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寻找失落的“灵魂”(1)-音乐
来源:  作者:未知  点击:次  时间:2002-04-18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要重振国乐又将何去何从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 
第一,倡导用音乐人类学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传统音乐文化,克服文化自卑感、厌倦感,改变对民族音乐的态度,民族音乐并不落后。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各民族音乐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平等的,并不存在优劣之分。正是因为有了世界各民族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才构成了当今这个多姿多彩的人类世界。如果以一种音乐文化排斥世界上其他音乐文化,那世界将是单调的、苍白的,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另外,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华民族在20世界上半叶政治、经济、军事上受到了西方列强的控制,文化上一度受到打压,造成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很多国民心中产生了文化自卑感,如一些“言必称他国”“崇洋媚外”“以西代中”等就是一种现实的反映。20世纪后半叶,随着东亚经济的快速发展,“亚洲四小龙”的出现,中国综合国力的日渐提高,使得世界不得不重新看待东方儒学。东方儒学的兴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复苏;同时也反映了东方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华文明是很优秀的,面对西方世界,我们绝不应该自卑。 
第二,以生活为师,重视口头传承,确保民族音乐的原貌,以增强民族音乐的感召力。 
近年来我国音乐文化的教育主要依靠书面传承,而现有的五线谱和简谱不能有效地记录和反映民族音乐的精髓,容易造成中国音乐特色的丢失。而这种丢失了中国特有音色的书面乐谱,经过视唱再转化为声音后的作品,艺术感染力会大打折扣,很难打动人,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现代人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客观上使人疏远民族音乐。相比之下,如果我们以生活为师,重视口传心授,虚心向民间艺人学习,向自己长辈学习,我们就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因为民间艺人、民歌手、自己的长辈受西方音乐文化冲击较小,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更多地看到民族音乐是保存得如此完好。不久前,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我们有幸看到了“原生态”歌手的演唱。从这些歌手的演唱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原汁原味的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从全国听众对原生态歌手的巨大兴趣以及高支持率来看,保持了原貌的民族音乐确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吸引力。 
第三,改进高等师范音乐课程的设置,将民族音乐作为每个音乐学系学生的必修科目,同时应重视在职音乐教师民乐素养的提高,从根本上改善音乐教师的人文素养,从而使得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一些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学生的民族素养确实令人汗颜,有些学生本科毕业后竟然连一首原汁原味的民族乐曲都唱不了。在职音乐教师中这种情况也很普遍。应该知道民族音乐是我们中华文明的“根”,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民族音乐将可能被西洋音乐取代,作为拥有上下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将可能失去世界音乐之林的话语权。因此,只有解决好目前的师资问题,我们才能把“根”留住。 
第四,增强爱国意识,应该刚性规定每个学段学生必须会唱(奏)一定数量的地道民歌(乐),让传统音乐文化真正融进每个学生的血脉,从而使每个学生真正拥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DNA,怀着自信,唱着“国乐”走向世界。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信息化的潮流中,我们怎样才能不被纷繁的世界所迷惑?怎样赢得别人的尊重?答案是:坚定信念,坚持自己的特色,发展自己,宣传自己。如果我们不能坚持自己的特色,就等于失掉了自我,失掉了自我的人充其量不过是别人可有可无的附庸。因此,笔者认为,只有拥有自己的民族音乐特色,才能在世界音乐之林获得一席之地;反之,我们永远是西洋音乐的奴仆。因此,我们只有坚持本民族特色,才能拥有真正的自信,才有可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关注。在欧美音乐体系面前,拥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你会成为他们的老师,失去自己的特色,则只能当个小学生。这里,笔者强烈建议——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应刚性规定每个学段学生必须会唱(奏)一定数量的民歌(乐),让传统音乐文化真正融进每个学生的血脉。 
第五,以古琴为突破口,高度关注民族音乐中装饰音的问题,加快民族音乐传承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体制。 
当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中国特色的音乐传承体制,民族音乐跨文化传播面临巨大的障碍。要解决这个问题,并非一日之功。但是,我们可以以古琴这件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老乐器为突破口。古琴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其音色变化丰富。南师大博导管建华教授认为,将该乐器作为民族音乐普及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意义重大。这里笔者想进一步提出:应将古琴的音色变化纳入民族记谱法研究的范畴,如果能解决好古琴音色变化的记谱问题,那么其他民族音乐的记谱必将迎刃而解。我们应该高度关注民族音乐中装饰音的问题。装饰音在西洋音乐中如果被忽略,对音乐形象的塑造并无多大影响,但在我国传统音乐中,如果装饰音被忽略的话,对音乐形象塑造的负面影响将是致命的。因此,笔者认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形象音乐传承体系应该以古琴为突破口,高度关注中国音乐中特有的装饰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牢牢把握中国音乐的灵魂。 
第六,寻找合适的传播平台,构建民族音乐传播的有效氛围,在感知和实践中实现民族音乐的高效传承。 
我们必须承认普通中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知是非常贫乏的,普通国民耳中听到的音乐绝大多数是流行音乐,或是西洋音乐,原生态民族音乐少之又少。因此,笔者认为,应从校园文化的构建入手,充分开展校本音乐课程的挖掘研究,放手发动师生将自己身边会唱民歌、奏民乐的人组织起来,向他们学习,通过学校与社会互动的方式,为民族音乐的传播创造良好氛围。通过让社会上有一技之长的民间艺人走进校园,传道授业,使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并进行实践,从而实现民族音乐的高效传承。 
总之,民族音乐的兴衰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国民的态度及努力程度密切相关。作为一个音乐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根”留住。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乐谱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 
[2]王元化.清园近思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王光祈.王光祈音乐论著选集(下).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版. 
[4]刘宗贤,蔡德贵.当代东方儒学.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管建华.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