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参见蔡元培:“中国古代哲学史大纲序”,《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上册,中华书局1991年版。
2 如冯友兰“重写”《中国哲学史》,就是试图以宋学方式代替胡适的汉学方法来处理中国哲学的问题。关于这层意思,可以参看《三松堂自序-三十年代》。
3 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5页。
4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
5 章学诚:《文史通义·外篇三》,转引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四三四页。
6 参见段玉裁:《经韵楼集-与诸同志论校书之难》,转引自《清代学术概论》第44页。
7 参见拙作《意义与方法:近代中国佛学研究方法及其批判》中“文字与意义”一节,《二十一世纪》1997年10 月号。
8 阮元:《 经室一集》卷八《论论语仁论》,转引自姜广辉著《走出理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92页。
9 《国朝汉学师承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3页。
10 《 止水斋集》卷十四,转自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五六八页。
11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出版社1995年版,第202页。
12 朱熹:《朱子性理语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一二七页。
13 朱熹多次说“解经已是不得已,若只就注解上说,将来何济?”(《朱子性理语类》第143──144)。
14 《朱子性理语类》,第一五o页。
15 “意会的知识”用语取自michael polanyi,personal knowledge一书,chicago大学出版社1962年版。
16 均见《朱子性理语类》第十、十一卷。
17 参见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二六四页。
18 戴震:《戴震全书》六,黄山书社1995年版,第四九五页。
19 《清代学术概论》第15页,10页。
20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四七六页。
21 《清代学术概论》第77页。
22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一卷,第4页。
23 蔡元培、梁启超、冯友兰对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的评价基本都持这一观点。参见蔡元培《致(公言报)函并答林琴南函》,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评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及冯友兰《三松堂自序》。
24 胡适:《先秦名学史·前言》,《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下册,中华书局1991年版。
25 《胡适口述自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6页。
26 均见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导言》,《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上册。
27 胡适把哲学史理解为“评判”的科学,受到文德尔班的哲学史影响。他的“大纲”导言所附“参考书举要”中,就列有文氏的哲学史著作。不过他并没有真正领会文氏所说“批判-哲学的科学”的涵义,而把“批判”误读为一种价值颠覆。
28 参见金岳霖为冯友兰哲学史所写《审查报告》,收入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29 《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97页。
30 引文转自章清:《胡适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53页、155页。
31 参见梁启超:《评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饮冰室文集》三十八,中华书局1989年版。
32 同上。
33 胡适:《先秦名学史·导论》。
34 参见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台北版自记》、《中国哲学线索》二文,《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上册。
35 张荫麟:《评〈中国哲学史〉上卷》,《三松堂学术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36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中几个问题──答适之先生及素痴先生》,《三松堂学术文集》。
37 参见《中国哲学史·绪论》中“历史与哲学史”。
38 均见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6页 重点号为引者所加。
39 《审查报告》。
40 《中国哲学简史》第282──283。
41 冯友兰:《新理学》,《贞元六书》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16页。
42 《中国哲学简史》第289──290。
43 参见冯友兰:《新原道》,《贞元六书》下册,第843页。
44 参见冯友兰:《致容庚(希白)书》,《三松堂文集》第451页。
45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自序,人生出版社1966年版。
46 《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序,学生书局1984年版。
47 同上。
48 〈导论篇〉序。
49 引文均见《导论篇》自序。
50 同上。
51 《导论篇》自序。
52 同上。
53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84-385页。
54 《原道篇》自序。
55 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
56 牟氏把清代汉学视为中国思想发展的坎陷,认为明以后中国哲学的法度规模就消散了,因此他要接上宋学的路子。参见《客观的了解与中国文化之再选》一文。
57 《现象与物自身》,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
58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24页。
59 引文转自罗义俊:“客观的了解与创造性的重建──读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见讲》”,见《中国哲学十九讲》附录。
60 参见《哲学解释学》第27页。
61 《中国哲学的性质》,第2页。
62 参见《中国哲学史十九讲》第381-382页。
63 参见《中国哲学的特质》
64 参见《中国哲学十九讲》
65 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78-79页
66 同上
67 marx weber,ideal types and theory construction,from readings in the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以下简称rpss,new york,1968,p503
68 参见karl mannheim,ideology and the sociology,rpss,p114-115
69 参见《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第85页
70 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卷,第20页
71同上
72 《哲学史讲演录》,第4 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1页
73 笔者这里借用黄克剑先生以“应然提撕”来讲价值形上学的思路。
74 参见《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2 页
75 参见ideal types and theory construction
76 marx weber:“objectivity”in social science,rpss,p94
77 《审查报告》
78 陆懋德:《周秦哲学史》,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绪论》
79 《中国哲学简史》,第294页
80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转引自张志林:《反本质主义与知识问题》,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页
81 《 汉微言》,《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3卷,第4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64页
82 章学诚:《文史通义·家书三》,转引自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四五四页
83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四四四页
84 参见《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第120-121页
85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86 《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第122页
87 同上,第75-76页
88 参见《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第124-125页
89 “objectivity”in social science
90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第35页
91 《审查报告》
92 《哲学史教程》第28页
93 参见《心体与性体》序,台湾正中书局198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