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余英时:五四运动与中国传统
来源:未知  作者:余英时  点击:次  时间:2009-09-19 00:57于哲学网发表

 
    成分则无疑是从清代学术中逐步演变出来的。清代考证学由经而史、而子,异端学说因此渐渐地得到学者的整理,汪中治墨子,翁方纲便已骂他是“名教罪人” [24];即在儒学范围之内,也有“别子为宗”的情况发生。章炳麟推崇荀子,其源即可以上溯至戴震、钱大昕诸人。乾嘉时代的考证大师们并不是人人都有意要 倡导一种非正统或反正统的思想运动。但是他们研究所及,竟不期然而然地给后来的新思想运动创造了条件。戴震“以理杀人”之说,在近代首先是由章炳麟发现 的,到了五四时代更自然而然地和“吃人礼教”的口号合流了。五四运动自另有其中国传统的根源,绝不是西方文化的挑战,这一点可以完全解释得清楚的。当然, 不可否认地,如果没有外力的冲击,所谓新文化运动也许根本就发展不起来。我在开始已说明,本文的目的并不在于翻案,只不过是想对五四运动和中国传统之间的 关系予以初步澄清而已。
    
    但问题尚不止此,五四运动之所以终于发展成为那样一种特殊的形态,以至于它所悬的两个主要目标———民主与科学———到今天尚未能充分地实现,这更是与中 国的传统有密切的关系。我在旧作中讨论现代化与传统的接榫问题,曾引弗里德里希(CarlJ.Friedrich)的话说:
    
    这里面涉及了创造性那个因素,及其各种不可预料的途径。思想和行动都同样地牵连在内,不单是宪法之类才与政治传统有关,更要紧的是思想的模式(modesofthinking)。[25]
    
    关于传统“思想模式”在五四运动中所发生的作用,其中一部分症结最近已由林毓生先生加以疏解。[26]这里面的问题很复杂,还值得继续深入挖掘。非常概括 地说,五四运动有些地方很像贝克(CarlBecker)所分析的欧洲启蒙运动,他称之为“18世纪哲学家的天国”。这些哲学家成功地摧毁了中古圣奥古斯 丁(St.Augustine)的旧天国。但是他们虽然用了最新的建筑材料,而所建造起来的那个天国却依然如故。[27]五四运动也成功地摧毁了中国传统 的文化秩序,但是五四以来的中国人尽管运用了无数新的和外来的观念,可是他们所重建的文化秩序,也还没有突破传统的格局。中国大陆上自从“四人帮”垮台以 后,几乎每个知识分子都追问:何以中国的“封建”和“专制”,竟能屡经“革命”而不衰?何以在五四60年之后,“民主”和“科学”今天仍是中国人所追求的 目标?这真是十分值得反省的问题。鲁迅在五四时代谈到历史的时候,曾说:
    
    试到中央公园去,大概总可以遇见祖母带着她孙女儿在玩的。这位祖母的模样,预示着那娃儿的将来,所以倘有谁要预知令夫人后日的丰姿,也只要看丈母,不同是 当然要有些不同的,但总归相去不远,我们查账(按:指历史)的用处就在此。……LeBon先生说,死人之力比生人大,诚然也有一理的,然而人类究竟进化 着。……总之,读史,就愈可以觉悟中国改革之不可缓了。……一改革,就无须怕孙女儿总要像点祖母那些事。[28]
    
    我们一查五四运动的旧账,便更觉得鲁迅的先见为不可及,当时他在中央公园所看见的孙女儿们今天不都变成老祖母了吗?
    
    注 释
    [1] 曹聚仁:《章氏之学》,见章太炎《国学概论》,175~176页,香港,1965。
    [2]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学》序,5~7页。
    [3]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一,台北:商务印书馆重印本,1968。
    [4] 顾颉刚编:《古史辨》自序,26页。
    [5]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58页,台北:中华书局,1960,台五版。
    [6] 钱穆:《太炎论学述》,“中央”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第二辑,128页。
    [7] 章炳麟:《訄书》,15~16页,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按:此篇在改为《检论》时颇有变动,足见章氏见解之先后不同。参看汤志钧《从〈訄书〉的修订 看章太炎的思想演变》,《文物》,1975(11),及高田淳《章炳麟、章士钊、鲁迅》第一章,东京龙溪书舍,1974。
    [8] 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再版自序及蔡元培序,台北:商务印书馆,1961。
    [9] 《訄书·学蛊》,24页。
    [10] 《太炎文录初编》卷一(章氏丛书本),并可参看黄侃《汉唐玄学论》,收入《黄侃论学杂著》,482~488页,中华书局,1964。
    [11] 章太炎:《国学概论》,57页。
    [12] 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且介亭杂文末编》(《鲁迅全集》本,1973,以下引鲁迅文字皆同),547~550页。
    [13] 许寿裳:《章炳麟》,78~79页,胜利出版社,1945。
    [14] 周作人:《知堂回想录》,216页,香港,1970。
    [15] 见《太炎先生自订年谱》附录二,59页,香港龙门书店,1965。关于鲁迅“魏晋文章”多章氏的影响,看曹聚仁《鲁迅评传》,上集,26页,香港,1957。
    [16] 参看鲁迅《嵇康集·序》,15~17页。又“跋”云:“中散遗文,世间更无善于此者矣。”133页。
    [17] 转引自曹聚仁《鲁迅评传》,上集,47~48页。
    [18] 见《而已集》,502~504页。
    [19] 《鲁迅评传》,上集,310~311页。
    [20] 胡适:《我的儿子》,见《胡适文存》第一集,卷四,687~692页,台北:远东图书公司,1971年三版。
    [21] JosephR.Levenson,LiangCh’i-ch’aoandtheMindofModernChina(Cam-bridge, Mass.1959)和 Confucian China and ItsModern Fate,3 vols.(Berkeley,1958~1965)。
    [22]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册,54页,商务印书馆,1937。
    [23]毛泽东早年即服膺颜元之学,见李璜《学钝室回忆录》,36~39页,传记文学社,1973。
    [24] 《胡适文存》第三集,卷七,598~599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