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中国古代台谏政治的一些借鉴(1)-历史学
来源:  作者:王曾瑜  点击:次  时间:2001-07-15 00:00于哲学网发表

 

以上都是东汉人以经学为“学问”的例子。魏晋人也常常是在这个意义上理解“学问”。《后汉书》卷八二上《谢夷吾传》注引《谢承书》曰:“县人女子张雨,早丧父母,年五十,不肯嫁,留养孤弟二人,教其学问,各得通经。”鱼豢《魏略》称:“(严)干从破乱之后,更折节学问,特善《春秋公羊》”,“长安巿侩有刘仲始者,一为巿吏所辱,乃感激,蹋其尺折之,遂行学问,经明行修,流名海内”。 [7]又,《三国志》卷一八《李典传》注引《魏书》曰:“典少好学,不乐兵事,乃就师读《春秋左氏传》,博观群书。”陈寿在本传中的描述是:“典好学问,贵儒雅。”
  “学问”含义既然如此,我们就有必要着重从经学的角度考察南北学风的异同。东汉时期,北方很多著名学者在经学上都有“博通”的特点,如杜林“博洽多闻,时称通儒”,桓谭“博学多通,遍习五经,皆诂训大义,不为章句”,贾逵“博物多识”,班固“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崔骃,“博学有伟才,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马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许慎“少博学经籍,马融常推敬之,时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周举“博学恰闻,为儒者所宗,故京师为之语曰:‘五经纵横周宣光’”、延笃“从马融受业,博通经传及百家之言,能著文章,有名京师”,荀淑“博学而不好章句”,颍容“博学多通,善《春秋左氏》”,蔡邕“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应劭“少笃学,博览多闻”。[8]当然,南方也有博览多通的学者,如王充“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又如胡广“学究五经,古今术艺皆毕览之。”[9]不过比较而言,这样的学者在南方似乎不多,而且从王充的经历可以知道他的学问其实主要是来自于北方。
  北方崇尚“博通”的风气可能与东汉古文经学的发展有关。上述“博通”的学者基本都是古文经学家或倾向于古文经学的学者。相反,今文学家中像杨震那样“明经博览,无不穷究”[10]的学者却较少见到。《三国志》卷四二《尹默传》:“尹默字思潜,梓潼涪人。益部多贵今文而不崇章句,默知其不博,乃远游荆州,从司马德操﹑宋仲子等受古学。”[11]尹默认为今文经学“不博”,所以要学“古学”,由此可以看到“博通”与古文经学家的关系了。
  北方的学术思潮对南方影响不大。一直到汉魏之际,南方一流的学者所学的依然是今文经学。《三国志》卷五七《虞翻传》注引《翻别传》载虞翻上奏曰:

  臣高祖父故零陵太守光,少治孟氏《易》,曾祖父故平舆令成,缵述其业,至臣祖父凤为之最密。臣亡考故日南太守歆,受本于凤,最有旧说,世传其业,至臣五世。

虞翻家族五世相传的《孟氏易》属于时人认为“不博”的今文经学。按其本传载,虞翻除《易注》外,“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这在吴地学者中大概是非常突出的,所以孙策认为虞翻“博学洽闻”,希望他能去北方“折中国妄语儿”。除虞翻外,吴地陆绩也是《易》学大家,按唐长孺先生考证,陆绩专以象数说经,也是今文学家。[12]
  古文经学在南方未能流行,南方学者“学问不博”,这些或许与南方的地理条件有关。我在讨论东汉家学的衰落时曾指出,所谓“家学”是指累世传一经,学者若想学通五经,就势必要突破家学的限制,甚至也要突破地区的限制。[13]受这个因素影响,所以东汉一代游学之风日盛,郑玄回忆自己学习经历说:“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域,获觐乎在位通人,处逸大儒,得意者咸从捧手,有所受焉。遂博稽六艺,……” [14]与此不同,在偏远地区,受地理条件制约,游学就不那么容易了,当时南北文化交流可能还是很困难的。《后汉书》卷四九《王充传》李贤注引《袁山松书》称:“充所作《论衡》,中土未有传者,蔡邕入吴始得之,恒秘玩以为谈助。其后王朗为会稽太守,又得其书,及还许下,时人称其才进。或曰不见异人,当得异书。问之,果以《论衡》之益,由是遂见传焉。”按此,《论衡》自写成后直到东汉末年才得以传至中土,可见当时北方与南方还是相当隔绝的。南方士人要想学习,求诸家内是最现实的选择。这可能是南方家学得以长期维持的一个重要原因。
  虞翻最终未去北方,只是将自己的著作寄给了孔融。据《虞翻传》载,“翻与少府孔融书,并示以所著《易注》。融答书曰:‘闻延陵之理乐,睹吾子之治《易》,乃知东南之美者,非徒会稽之竹箭也。’”孔融在赞美虞翻,但赞美之中依然明显地流露出对南方学术的轻视。《三国志》卷四七《吴主权传》注引《吴书》曰:

  (赵)咨字德度,南阳人,博闻多识,应对辩捷,权为吴王,擢中大夫,使魏。魏文帝善之,嘲咨曰:“吴王颇知学乎?”答曰:“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这段发生在魏、吴建国后的故事说明当时北方人仍然看不起南方人的学问。《三国志》卷二《文帝纪》陈寿评曰:“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他的傲慢不无理由。有趣的是,替吴王辩解、且“博闻多识”的赵咨却不是吴国本地人,而是原属北方的南阳人。[15]赵咨并不是唯一出使北方的北方人,据《三国志》卷四七《吴主权传》注引《吴书》记载,“博览众书”的汝南人陈化也曾“为郎中令使魏”,颍川人中大夫冯熙也曾为吴王“使于魏”。这些零碎的历史片断似乎都可以在中州士人轻视南方学术的背景下加以考虑。
  总之,汉魏以来崇尚“博通”的学者多在北方,而世传今文经学的南方学者依然是固守家学。
  以上关于南北学问博通与否的讨论,都是局限在经学范围之内。如果不局限于此,而是着眼于一个更广阔的知识领域,我们就会感受到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地区士人对博与通的追求有愈来愈超出经学范围的倾向。[16]前引东汉古文经学家除经学外,常常还通“百家之言”。对此,古今学者都曾注意到。颜之推就章句之学的衰败说:“空守章句,但诵师言,施之世务,殆无一可。故士大夫子弟皆以博涉为贵,不肯专儒。”[17]余英时先生在分析东汉士风转变时发现:“东汉中叶以降士大夫多博学能文雅擅术艺之辈,如马季良、蔡伯喈、边文礼、郦文胜、祢正平等皆是也。”[18]汉晋之际,此风犹在。应劭“博学多识,尤好事。诸所撰述《风俗通》等,凡百余篇,辞虽不典,世服其博闻”,[19]王粲“博物多识,问无不对”,[20]锺会“博学精练名理”,[21]吴质“才学通博”[22],杜预“博学多通”,[23]张华“尝徙居,载书三十乘。……天下奇秘,世所希有者,悉在华所。由是博物洽闻,世无与比”。[24]其时玄学名士中也不乏博通之士,如阮籍“博览群籍”,[25]嵇康“博览无不该通”。 [26]
  必须指出,汉晋时期南方士人在经学领域之外,也有向博通方向发展的趋势,如陆绩“博学多识,星历算数无不该览”,[27]谢沈“博学多识,明练经史”,[28]葛洪“博闻深洽,江左绝伦”,[29]贺循“博览众书,尤精礼传”。[30]但是,这样的学者在南方可能并不多,所以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当时人对南方士人学问的评价,“渊综广博”依然被褚裒等人看作是北人学问的特征。
  关于“南人学问清通简要”一说,向来缺乏详细讨论。研究者大都以为“清通简要”就是指玄学而言。先生之所以要把“南人”中的“南”解释成河南地区,也正是因为他把“清通简要”等同于玄学了,而玄学思潮恰恰是兴起于河南地区的。我认为这样的解释还是有些可疑。固然玄学有求“简要”的倾向,但这并不是玄学所独有的,追求简要本是东汉以来具有普遍性的学术思潮。余英时先生曾指出:“论魏晋玄学者,又谓其为对儒学之直接反动,则亦未能得持论之正。儒学之简化既早已蔚成运动,与玄学之尚虚玄至少在发展之趋向上,并行不悖,则二者之间似不应为正与反之关系。何晏、王弼皆儒道双修,并未叛离儒门,此点近人已有定论。故就一部分意义言,玄学正是儒学简化之更进一步之发展,所谓‘千里来龙,至此结穴’者是也。”[31]受余英时先生观点的启发,我曾发现东汉魏晋时期在史学领域内也存在着追求简化的潮流。[32]既然如此,既然经学、史学的简化在前,而玄学在其后发生,我们当然就不能说凡有“简要”特征的学问就一定是指玄学、就一定是受了玄学影响。事实上,魏晋经史学家大都是排斥玄学的。[33]
  在我看来,孙盛所说的“清通简要”既然是相对于“渊综广博”而言,那么其含义就不应该是指玄学。我们来看刘孝标的解释。他针对支道林所谓“圣贤固所忘言。自中人以还,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南人学问,如牖中窥日”解释说:“支所言但譬成孙、褚之理也。然则学广则难周,难周则识闇,故如显处视月;学寡则易核,易核则智明,故如牖中窥日也。”按刘孝标的解释,南人之所以能够“清通简要”,就在于知识少,因少而精,即所谓“学寡则易核。”他并没有将其与玄学联系起来。余嘉锡先生在褚、孙对话条下解释说:“此言北人博而不精,南人精而不博。”[34]他也没有将“清通简要”解释为玄学。我以为这些解释是符合孙盛原意的。唐长孺先生文中引虞预《晋书·贺循传》曰:“时朝廷初建,动有疑义,宗庙制度,皆循所定,朝野咨询,为一时儒宗。”先生就此说:“据《晋书》卷六九《刁协传》,及卷七五《荀崧传》东渡礼仪为二人所定。荀崧为颍川荀氏,荀彧的玄孙,乃经学世家;刁协也以谙练故事著称,但剖析疑义却不能不征求南士贺循的意见。”贺氏家族世代传礼,贺循的事迹或许正可说明南人的学问自有精妙之处,“清通简要”并非过誉之词。
  以上我们尝试着解释了“北人学问渊综广博”与“南人学问清通简要”。但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应该说明。据《晋书》褚裒本传,褚裒死于永和五年(349年)。按此,褚、孙对话时间不会晚过此年。据《晋书》孙盛本传,孙盛“避难渡江”时年龄只有十岁。褚裒死时年仅四十七岁,过江时年龄当与孙盛相仿佛。他们少年时期过江,不大可能对北方原来的学术状况有什么了解和记忆,而他们过江后一直到永和五年,北方政局不稳,战争不断,南北几乎没有什么交往。[35]既然如此,他们是如何了解到“北人学问渊综广博”的呢?我推测,褚裒、孙盛讨论中所说的“北人”,并不是指当时还在北方的北人,而应该是指已经过江的北人,也就是带领他们过江的父辈以及他们自身。据《晋书》载,东晋初年王敦称周顗、戴渊为“南北之望”。[36]周顗是汝南人,戴渊是广陵人,祖烈,吴左将军,父昌,会稽太守。按此,他们虽同在南土,但各自的“南”、“北”身份并未改变。从以后的历史看,过江北人的“北人”身份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南朝,南方内部北来侨人与南方本地人的区别依然存在,《宋书》卷六五《杜骥传》:

  兄坦,颇涉史传。高祖征长安,席卷随从南还。太祖元嘉中,任遇甚厚,历后军将军,龙骧将军,青、冀二州刺史,南平王铄右将军司马。晚渡北人,朝廷常以伧荒遇之,虽复人才可施,每为清涂所隔,坦以此慨然。

《宋书》作者沈约是吴兴人,属南方土著,他称过江较晚的北方人为“晚渡北人”。所谓“晚渡”当是相对着“早渡”而言的,可知在沈约心目中,北方过江较早者也还是“北人”,只不过是早渡而已。而在北来侨人眼中,南方土著也还是“南人”。《宋书》卷八一《顾觊之传》:

  尝于太祖坐论江左人物,言及顾荣,袁淑谓觊之曰:“卿南人怯懦,岂办作贼。”觊之正色曰:“卿乃复以忠义笑人!”淑有愧色。

《南齐书》卷三三《张绪传》:

  寻加骁骑将军。欲用绪为右仆射,以问王俭,俭曰:“南士由来少居此职。”褚渊在座,启上曰:“俭年少,或不尽忆。江左用陆玩、顾和,皆南人也。”俭曰:“晋氏衰政,不可以为准则。”上乃止。

顾觊之、张绪都是吴郡人,属南方土著;袁淑是陈郡人,王俭是琅邪人,褚渊是河南人,属北来侨人。虽然他们的家族南渡已久,但他们仍将顾觊之、张绪看作是与己不同的“南人”、“南士”。从这个角度看,东晋褚裒、孙盛所说的“南人”与“北人”也应该是指南方境内的南人与北人。
  从长过程看,南渡北人的学术最终势必会与南方本地的学术融为一体,但在过江之初还不可能。相反地,当大量北人突然出现在南方,并与南人近距离接触时,南北学术上的差别反而会变得格外醒目,得到格外的强调。褚、孙的对话或许正是面对着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情景而来的。

 

  原载《文史》2005年第4辑



[1]唐长孺:《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361页。
[2]唐长孺:《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魏晋南北朝史论丛》,362页。
[3]《三国志》卷五四《鲁肃传》注引《吴书》曰:“后雄杰并起,中州扰乱,肃乃命其属曰:‘中国失纲,寇贼横暴,淮﹑泗间非遗种之地,吾闻江东沃野万里,民富兵强,可以避害,宁肯相随俱至乐土,以观时变乎?’其属皆从命。”按此,“中州”、“中国”所指相同。
[4]《三国志》卷六○《全琮传》。
[5]《晋书》卷一百《陈敏传》。
[6]《世说新语》卷六《雅量》篇注引《晋阳秋》。
[7]《三国志》卷二三《裴潜传》注引《魏略》。
[8]分见《后汉书》各本传。
[9]《后汉书》卷四四《胡广传》注引《谢承书》。
[10]《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
[11]按今文经学均崇尚章句,此传谓“不崇章句”,“不”字疑衍。
[12]唐长孺:《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魏晋南北朝史论丛》。
[13] 胡宝国:《汉代的家学》,载《中国古史论丛》,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
[14]《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
[15]南阳属南方的荆州,但从文化上看,南阳应属中州区域。我在《汉代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一文中有详细讨论,读者可以参看。该文收入《汉唐间史学的发展》一书。
[16]汤用彤先生曾经说:“汉代经学依于文句,故朴实说理,而不免拘泥。魏世以后,学尚玄远,虽颇乖于圣道,而因主得意,思想言论乃较为自由。汉人所习曰章句,魏晋所尚者曰‘通’。章句多随文饰说,通者会通其义而不以辞害意。”(《言意之辨》,《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7-218页)按此,汤用彤先生早已注意到魏晋学者尚通的风气,不过他的理解与本文的理解有所不同。汤先生似乎是用汉代今文家的章句之学概括了汉代经学的全部,而忽略了古文家追求博通的学术风尚,所以他将尚通的风气仅仅视之为魏晋时期的学术特征。按本文上面所论,东汉魏晋,尚通之风从来如此,只是所通之内容有愈来愈广的倾向。
[17]《颜氏家训》卷三《勉学》。
[18]余英时:《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载《士与中国文化》,294页。
[19]《三国志》卷二一《王粲传》注引华峤《汉书》。
[20]《三国志》卷二一《王粲传》。
[21]《三国志》卷二八《锺会传》。
[22]《三国志》卷二一《吴质传》注引《魏略》。
[23]《晋书》卷三四《杜预传》。
[24]《晋书》卷三五《张华传》。
[25]《晋书》卷四九《阮籍传》。
[26]《晋书》卷四九《嵇康传》。
[27]《三国志》卷五七《陆绩传》。
[28]《晋书》卷八二《谢沈传》。
[29]《晋书》卷七二《葛洪传》。
[30]《晋书》卷六八《贺循传》。
[31]余英时:《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21页。
[32]胡宝国:《三国志裴注》,《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33]胡宝国:《史论》,《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34]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216页。
[35]参阅田余庆先生《东晋门阀政治》第一篇第四节:《关于“不与刘、石通使”问题》。
[36]《晋书》卷六九《周顗传》。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