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北齐韩长鸾之家世(1)-历史学
来源:  作者:罗新  点击:次  时间:2001-07-15 00:00于哲学网发表

   韩裔墓志记录韩裔此后历官,略云:“元象年,除假节、督西荆州诸军事、本将军、西荆州刺史,寻安东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宁州诸军事、宁州刺史,寻除中军将军、故城都督。……以公为南道都督,征侯景於渦阳。……还除骠骑将军、仪同三司、临泾县开国公、故城大都督。天保元年,除开府仪同三司,别封康城县开国子。使持节、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迁三角领民正都督,又迁新城正都督,除使持节、建州诸军、本将军、建州刺史。……进封高密郡开国公,迁东朔州刺史,食并州乡郡幹。天统元年,除特进、使持节、青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青州刺史。”韩裔在青州刺史任上凡三年,病死。
  单从经历上看,这是北齐六镇子弟(所谓“九州勋人”贵族子弟)典型的人生之路。但韩裔的情况还自有特点,他的成长可能还得到了高欢及其诸子格外的关照。据《北史》卷四一《杨愔传》附《燕子献传》:“神武旧养韩长鸾姑为女,是为阳翟公主,遂以嫁之,甚被待遇。”韩长鸾之姑,即韩贤的女儿。可能韩贤死时,她还年幼,高欢养以为女,是替韩贤抚养遗孤的意思。阳翟公主应当是韩裔的妹妹而不是姐姐。韩裔当时既然已经二十四岁,不需要由高欢抚养了,但他与高欢家庭却会因此建立特别的联系,他此后的政治前程,也必定会得到照应。从这个意义上说,韩裔已经不是普通的六镇人士,而跻身贵游子弟之列了。韩裔的儿子韩长鸾,正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北史》卷九二《恩幸传》:“凤少聪察,有膂力,善骑射,稍迁乌贺真、大贤真正都督。后主居东宫,年尚幼,武成简都督三十人,送令侍卫,凤在其数。后主亲就众中牵凤手曰:‘都督,看儿来。’因此被识,数唤共戏。袭爵高密郡公,位开府仪同三司。”[15]乌贺真、大贤真不见于他处,其意难明,疑即所谓帐内领民、帐内亲信之类。韩长鸾作为勋贵子弟,以武艺出身,早早就进入宫廷服务,因此得与北齐后主建立友谊,这种友谊正是他后来在北齐宫廷内掌握权势的基础。
  韩裔的妹妹是高欢养女,韩裔本人的成长得到高氏父子照顾,这个背景使韩长鸾之得势,不能仅仅看成是“恩倖政治”的产物[16]。韩裔的妻子鲜于氏,也应当出自怀朔集团。《北史》卷九二《恩幸传》:“凤母鲜于,段孝言之从母子姊也。”[17]段孝言是段荣第二子。据《北齐书》卷一六《段荣传》:“荣妻,皇后姊也。”[18]可见段孝言的母亲,即高欢妻娄氏的姐姐,高欢实是段孝言的姨父,段孝言与高澄兄弟为姨表兄弟。段孝言的从母子姊嫁给韩裔,很可能也是出于高欢的安排。如果这一推测成立,高欢为韩裔娶妻,抚养韩裔的妹妹并将她嫁人,算是尽到了为韩贤抚养遗孤的责任。这样一来,韩贤的后人自然也就完全被整合进高氏的核心集团了。韩裔的妻子鲜于氏,又可能与鲜于世荣有关系。《北齐书》卷四一《鲜于世荣传》,世荣父宝业,怀朔镇将。[19]鲜于世荣与高欢、段荣、韩贤一样,都出自怀朔,有共同的家世背景。怀朔集团内部的婚姻联系,在北齐历史中的特殊作用,今后还有再探讨的余地。
  最后,我们来看看史书中韩贤与韩长鸾的籍贯问题。《北齐书》卷一九《韩贤传》:“韩贤,字普贤,广宁石门人也。”而《北史》卷九二《恩幸传》:“韩凤字长鸾,昌黎人也。”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别呢?
  广宁郡属朔州。《魏书》卷一○六上《地形志上》朔州条有广宁郡,领石门、中川二县。这个朔州,据《地形志》,是由怀朔改镇为州而来:“延和二年置为镇,后改为怀朔,孝昌中改为州。后陷,今寄治并州界。”[20]魏收说朔州“今寄治并州界”,就是指北齐时的朔州侨治于并州。1973年出土于山西寿阳的北齐厍狄回洛及其妻妾墓志,志文明确说北齐时朔州侨治并州寿阳城。[21]朔州所领五郡,也都侨治在寿阳附近。据《元和郡县图志》,其神武郡故城在寿阳县北三十里。[22]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卷一四九山西省平定州古迹门寿阳县“神武故城”条,考证东魏北齐之朔州五郡县名,各有痕迹保留于寿阳县地名中,曰:“按《魏书·地形志》,神武郡首领尖山县,今有尖山在县北;又太安郡首领狄那县,今有太安镇及狄那寨在县西;又广宁郡首领石门县,今有石门在县东;又太平郡首领太平县,今有太平乡太平村在县东。盖一州五郡,皆侨置县境,不独神武矣。”“广牧故城”条:“《魏书·地形志》附化郡有广牧县,后废。”[23]此书所录“浮化水”、“浮化山”,当与附化郡有关。同书同卷关隘门“太安驿”条:“在寿阳县西五十里太安镇,即后魏太安郡地。”[24]不仅朔州侨治寿阳,而且,朔州所有郡县,几乎都在寿阳城四周。这一带应当是朔州籍六镇内迁人员的集中地区。
  原六镇内迁人民,在北魏末年和东魏初年,都著籍于改镇为州之后的郡县。韩贤既著籍于“广宁石门”,说明他原为怀朔镇民,其本来戍地,可能名叫石门戍。按理说,韩贤著籍朔州广宁石门之后,其后嗣都应当遵而不改。可是韩长鸾却变成了“昌黎人也”,这是为什么呢?
  韩氏改变籍贯,是从长鸾父韩裔开始的。韩裔墓志称韩裔为“齐国昌黎宾屠人”,齐国,即所谓大齐;昌黎郡,魏、晋、北魏、北齐皆置;宾屠不见于史,当是宾徒的误写。宾徒,汉晋旧县,东汉属辽东属国,晋属昌黎郡。《晋书》记慕容垂奔前秦,苻坚封他为宾都侯。[25]而《资治通鉴》记作宾徒侯。[26]因此中华标点本《晋书》“校勘记”认为宾都乃宾徒之误。我认为慕容前燕时既以柳城为龙城,更改昌黎诸县县名,如改宾徒为宾都,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非常合理的[27]。其后北魏平北燕,对和龙郡县名当另有更置,《魏书》不见宾都或宾徒县。
  北魏末年侨置南营州于定州英雄城,领昌黎、辽东等五郡,北齐时南营州只留昌黎一郡,领新昌、永乐二县,没有宾都县。[28]既然北齐的昌黎郡不领宾徒县,韩裔墓志所谓“昌黎宾屠”就不是实指著籍,而有可能是虚指郡望。韩贤究竟是北族出身还是鲜卑化的汉人,当然已无可考。对于韩贤来说,出身于怀朔集团才是最有意义的,在怀朔上百年的居住使他们早就以怀朔为家。可是,到韩贤的儿子韩裔这一代,情况已经发生变化,很多怀朔或六镇其它各镇出身的贵族,在继续保持北镇社会关系的同时,也开始改造自己的家世谱系,攀附华夏传统的郡望。北齐皇室高氏伪造自己出自勃海高氏的谱系,就是其中一个显例[29]。《北齐书》卷一六《段荣传》称段荣出自武威段氏,卷四一《鲜于世荣传》称鲜于世荣出自渔阳,都有攀附旧门郡望的嫌疑。而韩贤、韩裔父子标举籍贯的差异,更是一个明确的证据。十六国北朝以来昌黎韩氏人物众多[30],使昌黎成为韩氏的重要郡望。韩裔墓志称韩氏出于“齐国昌黎宾屠”,既举出明确的“齐国昌黎”,又举出当时并不存在的“宾屠(徒)”县,这种攀附郡望的行为,虚虚实实,似远似近,反映出改造家族谱系者某种复杂的心态。我甚至怀疑部分六镇贵族改造家族谱系的工作,不仅得到东魏北齐政权的支持,有些可能还从属于某种统一的计划。当然,这个问题还需要今后进一步研究。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