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略论清朝入关前对于汉文化的吸收(1)-历史学
来源:  作者:史革新  点击:次  时间:2001-07-23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总体上讲,在皇太极时期,满族统治者对于《四书》在孔学中特殊意义并无深刻的认识,侍讲制度也因条件不备而未能建立,但沈文奎、宁完我等人强调“帝王治平之学”的重要性,提出肄习“四书”的问题,毕竟把清朝统治者推行尊崇儒学的文化政策又向前引导了一步。

皇太极也很注重对满族习俗的改革,发布了一些改革风俗的命令。其中最重要的是对落后婚俗的禁革。天聪年间,皇太极曾谕令禁止乱伦婚娶。凡娶继母、伯母、叔母、兄嫂、弟妇、侄妇,永行禁止。在这项改革中,同样贯彻了学习汉文化的精神,崇德改元后,他在议定《会典》时说:“汉人、高丽因晓道理,不娶族中妇女为妻。凡人既生为人,若娶族中妇女,与禽兽何异?”[55] 不分辈分的婚姻习俗,在许多民族的历史上都曾经存在过,但它毕竟是一种原始、落后的婚俗。与之相比,宗族外异姓论辈分的婚娶习俗,则是一种进步的、文明的现象。皇太极比照汉族的习俗,改变本族的陋俗,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顺应满族社会封建化的历史发展趋势,在与明朝对峙的同时,开展了以“仿效明制”为基本内容的政治改革,迈出了比努尔哈赤时代更大的步伐。萧一山对皇太极的历史作用作过这样的评价:


其生平武功,固不待论,即政治上之设施,亦颇足为清朝二百余年之基础。如六部

之设立,三院之改定,道路之修治,丁户之调查;开言路,纳直谏,制律例,戢贪暴,皆善政也。……而汉人之优遇,尤为太宗朝之特色。清国制度之规定,殆无一不出诸汉人之手,故降人之影响于清国者,不特备征战供向导而已。皇太极灼见及此,殊堪惊叹。其生平之事功,殆得汉人之力不少,亦郅治之最大原因也。”[56]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皇太极完全放弃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而实行彻底的“汉化”。实际上,他是本着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原则进行改革的。他曾拒绝满臣达海、库尔缠等人提出的“改满洲衣冠,效汉人服饰制度”的意见,认为满族的服饰及民族语言、骑射传统不能改变。皇太极于崇德元年(1636)十一月十三日在翔凤楼召见诸王大臣时,曾就汉化改革问题发表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谈话,兹引述如下:


先时儒臣巴克什达海、库尔缠屡劝朕改满洲衣冠,效汉人服饰制度,朕不从。辄以

为朕不纳谏。朕试设为比喻,如我等于此聚集,宽衣大袖,左佩矢,右挟弓,忽遇硕翁

科罗巴图鲁劳萨,挺身突入,我等能御之乎?若废骑射,宽衣大袖侍他人割肉而后食,

与尚左手之人何以异耶?朕发此言实为子孙万世之计也。在朕身岂有变更之理?恐日后

子孙忘旧制,废骑射,以效汉俗,故常切此虑耳。我国士卒,初有几何?因娴于骑射,

所以野战则克,攻城则取。天下人称我兵曰:立则不动摇,进则不回顾。威名震慑,莫

与争锋。[57]

崇德二年(1637)四月二十八日,皇太极结合历史上金朝的经验教训,再次强调保持满族固有传统的重要性,声称:


    昔金熙宗及金主亮废其祖宗时衣冠仪度,循汉人之俗,遂服汉人衣冠,尽忘本国

言语。迨至世宗,始复旧制衣冠,凡言语及骑射之事,时谕子孙,勤家学习。…… 此

本国衣冠、言语不可轻变也。我国家以骑射为业,今若不时亲弓矢,惟耽宴乐,则田

猎行阵之事,必至疏旷,武备何由而得习弧?盖射猎者,演武之法;服制者,立国之

经。朕欲尔等时时不忘骑射,勤练士卒,凡出师田猎,许服便服,其余俱令遵照国初

之制,仍服朝衣。且谆谆训谕者,非为目前起见也,及朕之身,岂有习于汉俗之理?

正欲尔等识之于心,转相告诫,使后世子孙遵守毋变,弃祖宗之制耳。[58]

 

当然,满族社会出现的封建化发展势必导致其内部的两极分化,使部分经济状况下降的满族人产生怨言。有的满员抱怨:“恭顺王、怀顺王、智顺王肥马华屋,而我之兵马,何独羸瘦?”甚至尝当面向皇太极发泄不满:“昔太祖诛戮汉人,抚养满洲。今汉人有为王者矣,有为昂邦章京者矣。至于宗室,今有为官者,有为民者,时势颠倒,一至于此。”[59] 这种情况对皇太极吸收汉文化造成一定的压力,使他常常处于改革与守旧的矛盾之间,不能不对满族贵族中守旧势力的掣肘有所顾忌,有时还要做些让步。

结  语

综观清朝入关前之历史,努尔哈赤作为后金政权的开创者,在政权建设、社会发展的一些方面注意吸收汉文化,开创了“清因明制”的先河,但他对汉文化的认识毕竟肤浅,所行社会文化政策重在保存满族习俗,对汉文化的吸收比较有限。而且他对汉民族猜忌重重,以至在晚年对其辖区的汉民采取“逐杀”政策,出现了倒退的情况。皇太极执政后,纠正乃父晚年苛待汉民的政策偏颇,把乃父吸收汉文化的作法进一步扩大,初步形成政治上推行“武功”与“文治”并举、文化上提倡儒学的治国思路,为清朝入关后实行的统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皇太极去世后的第二年,即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关,定鼎中原。终顺治一朝的统治者,无论是摄政王多尔衮,还是顺治帝,都延续了皇太极吸收汉文化、文武并用、笼络汉人的施政方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崇儒重道”的文化政策。顺治十年(1653)四月,清廷在给礼部的上谕中宣称: 


国家崇儒重道,各地方设立学宫,令士子读书,各治一经,选为生员,岁试科试入学肄业,朝廷复其身,有司接以礼,培养教化,贡明经,举孝廉,成进士,何其重也。[60]

 

“崇儒重道”四字出现在煌煌上谕之中,表明它已经被统治者确立为实行“文治”的基本政策。顺治朝,清统治者实行尊孔崇儒、笼络汉员、科举取士、编纂儒书等政策与措施,固然出于应付现实的需要,但如果追根溯源,都可以从其入关前的政治活动中找到根源,尤其皇太极时期采取的一些重视“文治”的作法,对顺治朝统治者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诚如明清史研究专家谢国桢所说:


    “清因明制”的思想根源,我们可以上溯到清太祖努尔哈赤开国之初。努尔哈赤

曾受明朝龙虎将军的封号,并三次到过北京,熟悉关内的风俗情况。当他统一了东北

各民族,建立起后金国家之后,用蒙古字头编制了老满文;到清太宗天聪三年,命达

海榜式改进为加圈点有区别的新满文;同时还翻译了不少汉族文化传统的书籍,如翻

译明太祖朱元璋所颁布的《大诰三编》作为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又翻译了《三国演

义》,作为出谋划策,用兵作战的参考。这些书籍的翻译,说明了清初统治者借助明朝

的风俗习惯和典章制度作为统治的工具,同时也为康熙“清因明制”思想的出现,奠

定了基础。[61]

 

恩格斯说过:“由比较野蛮的民族进行的每一次征服,不言而喻,都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摧毁了大批的生产力。但是在长时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由于征服而面临的比较高的‘经济状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多半甚至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62]满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她之所以能够在明朝后期异军突起,由小而大,由弱而强,在不长的时间里取代明朝,君临天下,是与其入关前的统治者努尔哈赤、皇太极实行的吸收汉文化、坚持改革本民族内部陋俗的方针与作法分不开的。历史证明,任何一个落后的民族,如果能够以虚怀若谷的精神吸收他族之长,弥补自身之短,不断改革内部的落后面,就能转弱为强,走上富国强兵之路。清朝崛起的历史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然而,也要看到,努尔哈赤、皇太极所向慕的汉文化,是寄身于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传统文化。对于处在从牧猎社会向农耕社会转变的满族来说,这种文化具有她先进的一面。如果从另一方面看,此时的中原传统文化已经处于发展的后期,其弊端已经充分暴露,封建性、落后性的因素体现的非常突出。对新兴的满族而言,吸收汉文化无异于得到一把利弊相形的双刃剑,在吸收其优秀成分的同时,也把她的落后方面如君主专制、纲常名教等一齐接受过来,不可避免地背上了沉重的封建主义历史包袱,带来的弊害也是极其深远的。

 

 

 
参考文献:

[1]萧一山:《清代通史》上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2页。

[2]辽宁大学历史系:《重译满文老档(太祖朝)》第2分册,清太祖天命六年(1621年)四月条,第19页。

[3] 辽宁大学历史系:《重译满文老档(太祖朝)》第2分册,清太祖天命六年(1621年)四月条,第20页。

[4] 辽宁大学历史系:《重译满文老档(太祖朝)》第3分册,清太祖天命八年(1623年)九月条,第95页。

[5] 辽宁大学历史系:《重译满文老档(太祖朝)》第3分册,清太祖天命八年(1623年)三月条,第13页。

[6]《清史稿》卷231,中华书局点校本第31册,第9345页。

[7]《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3,《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1辑,第370页。

[8]《清史稿》卷231,中华书局点校本第31册,第9340页。

[9]《清史稿》卷231,中华书局点校本第31册,第9327页。

[10]《清太祖高皇帝实录·满洲实录》卷3,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册,第110——112页。

[11]《清太祖高皇帝实录·满洲实录》卷3,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册,第112页。

[12] 辽宁大学历史系:《重译满文老档(太祖朝)》第2分册,40页。

[13] [朝鲜]《李朝实录》宣宗朝卷70,乙未年十二月癸卯。

[14]《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2,《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1辑,第335页。

[15]《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2,《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1辑,第339页。

[16]《尚书·汤誓》。

[17]宋濂等:《元史》卷4,“世祖本纪”, 中华书局点校本第1册,第65、64页。

[18]《左传·僖公五年》。

[19]辽宁大学历史系:《重译满文老档(太祖朝)》第3分册,第184页。天命十一年(1626)五月二十日条。

[20]《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1辑,第334页。

[21]《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1辑,第364——365页。

[22]辽宁大学历史系:《重译满文老档(太祖朝)》第2分册,第165页。

[23]《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1辑,第374页。

[24]《清太祖实录》卷八,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册,第118页。

[25]《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1辑,第383页。

[26]《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1辑,第391——392页。

[27] 辽宁大学历史系:《重译满文老档(太祖朝)》第2分册,第35页。

[28] 参见《重译满文老档(太祖朝)》卷66,天命十年十月初三日谕令,辽宁大学历史系印本,第148页。

[29] 萧一山:《清代通史》卷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19页。

[30] 刘玉文:《清前期皇帝典学述论》,《清前期历史文化》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5页。

[31]《太宗文皇帝实录》卷1,《清实录》第2册,中华书局影印本,第26页。

[32]《太宗文皇帝实录》卷1,《清实录》第2册,中华书局影印本,第26页。

[33]《太宗文皇帝实录》卷1,中华书局影印本第2册,第26页。

[34]《太宗文皇帝实录》卷3,中华书局影印本第2册,第49页。

[35]《太宗文皇帝实录》卷13,中华书局影印本第2册,第179页。

[36]《太宗文皇帝实录》卷10,中华书局影印本第2册,第147页。

[37]《太宗文皇帝实录》卷9,中华书局影印本第2册,第124页。

[38]《太宗文皇帝实录》卷28,中华书局影印本第2册,第356页。

[39]《太宗文皇帝实录》卷12,中华书局影印本第2册,第175页。

[40]《太宗文皇帝实录》卷14,中华书局影印本第2册,第193页。

[41] 辽宁大学历史系:《清太宗实录稿本》,1978年10月铅印,第45页。  

[42]《清史稿》卷234,《沈志祥传》,中华书局点校本第31册,9417页。

[43] 马光远授职固山额真,领汉军正黄、镶黄两旗;石廷柱授职固山额真,令正白、镶白两旗;王世选授职固山额真,领正红、镶红两旗。李国翰以下均任梅勒章京。参见《太宗文皇帝实录》卷47,中华书局影印本第2册,第626页。

[44]《太宗文皇帝实录》卷5,中华书局影印本第2册,第73页。

[45]《太宗文皇帝实录》卷18,中华书局影印本第2册,第236页。

[46]《太宗文皇帝实录》卷56,中华书局影印本第2册,第754页。

[47] 乾隆官修:《清朝通典》卷48,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309页。

[48]《清史稿·礼三》卷84,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0册,第2532页。

[49]《太宗文皇帝实录》卷10,中华书局影印本第2册,第146页。

[50]《太宗文皇帝实录》卷28,中华书局影印本第2册,第360页。

[51]《清史稿》卷228,中华书局标点本第31册,第9256页。

[52]《清史稿·沈文奎传》卷239,中华书局标点本第32册,第9509页。

[53]《清史稿·宁完我传》卷31,中华书局标点本第32册,第9363页。

[54]《太宗文皇帝实录》卷34,中华书局影印本第2册,第445页。

[55] 辽宁大学历史系:《清太宗实录稿本》卷14,1978年10月铅印本,第7页。

[56] 萧一山:《清代通史》(一),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版,第218——219页。

[57]《太宗文皇帝实录》卷32,中华书局影印本第2册,第404页。

[58]《太宗文皇帝实录》卷35,中华书局影印本第2册,第446页。

[59]《太宗文皇帝实录》卷64,中华书局影印本第2册,第881页。

[60]《世祖章皇帝实录》卷74,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第3册,第585页。

[61] 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8——79页,

[62]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6——527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