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长鸾仇视汉族文士,以鲜卑自居;北齐宫廷中长期弥漫着六镇风味,北齐晚期西域粟特胡的文化影响也很明显。这些当然是事实。但是,六镇的鲜卑并不是拓跋珪建立北魏时期的鲜卑,进入中原的六镇人民也不可能保持他们六镇时代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面貌。一切都在变化中。固然存在着对变化的抵抗,但也存在着主动的适应。韩长鸾痛斥“汉儿”、“汉狗”的同时,他的头上却悬着“昌黎韩氏”的假招牌。这就是这个时期历史丰富性的一个例证。韩长鸾也许真的把自己当作鲜卑人看待,但他这个鲜卑人,已经离从前的鲜卑人很远了,如果一定要比较的话,他应当是离他所痛诋的汉人更接近些。身处北齐反汉化运动中的那些六镇勋贵,事实上都无法脱离这样的困境:更大的、汉化的历史浪潮裹挟着他们,尽管从局部看他们也许正朝着相反方向努力移动。
[1]吕春盛:《北齐政治史研究——北齐衰亡原因之考察》,台湾大学文史丛刊之七十五,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87年,189-264页。
[2]缪钺:《东魏北齐政治上汉人与鲜卑之冲突》,收入缪先生《读史存稿》,三联书店,1963年,78-94页。
[3]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三一,商务印书馆,1958年,593页。
[4]《北齐书》卷五○“校勘记”第一条,中华书局,1972年,695页。
[5]《北史》卷九二《恩幸传》,中华书局,1974年,3051页。
[6]《北史》卷五三《潘乐传》,1922页。
[7]《北史》卷八一《儒林传上》,2736页。
[8]陶正刚:《山西祁县白圭北齐韩裔墓》,《文物》1975年第4期。
[9]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435-437页。
[10]如“征侯景于涡阳”句之“涡阳”,陶、赵俱误为“湡阳”;“忽祭肜之守辽东”句之“祭肜”,陶误作“祭彤”,赵误作“粲彤”;“腾声河外”句之“腾”,陶、赵俱误作“胜”。
[11]《北齐书》卷一九《韩贤传》,247-248页。
[12]《北齐书》卷一九《韩贤传》,247-248页。
[13]韩木兰名雄,其起兵与韩贤争战事,亦见《周书》卷四三《韩雄传》,中华书局,1971年,776页。《周书》中有误写韩贤名字的情况,如卷二二《柳庆传》附《柳带韦传》称“韩贤素为洛州刺史,召为主簿”,见373-374页。“校勘记”已指出韩贤素当作韩贤,见379页。
[14]《北齐书》没有韩贤死年的记载。《北史》卷五《魏本纪•东魏孝静帝纪》天平四年十月条:“己酉,西魏行台宫景寿、都督杨白驹寇洛州,大都督韩贤大破之。西魏又遣其大行台元季海、大都督独孤信逼洛州,刺史广阳王湛弃城归阙,季海、信遂据金墉。”在韩贤死后,东魏立即任命元湛为新的洛州刺史。韩贤破敌与元湛弃城都发生在十月,可知韩贤必死于此月。
[15]《北史》卷九二《恩幸传》,3052页。
[16]吕春盛在《北齐政治史研究——北齐衰亡原因之考察》一书中提出北齐武成帝时期有所谓“恩倖政治”,这个提法显然是受到传统史学观念的影响。其实深入研究,每一个“恩倖”人物,都自有其成长的深厚背景,并不是纯粹靠媚惑君主才获得权力。比如和士开,一向被误认为出自西域商胡,其实他是北魏代北集团之后,见罗新《北朝墓志丛札(一)》,《北大史学》第9辑,北大出版社,2003年;《说〈文馆词林〉魏收〈征南将军和安碑铭〉》,《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
[17]《北史》卷九二《恩幸传》,3053页。
[18]《北齐书》卷一六《段荣传》,207页。
[19]《北齐书》卷四一《鲜于世荣传》,539页。
[20]《魏书》卷一○六上《地形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2498-2499页。
[21]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北齐厍狄回洛墓》,《考古学报》,1979年第3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碑碣》,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23-25页;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 1992年, 415-416页。
[22]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中华书局,1983年,369页。
[23]《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卷一四九,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6976页。
[24]《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卷一四九,6981页。
[25]《晋书》卷一二三《慕容垂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3078页。
[26]《资治通鉴》卷一○二晋纪海西公四年,中华书局,1956年,3223页。
[27]后燕、北燕与北魏的历史上不复见有宾徒或宾都,我猜想是后燕重建和龙时,省并了宾都或宾徒县。北燕与北魏均沿后燕。
[28]王仲荦:《北周地理志》,中华书局,1980年,1002页。
[29]谭其骧先生较早注意到高欢一家“伪托世系”,其实可能出自高丽或辽东高氏,见缪钺《东魏北齐政治上汉人与鲜卑之冲突》文末所附谭其骧信函,《读史存稿》,93-94页。吕春盛《北齐政治史研究——北齐衰亡原因之考察》一书,专章讨论高欢族属问题,罗列历来有关此一问题的研究甚备,见14-29页。
[30]关于十六国时期的昌黎韩氏,请参看罗新《五燕政权下的华北士族》,载《国学研究》第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