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郭齐勇:“五四”的反省与超越
来源:未知  作者:郭齐勇  点击:次  时间:2009-09-19 00:58于哲学网发表

 
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现代化的道路是多样的,现代性是多元的,现代与传统是不能截然分开的。现代化不是只有西方唯一的模式可供参考,各民族都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与模式,并从自身资源中开发出自己的现代性。现代性、启蒙价值本身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与地域、民族的文化有密切的关联。现代性与民族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是有张力的统一。调动民族的精神资源,积极参与自身的现代化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批判传统的负面,通过创造性地诠释,继承传统的睿智,克服工业化、现代化之引发的天、地、人、物、我的相互疏离即异化的等等病痛,护持人的尊严、人的精神信念、人的宗教体验,反思并促进现代化的健康发展,是人文知识分子的责任。反省与超越五四,正是对五四和启蒙思想家最好的纪念,最大的尊重。



--------------------------------------------------------------------------------

[1] 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一卷一号,1915年9月15日。
[2]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新青年》七卷五号,1920年4月1日。
[3] 胡适:《新思潮的意义》,《新青年》七卷一号,1919年12月1日。
[4]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六卷一号,1919年1月15日。
[5]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新青年》四卷五号,1918年7月15日。
[6] 详见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第五章,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1月版。
[7] 胡适:《吴虞文录序》,《晨报》副刊,1921年6月21日。
[8]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新青年》一卷六号,1916年2月15日。
[9]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344-345页。
[10]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版,第80、78页。
[11] 冯友兰:《三松堂自序》,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12月版,第256页。
[12] 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增订再版本),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版,第6页。
[13] 参见郭齐勇:《文化学概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00页。
[14] 张灏:《中国近百年来的革命思想道路》,《开放时代》(广州),1999年1、2月号(总第126期),第41-42页。
[15] 1919至1920年间,蒋梦麟与杜亚泉辩论思想与态度问题,蒋说“新思想是一个态度,这一态度是向那进化一方面走,抱这个态度的人视吾国向来的生活是不满的,向来的思想是不能得知识上充分愉快的。”杜亚泉批评蒋氏以对待新思想的态度为出发点,以感情、意志为思想之原动力的说法,指出这将使理性成为情感的奴隶。参见王元化《杜亚泉文选》,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3年10月版,序言,第6-7页,又见该文选所收蒋、杜二人之《何谓新思想》,第418-426页。
[16] 张灏:《中国近百年来的革命思想道路》,《开放时代》(广州),1999年1、2月号(总第126期),第41-42页。
[17] 殷海光:《学术与思想》(三),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0年3月版,第1314-1315页。
[18] 殷海光:《学术与思想》(三),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0年3月版,第1314-1315页。
[19] 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第282页。
[20] 1949-1978年的教育,强调为某种乌托邦可以任意剥夺别人的自由,甚至生存权,可以任意侮辱蹂躏别人,崇拜暴力,肯定残酷斗争的绝对性与合法性,使传统精神资源中的仁爱人道原则、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念,日益受到戕害。学生斗老师即是显例。季羡林大师《牛棚杂忆》控诉了学生对老师的暴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敝校前辈李国平教授生前曾经说过:“解放前教出来的学生,没有一个敢走到台上公开斗争老师的。解放后毕业的学生,哪怕是1952年、1953年毕业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事情愈演愈烈。1965年收进来的学生,那就不是文斗,改用拳头对付老师了。”李院士的公子、德国史研究专家李工真教授说:“‘文革’这种运动,恰恰要等到传统道德、仁爱精神完全死光的时候才能发生,非到这一步不行。这些传统思想是怎么死的?值得研究。”详见《一个有待打开的包袱--关于“文革”研究的对话》,《今日名流》,武汉,1999年第3期,第22页。
[21] 拙文《试论五四与后五四时期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曾论述了这一问题,载《历史的反响》,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与香港三联书店,1990年5月初版。
[22] 参见王元化:《杜亚泉文选》序,《杜亚泉文选》,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23] 余英时:《历史女神的新文化动向与亚洲传统的再发现》,《九州学刊》香港,1992年第五卷第二期。
[24]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63-64页。
[25] 殷海光最后的话语,见陈鼓应编《春蚕吐丝》增订版,台北:远景出版社1979年2月再版本,第70页。
[26] 请参见拙文《殷海光晚年的思想转向及其文化意蕴》,《原道》第5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
[27] 以上详见国际儒学联合会编:《国际儒学研究》第六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