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都市民族志:“京味现实主义”的文化想象(1)-音乐
来源:  作者:胡志毅  点击:次  时间:2002-04-14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内容提要】老舍开创的“京味现实主义”,形成了中国话剧特有的民族化传统,本文试图从人类学的民族志现实主义和都市民族志等角度,对老舍的《龙须沟》、《茶馆》、苏叔阳的《左邻右舍》、李龙云的《小井胡同》、何冀平的《天下第一楼》、郑天纬的《古玩》等进行阐释,全文分三个部分,一、京华:人和事的况味;二、京韵:民俗化的风味;三、京白:口语化的趣味。这些剧作家的剧作,通过焦菊隐为总导演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出,构成了中国话剧民族化的传统。90年代以后,“京味现实主义”也发生了现代甚至是后现代的转型与流变,一些编导也进行了一些实验,如林兆华导演的老舍的《茶馆》和过士行的“闲人三部曲”(《鸟人》、《鱼人》、《棋人》)等,他们似乎是对“京味现实主义”的一种解构。

【关 键 词】都市/民族志/京味/现实主义/文化想象

【正 文】
民族志是人类学的一种方法,乔治·E·马尔库斯和米开尔·M·J·费彻尔指出,“现代人类学主要知识贡献存在什么核心和源泉的话,那么这就是由两个优势所支托的民族志研究过程本身。第一个优势在于,从现在显得不明朗的19世纪人类学研究传统中发展起来的对于部落与非西方社会文化多样性的捕捉。另一个优势在于,过去虽被充分发挥、但今日却获得发展潜能的对我们自己的社会进行的文化批评。”富有意味的是,马尔库斯(Marcus)和库斯曼(Cushman)等人已把过去60年间被用来界说民族志文本、评价社会和文化人类学的那些零乱的惯例界定为“民族志现实主义”(ethnographic realism)。现实主义是一种寻求表述某一整体社会或生活型的现实写作模式。他们认为,正如文学理论家斯登所指出的,狄更斯小说里的多向度描述手法就是现实主义的例子。斯登说:“多向度描述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小说的每一页和每一段情节都向我们展示确定而丰富的现实,增加我们对现实的感受……。”类似地,现实主义民族志的写作,是借助于不断地唤起我们对一种社会和文化整体性的注视,迫使我们用分析的眼光去关照这一整体。(注:乔治·E·马尔库斯和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5页。富有意味的是,老舍的创作也曾受到狄更斯等英国小说现实主义小说家的影响。)
建国以后老舍的《龙须沟》、《茶馆》等都是反映北京市民生活的剧作,这些剧作可以说是“京味现实主义”,它和“民族志现实主义”的写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甚至可以说是“都市的民族志”的写作,即都市中的民俗风情以及相应的社会变迁。在这里,都市民族志是现代人类学的一种方式,它兴起于五六十年代的英国。后来在美国得到迅速的发展,其中民族志的调查法是人类学的传统方法。(注:参见:周大鸣、乔晓勤:《现代人类学》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92—295页。)戏剧创作当然不是属于人类学的调查法。但是像老舍这样从小说转向戏剧的剧作家在观察都市市民的生活方面确实有着他独到的观察能力,也确实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民族志现实主义”和“都市民族志”的意味。一般来说,人类学民族志是对异文化的调查。富有意味的是,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似乎也变成了一种“异文化”,京味现实主义变成了一种历史记忆和文化想象。
都市民族志集中地体现在“京味”之中。赵园说,“京味”是由人与城间特有的精神联系中发生的,是人所感受到的城的文化意味。“京味”尤其是人对于文化的体验和感受方式。(注:赵园:《北京:城与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页。) 反映北京的剧作,尤其是以老舍所创立的“京味”戏剧。有的学者说,“老舍的话剧像他的小说一样,是非常富有‘北京味儿’的,用北京话(经过提炼的北京话),写北京的人,北京的事,称得上是中国话剧史上‘京味儿’作品的典范”。(注:李振潼、冉忆桥:《老舍剧作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4页。) 但是,真正确立“京味现实主义”戏剧的是老舍的《龙须沟》、《茶馆》,苏叔阳的《左邻右舍》、李龙云的《小井胡同》、何冀平的《天下第一楼》、郑天纬的《古玩》等一批以北京市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他们通过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出,构成了中国话剧民族化的传统,同时京味现实主义也是一个与地域文化相关联的问题。这种“京味现实主义”可以通过京华:人和事的况味、京韵:民俗化的风味和京白:口语化的趣味来体现。

    一、京华:人和事的况味

“民族志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写作方式相通之处在于,现实主义写作的特征是作者不厌其烦地重复说他们如何分享、经历那个被描写的世界。实际上,形成民族志作者的权威以及民族志文本的现实性表象的原因,在于民族志作者声称只有他本人才掌握第一手材料、只有他本人才了解他所描写的文化。民族志写作和田野工作之间密切的联系,实际上是由所谓“第一手材料”塑造出来的。(注:乔治·E·马尔库斯和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三联书店1998年,第45页。) 现实主义强调“深入生活”,老舍所开创的“京味现实主义”传统实际上也是从一种“第一手材料”出发的。
老舍写《龙须沟》,“在写这剧本之前,我阅读了修建龙须沟的一些文件,还亲自看修改工程的进行,并托请人民艺术剧院的青年同志随时到龙须沟打听我所要了解的事——我有腿疾,不能多跑路。……”在写作过程中,“时时有一座小杂院呈现在我眼前,那是我到龙须沟去的时候,看见一个小杂院——院子很小,屋子很小很低很破,窗前晒着湿漉漉的破衣和破被,有两三个妇女在院中工作,这些,我都一一看全,因为院墙已经倒塌,毫无障碍。”(注:老舍:《〈龙须沟〉人物》,《老舍论创作》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33页。) 在《小井胡同》中,剧作家为了使剧名更有北京风味,特意查阅了明末清初的地理著作,从中发现了和“井”有关的材料就有十几处之多。为了熟知解放前夕的旧北京的情景,以便写好第一幕,他翻了六十册文史资料,从日期时间、部队番号、谈判代表、报纸名称、到混乱局面的细枝末节,都一一查证。他走在路上发现一扇风雨剥蚀的铁门,竟兴奋地欢呼:“好,这正是我戏里想写的那个样子”。在《天下第一楼》中,何冀平也曾经“深入生活”。“烤炉,这个被视为禁区的地方,从前除了烤炉师傅,不许任何人靠近。当年这里贴着一副对联:金炉不断千年火,银钩常吊百味鲜。”她从城南到城北,在那些陋室窄巷中,“寻找着当年被叫做‘五子行’的人,他们多数没有文化,满肚子不为人知的学问,像一坛深埋在地下的陈年佳酿,就要随风化为泥土。”(注:何冀平:《〈天下第一楼〉写作札记》,《天下第一楼》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第72—73页。) 其实,在这个“深入生活”的过程中,采用的正是类似民族志的调查方法。
但是,和都市民族志不同的是,京味现实主义不是一种记录,而是一种再现。或者说与都市民族志不同的是,“京味现实主义”不仅仅是通过深入生活,或者说“第一手材料”来记录和描绘,而是要表现在北京的人和事的况味。老舍的剧作《方珍珠》、《龙须沟》、《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茶馆》、《红大院》、《女店员》、《全家福》等剧情都发生在北京,而且都是北京城里发生富有戏剧性的人和事的况味。这是“京味现实主义”的最主要的特点。
《龙须沟》是表现北京人民政府改造一条臭水沟的政绩。老舍说,“1950年春,人民政府决定替人民修沟,在建设新北京的许多事项里,这是特别值得歌颂的,因为第一,政府在经济上并不宽裕,可是还决心为人民除污去害。第二,政府不像先前的反动统治者那么只管给达官贵人修路盖楼房,也不那么只管修整通衢大路,粉饰太平,而是先找最迫切的事情作。尽管龙须沟是在偏僻的地方,政府并不因他偏僻而忽视它。”(注:老舍:《〈龙须沟〉写作经过》,《老舍论剧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130页。柏佑铭说道,“《龙》剧本身就是记录和宣传龙须沟工程重要性的一个主要手段。”“剧中最后的街道景观(也很可能就是当时现实情况)标志着在各个层面上纪念和记录公共工程的宣传工作的第一步。”(柏佑铭:《城市景观与历史记忆——关于龙须沟》,陈平原、王德威编:《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22页))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旧城改造。这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的纪实,是一种都市的民族志。剧作家通过龙须沟的变化,折射了社会的变化。在这里,存在着一个问题,《龙须沟》是新中国成立伊始旧城改造的缩影,但是旧城改造最终带来的是旧城的消失。从这个意义上说,都市民族志的记录就具有了特殊的价值,《龙须沟》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纪实。
《茶馆》是最突出地表现北京的“京味”戏剧或者说“京华风俗戏”,并形成了“京味”现实主义的戏剧。它更是一种都市的民族志。就像老舍自己所说的“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通过一个茶馆反映了北京城的历史变迁。剧作家切取了三个时代横断面,经历了满清末年、民国初年、抗战之后等。王利发为了适应时代,不断地改良。但是最终还是适应不了时代,悄然自杀了。在这中间,有庞太监娶妻,两个逃兵合娶一个老婆,说媒拉线的人口贩子小刘麻子建立统管妓女的“托拉斯”等等,更是构成了历史的都市民族志。
老舍开创了“京华风俗戏”的传统。在这之后有苏叔阳、李龙云、郑天纬等人的剧作,继承了这个具有都市民族志意味的传统。
苏叔阳的《左邻右舍》以“京味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式来表现北京一个大院的生活。十年动乱,搅乱了老百姓的正常生活,人们的心情就如同第一幕中的天气一样,压抑,郁闷。人性在这场大风大浪中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原来和睦相处的左邻右舍也发生了分化。剧作家将戏剧的背景置于文化大革命结束前后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用饱含激情的笔墨抒写了他心底的强烈的爱憎。剧作总的出场人物达三十人之多。但是主要塑造了退休老工人赵春、钱大婶和她的儿子钱国良、某厂党委书记李振民和他的儿子李桦和女儿李秀,中学教师贾川,医生吴萍以及洪人杰和女儿洪欣、小杜等人的形象。
在《小井胡同》中,剧作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北京市井“小人物”的形象。剧作家对市井的这些“小人物”都是很熟悉的,他从小生于斯,长于斯,对于他们的言谈笑貌,行为举止早就铭记于心,但这并不等于能活生生地写出这些“小人物”。如滕奶奶是“小井胡同的一块历史碑石”。剧作家写小井胡同实际上是写胡同中的七号大杂院,这里有工人出身的刘家祥一家,有以织袜为生的许六一家,有解放前开粮食铺子的石掌柜一家,有曾当过国民党伙夫的陈九龄一家,石掌柜的小伙计小力苯一家,另外还有围绕这些住家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像《茶馆》一样,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中,反映了一个重大的历史主题,即对建国三十多年做了历史的反思。
都市民族志是通过市民社会表现出来的。这种市民社会,除了胡同、大杂院之外,还有茶馆、酒楼等“公共空间”或者说“公共领域”。杜赞奇认为,市民社会乃至公共领域的许多特点,在晚清中国均已出现。他在这基础上又说,这些发展同时也导致了一种独特的以茶馆、报纸和通俗文化为中心的城市文化的出现。(注: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页。) 在老舍的《茶馆》中,茶馆已经成为以市民社会为特点的城市文化。但是,老舍也表现这种市民社会的最终失败。他的剧作和他的小说一样,是“一部古都社会新旧更迭期的市民阶层、市民性格的百科全书”。(注: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82页。) 他的剧作中有三教九流,从太监(《茶馆》中的庞太监)、秀才(《神拳》中的董秀才)到艺人(《方珍珠》中的破风筝、《龙须沟》中的程疯子等);市井胡同,从小杂院(《龙须沟》)、“红大院”(《红大院》)、胡同(《女店员》、《全家福》)到茶馆(《茶馆》中的“裕泰大茶馆”。)
何冀平的《天下第一楼》是以北京全聚德作为生活原型的,但是她没有简单地再现这个名满天下的酒楼,而是“按着调和五味,融于一炉的方法,做一味酸、甜、苦、辣、咸俱全的‘中国菜’。”在这个戏的结尾,“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只三间老屋,半宜明月半宜风”。上联是康熙皇帝为一家饭庄所题,下联是大才子纪晓岚的属对,剧作家将下联改为“时宜明月时宜风”横批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戏中主人公卢孟实、常贵……自以为是事业的主人,其实“梦里不知身是客”,可怜他们迎送了一辈子主、客,竟不知自己是主是客。能体现此种人生况味的,何止一个呕心沥血壮志难酬的卢孟实,一个含泪带笑一辈子终于含悲而死的常贵,一个看透世事愤世嫉俗的修新鼎?(注:何冀平:《〈天下第一楼〉写作札记》,《天下第一楼》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第74—75页。) 她通过戏中的人物是要表现一种人生的“况味”。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