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文心雕龙·诠赋》辨疑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1970-01-01 08:00于哲学网发表

 

  彦和“风归丽则”的观点,对今天的文学创作亦有借镜意义。时下文坛“丽则”者少,“丽淫”者多。怎样把握好“丽”的尺度,写出“吟咏情性”、感动读者的上乘之作,是需要作家和文学理论家认真省思的。

参考文献:

[1]章太炎.国故论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章太炎.国学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赵则诚,张连弟,毕万忱.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

[4]周汝昌.神州自有连城璧——中华美学特色论丛八目[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5](美)M.H.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词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6]王运熙,周锋.文心雕龙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7]刘熙载.刘熙载文集[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