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帛书易传天人道德观发覆——对孔子天人道德思想及其承传影响之检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1970-01-01 08:00于哲学网发表

 

注  释:

①③《尚书·商书·咸有一德》。

②《尚书·周书·君奭》。

④、126、130、131《孟子·公孙丑上》。

⑤《论语·八佾》。

⑥、15《论语·雍也》。

⑦⑧《论语·子罕》。

⑨《论语·先进》。

10、21《论语·阳货》。

11《论语·述而》。

12《论语·泰伯》。

13《论语·宪问》。

14《论语·为政》。

16《论语·子路》。

17《论语·季氏》。

18《论语·尧曰》。

19参见杨伯峻《论语译注·子罕》9.1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20《论语·颜渊》。

22《孔子集语》严可均序。下引此书均见郭沂《孔子集语校补》,齐鲁书社19 98年版。

23《孔子集语·六艺下》录《论衡·雷虚》。

24《孔子集语·孝本》录《尚书大传》。

25《孔子集语·主德》录《说苑·政理》。

26《孔子集语·事谱上》录《说苑·权谋》。

27《孔子集语·主德》录《大戴礼记·虞戴德》。

28、42《孔子集语·六艺上》录《说苑·敬慎》。

29、78《孔子集语·六艺下》录《汉书·刘向传》。

30《孔子集语·主德》录《大戴礼记·用兵》。

31、32、33、39、57、63、64、65、75、79、81《孔子集语·六艺上》录《周易乾凿度》。

34、35、66《孔子集语·主德》录《大戴礼记·诰志》。

36、76《孔子集语·主德》录《大戴礼记·少间》。

37、38、73《孔子集语·论政》录《大戴礼记·四代》。

40《孔子集语·主德》录《大戴礼记·五帝德》。

41、58《孔子集语·六艺下》录《大戴礼记·哀公问》。

43、44《孔子集语·孝本》录《亢仓子·训道》。

45《孔子集语·杂事》录《吴越春秋》。

46《孔子集语·论人》录《绎史》引《尚书大传》。

47《孔子集语·事谱上》录《说苑·杂言》。

48《孔子集语·事谱上》录《荀子·宥坐》。

49《孔子集语·论政》录《荀子·宥坐》。

50《孔子集语·寓言上》录《庄子·大宗师》。

51《孔子集语·论政》录《韩诗外传》。

52、53《孔子集语·论政》录《大戴礼记·小辩》。

54《孔子集语·寓言上》录《庄子·人间世》。

55、83《孔子集语·论政》录《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56、《孔子集语·论人》录《盐铁论》。

59《孔子集语·六艺下》录《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60《孔子集语·寓言下》录《庄子·渔父》。

61《孔子集语·论人》录《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

62《孔子集语·六艺下》录《韩诗外传》。

67、93《孔子集语·六艺上》录《周易乾坤凿度》。

68《孔子集语·事谱下》录《说苑·权谋》。

69《孔子集语·事谱下》录《荀子·宥坐》。

70《孔子集语·论人》录《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

71《孔子集语·论人》录《说苑·善说》。

72《孔子集语·五性》录《韩诗外传》。

74《孔子集语·论政》录《大戴礼记·千乘》。

77《孔子集语·主德》录《新序·杂事》。

80、87、《孔子集语·六艺上》录《京氏易传》。“坎”原录作“次”,当误,径改。

82《孔子集语·六艺上》录《大戴礼记·易本命》。

84《孔子集语·事谱下》录《庄子·山木》。

85《孔子集语·事谱上》录《庄子·天道》。

86《孔子集语·寓言上》录《列子·仲尼》。

88参见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三编第六章第二节,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89《四库全书总目·春秋谷梁传注疏提要》。馆臣所言对于古籍辨伪具有方法意义。

90论《易》六条为:“易其至矣乎”条,“易有圣人之道四焉”条,“夫易何为 者也”条,“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条,“圣人立象以尽意”条,“乾坤其易之门邪”条。

91论人道十九条为:“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条,“苟错诸地而可矣”条,“劳而不伐”条,“贵而无位”条(此条重见于《乾上九·文言》),“乱之所生也”条,“作易 者其知盗乎”条,“非所困而困焉”条,“隼者禽也”条,“小人不耻不仁”条,“危者安其位者也”条,“德薄而位尊”条,“知几其神乎”条,“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条,“君 子安其身而后动”条,以及《乾文言》六条,其中“初九”、“九二”两条以龙为喻。

92 论非道德贯通意义天人相与之道一条为:“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此条合于“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条,“天地”、“男女”在生成作用意义上互喻而又各含确指。

94 关于帛书易传分篇问题,李学勤《帛书〈周易〉的几点研究》有详尽介绍,见《古文献丛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又,本文引用帛书易传,依据陈松长《帛书 〈系辞〉释文》,陈松长、廖名春《帛书〈二三子问〉、〈易之义〉、〈要〉释文》(载《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以及郭沂《孔子集语校补·补遗九种· 帛书易传》。引文文字,如无特殊意义,均径用规范字。

95 李学勤《帛书〈周易〉的几点研究》。

96 廖名春《帛书〈缪和〉、〈昭力〉简说》,载《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

97 胡治洪《试论郭店楚简的文化史意义》,载《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 年第6期。

98 李学勤《帛书〈易传〉及〈系辞〉的年代》,载《古文献丛论》。

99 李学勤认为,“於”为“阙”之讹,“阙”即“缺”。可从。参见李学勤《帛书〈要〉篇及其学术史意义》,载《古文献丛论》。

100 此处阙十二字。

101《易之义》文本“以体天地之化”下有“又口能敛之”至“则文其信于” 一段,郭沂认为“此处有错简”,并提出调整意见。体味文意,郭说近是。唯帛书不可能错简,或是帛书所据母本为简册,原已舛乱,致帛书以讹传讹。参见郭沂《孔子集语校补·补遗九种·帛书易传·易之义》注②。

102 此处原文作“曰□□□□□易□□□”。

103 此处有二十八个字符位置,其中断续可见“无首”、“用”、“首者”数字,余皆残阙。

104 关于孔子究《易》问题的争论,参见李学勤《孔子与〈周易〉》,载《古文献丛论》。

10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1),第26页。

106《诗·小雅·十月之交》。

107《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108《左传·僖公五年》。

109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孔门传经辨》,中华书局1985年版。

110《汉书·艺文志》实作“《韩氏》二篇”。

111参见《论语·子张》。

112《论语·雍也》:“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子张》:“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 ’”

113《论语·里仁》。

114《论语·泰伯》。

115《二程全书·遗书十八》。

116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子思生年考》。

117 匡亚明《孔子评传·孔子年谱》,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18 见汉·赵岐《孟子题辞》,《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

119《郭店楚墓竹简·五行》,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关于郭店楚简属子思一系著作,详见下文。

120《孟子·滕文公上》。

121《孟子·告子上》。

122《荀子·性恶》,《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54年版。

123、124、125、128、129《孟子·告子上》。

127《孟子·尽心下》。

132《孟子·滕文公下》。

133、134《孟子·尽心上》。

135《陆九渊集·语录上》,中华书局1980年版。

136 下引郭店楚简文字,均据《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如无特殊意义,均径用规范字。

137《孔孟之间—郭店楚简中的儒家心性说》,《中国哲学》第二十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38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