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北华捷报》1879年4月4日,第319页。另见汪敬虞:《从上海机器织布局看洋务运动和资本主义发展关系问题》,载《新建设》1963年第8期。汪先生把撤出的资本误以为是跟随彭汝琮出去的。对于分裂出去的资本,上海的一家外国报纸评论道:“在官方和商人的代表之间,已经产生了意见的分歧,这种分歧导致了后者从这个计划中撤退。……事实上,这两个阶级所要求的目的,是很难调和的。”(《字林西报》1879年4月7日,第319页,此处转引自汪敬虞同上文。)这个评论把官商之间的矛盾确定为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一针见血的。
[31] 郑观应:《盛世危言后编》,卷7,第5页。
[32] 经元善:《居易初集》,卷2,第36页。
[33] 郑观应:《盛世危言后编》,卷7,第6页。
[34]《申报》1880年10月15日第2-3版。
[35]《申报》1882年5月26日第4版。
[36] 曾国荃:《曾忠襄公奏议》卷31,第13页。转见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第278页。
[37] 邵循正:《洋务运动和资本主义发展关系问题》,载《新建设》1963年3月号。
[38] 杨寿彬等:《杨藕舫行状》,转见汪敬虞:《从上海机器织布局看洋务运动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问题》。
[39] 邵循正,上引文。
[40]《杨宗瀚遗稿》,转见汪敬虞同上文。
[41] 杨鲁:《开平煤矿及收归国有问题》( 1932年)第15页;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第210页。
[42]《海防档》甲,购买船炮(三),第809页。
[43]《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2,第29页。
[44]《海防档》甲,购买船炮(三),第809-815页。
[45]《海防档》甲,购买船炮(三),第851页。
[46]《海防档》甲,购买船炮(三),第866、927页。
[47]《海防档》甲,购买船炮(三),第866页。
[48]《海防档》甲,购买船炮(三),第891页。
[49]《海防档》甲,购买船炮(三),第872页。
[50]《海防档》甲,购买船炮(三),第862页。
[51]《海防档》甲,购买船炮(三),第862页。
[52]《海防档》甲,购买船炮(三),第872页。
[53]《海防档》甲,购买船炮(三),第864页。这里所说的“彼族亦不致独专其利”,或许就是后来办洋务民用企业以“冀稍分洋商之利”的萌芽。
[54]《海防档》甲,购买船炮(三),第876页。
[55]《曾文正公全集》,批牍,卷6,第75、79页。
[56]《曾文正公全集》,批牍,卷6,第75-76页。
[57]《曾文正公全集》,批牍,卷6,第79页。
[58]《海防档》甲,购买船炮(三),第867页。
[59] 樊百川:《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05页。
[60] 聂宝璋:《中国买办资产阶级的发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95页;汪敬虞:《十九世纪外国侵华企业中的华商附股活动》,载《历史研究》1965年第4期。
[61]《交通史航政篇》第1册,第222页。
[62] 李时岳、胡滨:《从闭关到开放》(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47-148页。
[63]《李文忠公全集》,电稿,卷10,第23页。
[64]《李文忠公全集》,电稿,卷12,第22页。
[65]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八),第442页。
[66]《海防档》丁,电线(五),第1605页。
[67]《北华捷报》1882年9月23日,第311页。
[68] 李时岳、胡滨:《从闭关到开放》第148页。
[69]《李文忠公全集》,电稿,卷10,第23页。
[70]《李文忠公全集》,电稿,卷10,第24页。
[71] 樊百川:《中国轮船航运行业的兴起》第208-210页。
[72]《交通史航政编》第3册,第1063-1064页。
[73]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第213-214页。
[74]《盛档·严吉迪致盛宣怀函》1891年9月27日,此处转见汪熙:《论晚清的官督商办》,载阮芳纪等编:《洋务运动史论文选》(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45页。
[75] 麦仲华:《皇朝经世文新编》,卷13,上,第15页。刘坤一在《请将招商局本息作为官股片》中也说道:“外洋轮船,人人可以驾驶,同受商贩之益。今中国轮船,非招商局不可”。(见《刘忠诚公遗集》,奏疏,卷17,第50页。)
[76]《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年,上海口,第324页。
[77]《申报》,1890年5月2日第3版。
[78] 樊百川:《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第208页。
[79]《农工商部统计表》,第一次,第7页。
[80]《李文忠公全集》,电稿,卷12,第22页。
[81] 丁日初、沈祖炜:《论晚清的国家资本主义》,载《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59页。
[82] 见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年)第221页。
[83]《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26,第19页。
[84] 丁博敦:《中美关系:杨约翰与通商港埠之制造权益,1882-1883》,此处转见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84页。
[85] 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科学出版社,1955年)第115-116页。
[86]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七),第482-483页。
[87]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七),第484-485页。
[88] 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第102页。
[89]《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43,第43页。
[90] 丁日初、沈祖炜:《论晚清的国家资本主义》,载《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研究》第57页;夏东元:《洋务运动史》第392-393页;夏东元:《郑观应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287页。
[91] 丁日初、沈祖炜:《论晚清的国家资本主义》,《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研究》第58页。
[92] 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下册,第988-999页。
[93]《北华捷报》1891年8月14日,第211页。
[94]《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重庆口,上卷,第135-136页。
[95]《北华捷报》1893年5月5日,第628页。
[96]《李文忠公全集》,译署函稿,卷20,第49页。
[97]《北华捷报》1889年5月11日,第583页。
[98] 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下册,第1001页。
[99] 徐泰来:《也评洋务运动》,载其所著:《洋务运动新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67页。
[100] 孙毓棠编前引书,第964页。
[101] 转见汪敬虞:《洋务派不能承担发展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历史研究》1985年第4期。
[102] 参见夏东元:《洋务运动史》第399页。
[103] 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527页。
[104] 华新纺织新局确为上海机器织布局的一个分厂,由邵循正先生考证确认。(见邵循正:《洋务运动和资本主义发展关系问题》,载《新建设》1963年3月号。)尽管它是自负盈亏的独立纱厂,但必须向上海机器织布局交付垫款,并在名义上作为织布局的分局。(参见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5》第1443页。)
[105]《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78,第11页。
[106] 李时岳、胡滨:《从闭关到开放》第233页。
[107] 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第85页。
[108]《周止庵先生别传》,1937年,第26页。
[109]《愚斋存稿》,卷2,第16页。
[110] 全汉升:《汉冶萍公司史略》(香港中文大学,1972年)第296页。
[111]《盛档·汉冶萍董事会常会记录》1912年8月1日,此处转见汪熙:《论晚清的官督商办》,载《洋务运动史论文选》第244页。
[112] 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下册,第1098页。
[113]《关册》1888年,芜湖,下篇,第140页。
[114] 孙毓棠编前引书,第1090、1091页。
[115]《申报》,1883年7月12日。
[116]《申报》,1883年10月30日。
[117]《北华捷报》1886年3月24日,第314页。
[118]《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年,芜湖,第268页。
[119] 张之洞:《督楚公牍》(抄本),此处转见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5》第1398页。
[120] 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5》第1398页。
[121]《盛世危言后编》,卷12,第4页。
[122]《交通史电政篇》第1册,第8-10页。
[123]《皇朝经世文新编》卷13,上,第13页;《张文襄公全集》,奏稿,卷28,第4页。
[124] 徐泰来:《洋务运动新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57、172、281、282页。
[125]《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25,第10页。
[126]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四),第14页。
[127] 参见章鸣九:《论李鸿章的变法思想》,载《历史研究》1989年第6期。
[128] 李鸿章语,见《洋务运动》(五),第319页。
[129] 参见章鸣九:《论李鸿章的变法思想》,《历史研究》1989年第6期。
[130] 姜铎:《洋务运动总论》,载《学术月刊》1983年第1期;《慈禧与洋务运动》,载《历史研究》1991年第4期。
[131]《曾文正公全集》,书札,卷18,第20—21页。
[132]《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0,第9页。
[133]《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19,第49页。
[134]《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98,第36页。
[135]《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41,第34页。
[136]《东华续录》,光绪朝,卷150,荣禄奏;卷154,戊申谕军机大臣等。
[137]《盛世危言》(五卷本),卷五,《民团》附论,此处转见夏东元:《郑观应思想发展论》,载《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2期。
[138]《盛世危言后编》,卷8,第74页。
[139]《盛世危言》初编,卷3,第11页。
[140]《盛世危言》三编,卷2,第1页。
[141]《弢园尺牍》,“上丁中丞书”。
[142]《筹洋刍议》,卷1,“船政”。
[143]《续富国策》,卷4,第2页。
[144]《弢园文录》,外编,卷10,第301页。
[145]《弢园文录》,外编,卷1,第22页。
[146]《弢园文录》,外编,卷10,第302页。
[147]《弢园文录》,外编,卷10,第304页。
[148]《东行续录》,第47-48页。
[149]《适可斋纪言》,第8页。
[150]《适可斋纪言》,第17页。
[151]《庸庵海外文编》,卷3,第7页。
[152]《庸庵海外文编》,卷3,第15页。
[153]《庸庵海外文编》,卷2,第9页。
[154]《庸庵海外文编》,卷2,第8-9页。
[155]《盛世危言后编》,卷10,第29页。
[156] 徐泰来:《洋务运动新论》第282页。
[157] 李时岳:《洋务派的历史任务及其他》,载《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
[158] 徐泰来:《洋务运动新论》第154-155页。
[159] 李时岳:《洋务运动的历史任务及其他》。
[160] 夏东元:《论清政府所办近代军用工业的性质》,载其所著:《晚清洋务运动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91-126页。
[161] 参见拙著:《中国和日本的早期工业化与国内市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5-126页。关于包买商制工业生产形式的概念和内容,也请参阅该书第一章第二节。
[162]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406页。
[163] 这类勅令请参阅齐思和、林幼琪选译:《中世纪晚期的西欧》(商务印书馆,1963年)。
[164] 中木康夫:《问屋制度与特权手工工场》,载大塚久雄、高桥幸八郎等编著:《西洋经济史讲座》(〔日〕岩波书店,1960年)第3卷,第199-2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