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郇卿别传考异二十二事》。
(2)《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3)梁启雄《荀子简释》疑“威”为“湣”字之讹。
(4)《风俗通演义·穷通》。
(5)《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6)《盐铁论·论儒》。
(7)今人十分肯定荀子、淳于髡的师承关系。参阅蔡德贵:《试论荀子和淳于髡的师承关系》,载《齐鲁学刊》1985年第1期。
(8)参阅郭志坤:《荀学论稿》第38一39页,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9)《荀子·强国》
(10)同上《儒效》。
(11)《孙卿新书叙录》。
(12)《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13)刘向:《孙卿新书别录》。
(14)关于荀子的卒年,难以确考。游国恩推测为公元前217年,梁启超和罗根泽都定为前213年前后,如此等等。
(15)《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16)《孙卿新书叙录》。
(17)《十批判书·荀子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8)《史记·儒林列传》。
(19)《荀子·非十二子》。
(20)同上《天论》。
(21)同上《解蔽》。
(22)同上《富国》。
(23)《墨子·尚贤上》。
(24)《荀子·君道》。
(25)同上《王制》。
(26)《墨子·兼爱中》。
(27)《荀子·君道》。
(28)同上《成相》。
(29)同上《天论》。
(30)同上《君道》。
(31)同上《天论》。
(32)同上《解蔽》。
(33)同上《君道》。
(34)同上《富国》。
(35)同上《非十二子》。
(36)同上《解蔽》。
(37)同上《成相》。
(38)同上《非十二子》。
(39)同上《解蔽》。
(40)同上《正论》。
(41)同上《非相》。
(42)同上《天论》。
(43)同上《非十二子》。
(44)同上《性恶》。
(45)同上《礼论》。
(46)《礼记·礼运》。
(47)同上《丧服》。
(48)《荀子·不苟》。
(49)同上《王制》。
(50)同上。
(51)同上《强国》。
(52)同上《天论》。
(53)同上《王霸》。
(54)同上《议兵》。
(55)同上《王制》。
(56)同上《富国》。
(57)同上《王霸》。
(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335页,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59)《荀子·修身》。
(60)同上《君道》。
(61)同上《大略》。
(62)司马迁:《史记儒林传》。
(63)刘向:《孙卿新书叙录》。
(64)王利器先生说:“陆贾之学,盖出于荀子。”(《新语校注·前言》,中华书局1986年版。)侯外庐先生在《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中指出:“贾谊还深得荀子一派儒学的教养,荀子的人性论和修养论对贾谊有直接影响。”
(65)《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九。
(66)《河南程氏外书》卷十。
(67)《朱子语类》卷一三七。
(68)引自熊赐履《学统》卷四十二。
(69)《东坡全集》卷四十三。
(70)引自《学统》卷四十二。
(71)《郡斋读书志·子类·儒家类》。
(72)《悦斋文钞》卷八《荀卿论》。
(73)《震川集》卷一《荀子叙录》。
(74)《藏书》卷三十二《荀卿》。
(75)《焚书》卷五《宋人讥荀卿》。
(76)《述学·荀卿子通论》。
(77)《荀子笺释·序》。
(78)《荀子补注·与王引之伯申侍郎论孙卿书》。
(79)《荀子笺释·跋》。
(80)《谭嗣同全集》下册第335一338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
(81)《饮冰室合集文集》第一册,《读<孟子>界说》。
(82)同上《西学书目表后序》。
(83)上书第五册,《亡友夏稳卿先生》。
(84)《章太炎政论选集·后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