太祖御制文集》卷16《纪梦》,《中国史学丛书》影印明初内府刊本,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民国五十四年,第450页。
[4]《元史》卷98《兵志》,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058、2513页。
[5]王毓铨:《明代的军屯》,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95页。
[6]查继佐:《罪惟录·志》卷20《兵志·京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清手稿本,上海:商务印书馆。
[7]《明太祖实录》卷92,洪武七年八月丁酉,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校本,第1607页。
[8]《明太祖实录》卷14,甲辰年四月壬戌,第193页。
[9]孟森:《明开国以后之制度》,载《明史论丛》第四册,台北:学生书局,民国五十七年,第103页。
[10]《明太祖实录》卷1,癸巳年六月丙申朔,第8页。
[11]朱元璋:《明太祖御制文集》卷16《纪梦》,第451页。
[12]张来仪:《赐敕滁阳王庙碑》,载《国朝典故》,第196页。
[13]《皇明本纪》,载《国朝典故》,18页。
[14]朱元璋:《明太祖御制文集》卷16《纪梦》,第450―-451页。
[15]张来仪:《赐敕滁阳王庙碑》,载《国朝典故》,第196页。
[16]《皇明本纪》,载《国朝典故》,第17页。
[17]《元史》卷187《贾鲁传》,第4292页。
[18]《元史》卷91《百官志》,第2311页。
[19]宋濂:《宋文宪公全集》卷31《东丘郡侯花公墓碑》,《四部备要》排印清嘉庆刻本,上海:中华书局,第369页。
[20]《元史》卷85《百官志》,第2125页。
[21]权衡著,任崇岳笺证:《庚申外史笺证》,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36页。
[22]俞本:《纪事录》,载陈学霖著《史林漫识》,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1年,第407——408页。
[23]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卷2《滁阳王》引俞本著《纪事录》,第53页。
[24]《元史》卷91《百官志》,第2310——2311、2316页。
[25]宋濂:《宋文宪公全集》卷24《毛公神道碑》,第295页。
[26]方孝孺:《逊志斋集》卷22《信国公神道碑铭》,宁波:宁波出版社,1996年,第719页。
[27]张来仪:《赐敕滁阳王庙碑》,载《国朝典故》,第196页。
[28]朱元璋:《明太祖御制文集》卷16《纪梦》,第451页。
[29]《皇明本纪》,载《国朝典故》,第19页。
[30]《明太祖实录》卷1,癸巳年六月丙申朔“是时”,第9页。
[31]《元史》卷43《顺帝纪》,第915页。按,本年六月朔为辛卯,克盱眙之己酉为十九日,克泗州之庚戌为二十日,攻克盱眙、泗州当在攻克梁县之后,俞本与钱谦益所记均颠倒。
[32]《皇明本纪》,载《国朝典故》,第19页。
[33]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7册,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15——16页。
[34]《明太祖实录》卷1,癸巳年六月丙申朔“是时”,第11页。
[35]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卷2《滁阳王》,第54页。按,由现存《纪事录》作“七月初二日,克张家堡、闾牌骆”(载《史林漫识》,第108页)知钱书记载乃引《纪事录》。
[36]《皇明本纪》,载《国朝典故》,第26页。
[37]《明太祖实录》卷3,乙未年四月丁丑,第30页。
[38]俞本:《纪事录》,载《史林漫识》,第407页。
[39]王逢:《梧溪集》卷1《至正十一年大小死节臣属序》,《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影印明洪武刻本,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40]张来仪:《赐敕滁阳王庙碑》,载《国朝典故》,第195页。
[41]参见杨讷:《龙凤年间的朱元璋》,载中国元史学会主办《元史论丛》第4辑,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97页。
[42]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卷2《滁阳王》,第48页。
[43]《明太祖实录》卷1,甲午年十月,第17页。
[44]《元史》卷91《百官志》,第2308页。
[45]朱继善:《朱一斋先生文集》前卷卷6《余廷心后传》,旧抄本。
[46]《元史》卷92《百官志》,第2339页。
[47]吴朴:《龙飞纪略》卷1,乙未年五月,明嘉靖刻本。
[48]《明太祖实录》卷3,乙未年六月丁巳,第33——34页。
[49]青山治郎:《朱吴国翼元帅府考》,《骏台史学》第13期,1963年,第91——117页。
[50]俞本:《纪事录》,载《史林漫识》,第409——410页。
[51]参见邱树森:《元末红巾军的政权建设》,载《元史论丛》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91——108页;《元末农民政权几方铜印的初步研究》,载南京大学历史系元史室编《元史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711――729页。
[52]《元史》卷86《百官志》,第2166页。
[53]《陶学士先生事迹》,载陶安著《陶学士先生文集》卷首,明弘治刻本。
[54]刘辰:《国初事迹》,载《国朝典故》,第67页。
[55]《翰林院学士潘庭坚传》,载焦竑编《献征录》卷20引《郡志》,影印明刻本,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813页。
[56]黄金:《皇明开国功臣录》卷26《何世隆》,明正德刻本。
[57]《明太祖实录》卷3,乙未年八月丁丑,第37页。
[58]俞本:《纪事录》,载《史林漫识》,第410页。
[59]《明太祖实录》卷4,丙申年三月辛卯,第43页。
[60]《元史》卷86《百官志》,第2155页。
[61]《楚国公廖永安传》,载《献征录》卷6,第208页。
[62]宋濂:《宋文宪公全集》卷10《梁国赵公神道碑铭》,第147页。
[63]《明太祖实录》卷4,丙申年六月辛未,第44页。
[64]宋濂:《宋文宪公全集》卷31《东丘郡侯花公墓碑》,第147页。
[65]宋濂:《宋文宪公全集》卷4《鄂国常公神道碑铭》,第87页。
[66]唐桂芳:《白云文稿》卷1《送万元信知江淮府》,明正德刻《唐氏三先生集》本。
[67]《陶学士先生事迹》,载《陶学士先生文集》卷首。
[68]俞本:《纪事录》,载《史林漫识》,第410页。
[69]《明太祖实录》卷4,丙申年七月己卯朔,第45页。
[70]《元史》卷91《百官志》,第2305-2306页。
[71]参见李新峰:《邵荣事迹钩沉》,载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编《北大史学》第八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0页。
[72]宋濂:《宋文宪公全集》卷4《鄂国常公神道碑铭》,第87页。
[73]《明太祖实录》卷8,庚子年闰五月庚申,第103页。
[74]《明太祖实录》卷5,丁酉年十月壬申,第57页。
[75]俞本:《纪事录》,载《史林漫识》,第413页。
[76]张帆:《元代宰相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45页。
[77]参见李新峰:《邵荣事迹钩沉》,载《北大史学》第八辑,第86——87页。
[78]《明太祖实录》卷6,戊戌年十一月甲子、十二月庚辰;卷7,己亥年十一月壬寅,第70、72、89页。
[79]刘辰:《国初事迹》,载《国朝典故》,第87页。
[80]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卷1《宋小明王》,第28页;潘柽章:《国史考异》卷1,《丛书集成初编》排印《功顺堂丛书》本,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六年,第9页。
[81]俞本:《纪事录》,载《史林漫识》,第415-416页。
[82]《明太祖实录》卷7,己亥年七月乙未,第87页。
[83]《明太祖实录》卷9,辛丑年三月丁丑,第113页。
[84]潘柽章:《国史考异》卷1引叶子奇著《静斋文集》,第9页。
[85]俞本:《纪事录》,载《史林漫识》,第414页。
[86]《明太祖实录》卷7,己亥年正月戊申,第77页。
[87]见李新峰:《邵荣事迹钩沉》,载《北大史学》第八辑,第78页。
[88]《明太祖实录》卷7,己亥年四月癸酉,第83页。
[89]《河间郡公俞廷玉传》,载《献征录》卷6,第215页。
[90]《明太祖实录》卷4,丙申年七月己卯,第45页。
[91]俞本:《纪事录》,载《史林漫识》,第418页。
[92]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卷102《太祖实录辨证》,《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108页。
[93]潘柽章:《国史考异》卷1,第10页。
[94]《元史》卷91《百官志》,第2318——2319页。
[95]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卷1《宋小明王》引《龙凤事迹》,第38页。
[96]《元史》卷84《选举志》,第2114——2115页。
[97]《明太祖实录》卷9,辛丑年正月辛酉、二月癸未朔、三月丁丑、四月、五月甲戌、十月戊寅朔、十二月“是岁”,第111、113——114、120——121、124页。
[98]见李新峰:《明代大都督府略论》,载朱诚如、王天有主编《明清论丛》第二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第47——50页。
[99]除大都督朱文正外,直到乙巳年(1365)才有武将任职大都督府(《明太祖实录》卷17,乙巳年五月甲申,第228——229页)。
[100]见李新峰:《邵荣事迹钩沉》,载《北大史学》第八辑,第88——89页。
[101]俞本:《纪事录》,载《史林漫识》,第426页;《明太祖实录》卷12,癸卯年三月辛丑朔,第149页。
[102]潘柽章:《国史考异》卷1引“太祖自序世德碑”,第9――10页。
[103]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6《皇明异典述·三祖爵封》,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02页。
[104]《元史》卷85、卷91《百官志》,第2121、2319页。
[105]张帆:《元代宰相制度研究》,第51、169、173页。
[106]《元史》卷140《达识帖睦迩传》,第3376页。
[107]《明太祖实录》卷14,甲辰年正月丙寅朔、三月戊辰、庚午,第175——176、183、185页。
[108]夏原吉:《一统肇基录》引龙凤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榜谕”,《丛书集成初编》影印明《稗乘》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13页。
[109]陆深:《平胡录》,《丛书集成初编》影印明《今献汇言》本,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七年,第14页;权衡:《庚申外史笺证》,第136页。
[110]俞本:《纪事录》,载《史林漫识》,第428页。
[111]俞本:《纪事录》,载《史林漫识》,第430页。
[112]《明太祖实录》卷24,吴元年七月甲申,第350页。
[113]《翰林院侍讲学士朱升诰》,载朱升《朱枫林集》卷1,明万历刻本。
[114]《皇明诏令》卷1《遇变省躬旨》,《元明史料丛编一辑》影印明刻本,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国七十三年。
[115]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86《诏令杂考·与魏国公书》,第1641页。
[116]《明太祖实录》卷26,吴元年十月丙午,第384页。
[117]《明太祖实录》卷26,吴元年十月甲寅、甲子,第388、395页。
[118]《明太祖实录》卷28上,吴元年十二月癸丑、辛酉,第429、433页。
[119]俞本:《纪事录》,载《史林漫识》,第429页。
[120]赵绍祖:《读书偶记  消暑录》前书卷6《相国、丞相》,《学术笔记丛刊》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75页。
[121]潘柽章:《国史考异》,第9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