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根植于缄默知识的音乐课堂教学(1)-音乐
来源:  作者:郑品乐  点击:次  时间:2002-04-21 00:00于哲学网发表

   三、缄默知识、显性知识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波兰尼在研究显性知识、缄默知识的时候曾提到它们与教育的关系,他一方面指出显性知识通过教育传播,另一方面也指出缄默知识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认为人们的教育活动中只有以这种“潜在的知识”为基础,才能意识到自己“理智的力量”。对于前一点理论,我们非常熟悉,在传统钓音乐教育中,我们强调的是“双基”,过于强调乐理知识等显性知识的传递,教师比较满足于唱歌教学的标准化、模式化,不重视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所获得的审美体验使他们形成缄默知识,忽视了学生自身的缄默知识在学习过程的影响作用以及缄默知识自身的反思结果。这些与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缄默知识与其他活动领域的缄默知识一样,对于教学既可能起到积极的影响,又可能起到消极的影响。从积极的影响来看,它们可能会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对于具有音乐审美经验和音乐创作训练的学生来说,可以从具体的音乐作品中感受到更多、更全面、更深刻的审美经验;从消极的影响来看,它们则会降低教学活动的效率,甚至会从根本上阻碍某种显性知识的教学。
  因此认识和了解缄默知识在教学生活中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学要关注以下几点:
  1.充分认识缄默知识的存在
  在传统知识观的支配下,知识简单地等同于显性知识,教师也就成了显性知识的传递者和权威的阐释者,学生则被看作是一个完全“无知”的人,在学习中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知识观念的转变则告诉我们,学生来到课堂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生活中获得的缄默知识和个体的知识,他们不仅是已有知识的接受者,而且还是已有知识的批判者;不仅是知识的消费者,而且还是知识的生产者。
  2.充分发挥缄默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教师教育教学的任务,不仅要借助于学生的缄默知识和个体知识来获得显性知识和公共知识,更要借助于显性知识和公共知识来检验、批判、修正他们的缄默知识和个体知识,还应该指导学生掌握关于方法和资源方面的知识。在传统知识性质观和现代教育观的支配下,教学的核心任务或基本任务就是正确、有效地传递和掌握课程知识,师生关系的基本性质就是知识的传递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学生被允许的活动范围也就限制在这个极其狭小的圈子里而不能越雷池半步。新课程提倡张扬个性,充分发挥缄默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坚决克服那种“满堂灌”或“一言堂”的习惯,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师生双方以及同学之间自由的对话,对话的双方都不是固守一种看法,而是努力挖掘自己对教材知识或其所提问题的理解。正是在这种讨论中,每一个人缄默的认识观点、立场、模式才能伴随他从具体的见解中“显现”出来,从而既可以为自己也可以为他人所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检讨、修整、批判或利用。作为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教师首先要反思自己的缄默知识,包括自己对于学生、教学、课堂管理以及一些音乐学科知识的缄默知识,要把自己对具体音乐作品的审美经验心得和作品本身内隐的审美经验内容植入学生的心灵结构当中,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审美经验和能力。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反思他们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缄默知识,使他们学会不断地从自己显性的观点和想法中分析自己所使用的缄默知识,特别是那些缄默的认识模式。同时教师不仅仅只是传递和反思课本上的显性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将那些难以说清的知识即缄默的知识用一些特殊的符号表达出来,从而对他们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检验。例如,有些学生在演唱歌曲的时候,能够无师自通地表现出一些小技巧,像颤音、花腔等,问他为什么这么处理,说不出来,凭感觉,这个感觉就是缄默知识,教师在这个时候帮他总结什么叫颤音、花枪等等,其实也就是把缄默知识显性化。
  新课程强调音乐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学习结果更为重要,因为对于审美教育来说,重要的是体现“润物细无声”的潜效应,许多目标就蕴含在学习的过程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音乐,不如会学音乐。从缄默知识的理论来看,学会学习,不仅包括掌握学习的一些方法,而且包括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比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更重要的是对自己有意或无意的缄默知识在学习过程的影响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3.要重新构建备课环节中的“三备”
  从实际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来说,都应该考虑到相应的缄默知识。众所周知,教学中的备课一般包括“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传统意义上的“三备”主要考虑的是熟悉教材、熟悉学生基础以及如何围绕教材知识的掌握组织课堂教学的问题,学生的缄默知识根本没有考虑。从缄默知识的理论出发,教师在“备教材”的时候,不仅要像以往那样理解教材知识及其结构,而且要考虑学生在响应问题上可能存在的缄默知识。比如训练合唱时,我们就要了解一下有多少学生接触过合唱,有没有多声部合唱的经验,和指挥的配合是否默契。当我们在讲解北方戏曲的时候,我们要了解学生是否听过、唱过或演出过,不要想当然地以为南方的孩子不懂北方的音乐,北方的学生不爱听南方的音乐,特别是在开放的年代。在“备学生”的时候,不仅要关注学生已经掌握的显性知识,而且要关注到学生已经掌握的那些缄默知识和认识模式。在“备教法”时,不仅要备教材上显性知识的“教法”,而且要备缄默的个体知识的教法;不仅要备如何使学生掌握显性的教材知识,而且要备如何使学生的缄默知识和缄默认识模式显现出来,如何检验、批判、修正和利用它们。由于这种个体的缄默知识来自个体的生活,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校外的社会、家庭生活的背景和文化背景,它们的差异会造成学生所蕴含的缄默知识的不同,从而造成对教材知识理解的不同。对这种不同的认同、尊重和关注可能是真正地实施新课程所提到的“因材施教原则”的思想前提。
  知识观的转型就是社会形态的转型,就是教育的转型。恰逢新课程的改革,适时地了解新知识观,建立崭新的知识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诠释音乐新课程的理念,服务于新课程。
  
  参考资料: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12
  [3]王小舒、凌晨光.《审美艺术教育论》[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1
  [4]《音乐课程标准解读》.[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