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根植于缄默知识的音乐课堂教学(1)-音乐
来源:  作者:郑品乐  点击:次  时间:2002-04-21 00:00于哲学网发表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学科的非语义性、不确定性促使她具有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体验的方式。音乐学习原则上是不能依靠讲授的,而是要自己去感受、体会音乐,在音乐学习中,许多的学习目标蕴含在体验音乐的过程中。也就是说,学习音乐我们不是强调学会了什么歌曲,而是强调审美教育中的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潜效应,强调的是一种产生于实践中的“缄默知识”的运用和获取。
  
  一、何为“缄默知识”
  
  英国学者波兰尼早在1958年的《人的研究》一书中就提出一个观点:人类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通常所说的用文字或图案、数学公式来表达的知识,是通过正规的形式如学校的教育,大众媒体等进行传播,能够同时为不同的人们所拥有的,具有公共性的知识,又称显性知识;而另一种则是不能系统表述的,具有感性、内隐、意向化,零散性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又称“缄默知识”,它是人类非语言能力活动的结晶,是感性的。波兰尼举例说,我们可以认识一个人的脸,可以在成千上万张脸中辨认出我们所认识的这张脸,但是我们却说不出我们是如何辨认出这张脸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说不明,道不清的感觉时常在我们的感知世界里出现。单从音乐的角度来说,我们经常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声音来确定他是谁,但往往我们说不出根据什么因素判断的。一个作曲家、演员在创作音乐作品的时候,总是要进行构思,要找艺术感觉、一种风格,如果没有这些活动,创作就没有个性,而这些活动又恰恰是在说不明道不白的个人缄默感觉支配下进行的,这就是缄默知识的力量。无论在生活、工作或学习中,不可言说的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一样是大量存在的,甚至前者比后者更多,两者共同构成人类知识的总体。对于这种认识,波兰尼用一句精炼的话进行概括,即“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
  音乐作为艺术学科中的一种,其特殊的学习方式使得在音乐课堂审美教育中感性的缄默知识要比理性的显性知识更重要一些。音乐学科的教学方法与一般的知识课和技能课的施教方法有所区别,对一首乐曲的理解感受、文字及语言等显性知识只能作为辅助手段,重要的是体验者自己对曲子的理解、感受等独具个性化认识即个体的审美经验。而所谓的“乐感”和“审美经验”就是一种对音乐特有的感知能力和个体对音乐艺术作品的感性认识,是一种缄默的音乐知识,
  
  二、缄默知识在音乐学习中的体现
  
  1.缄默知识来自音乐实践活动
  缄默知识是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具有不明晰性和不可表述性,个体只有在实践过程中亲身体验以及同伴间的大量的交流才能把握,是一种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进发出来的智慧的火花,是一种在实践中获取的经验。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的艺术感觉必须重视音乐实践这一环节,只有参与各项音乐活动,走进音乐,才能获得一些“心照不宣”的艺术感觉,即音乐类型的缄默知识的获得。而在反复的音乐实践中不断地从已有的实践性知识的基础上生成新的经验、新的感觉,一种更深层次的领悟能力。具体做法就是观察生活,注意观察记录生活中的音乐素材、音乐特点;讨论反思,在音乐实践中不断体验、不断反思缄默知识,积累缄默知识;合作交流,开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音乐学习小组,在音乐学习活动中,通过交流合作倾听他人的音乐见解,借鉴他人的音乐观点以提高自己的音乐认识水平和经验。
  2.缄默知识是音乐创作彰显个性的重要元素
  《音乐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目的在于通过音乐创作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创造性潜质,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创作一首音乐作品,除了必须具有作曲的基本常识等显性知识外,知识结构当中缄默知识的储备量决定了作品的质量和风格。同样,我们去演唱一首音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首先要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它的思想内涵等,然后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缄默知识),根据自己个性化的创造进行演唱,丰富了歌曲的内涵。这个音乐实践过程中,通过已有的缄默知识或获得缄默知识的途径,发现一个有创意的独具个性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处于隐蔽模糊的状态,而这个创作的过程中又获得新的经验,生成新的缄默知识。
  3.缄默知识丰满了对音乐作品的认知
  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目的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高尔基说:“听音乐时要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和知识的积累去补充”。换句话说,作曲是一度创作,演奏、演唱是二度创作,欣赏同样也是二度创作。
  艺术学科中的内容都是形象性、情感性和主观性的。由于个人知识修养(显性知识)、生活经验(缄默知识)、体验的角度不同,对同样的作品,学生会有不同理解与感悟。正如人们常说的,“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周大风先生说过:“多加会意,少靠言传”,用这句话来作为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是比较恰当的。也就是说依靠感觉而得,教师的言传应该是启迪性的、引诱性的,用旁引侧敲,或用比喻、形容来帮助学生起用已有的潜伏在脑海中的缄默知识来理解具体的音响,使之能得到更多、更快、更具个性的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才能达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欣赏效果。比如,对肖邦的24前奏曲中的第15首,由于传说是肖邦在一座海岛修道院时倾听屋檐下的雨滴声时写作的,并且又有类似于雨滴的音型贯穿于全曲,因此,许多人把它叫做“雨滴”。而法国钢琴家柯托有他独树一格的解释,他认为第15首就应理解成“死亡像阴影一样在那里”。又如第24首,柯托的解释是“血、情欲的地狱、死”,但是许多演奏家更倾向于将这首前奏曲解释为肖邦对祖国的沦亡所感到的悲愤和悼念的情绪。
  4.缄默知识有助于展开音乐幻想的翅膀
  波兰尼指出:缄默知识代表着人类知识总库中那些无法言传的、不能明确地以概念、命题等陈述的知识。这种缄默知识以隐蔽的方式存在于人的认知结构中,“我们的知识多于我们所能讲述的”,说的就是缄默知识的隐蔽性。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一句非常发人深省的话:“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他又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来的。”在我国,也有这样一句俗语:“只怕想不到,就怕做不到。”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