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中师声乐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浅析(1)-音乐
来源:  作者:未知  点击:次  时间:2002-04-14 00:00于哲学网发表

 2.小组课
小组课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的能动性。首先,小组课的授课方式为学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提供了机会,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增强学生的进取意识,使学生既练唱又听课。学生在相互观摩中可以了解其他学生处理作品的思路和方法,也可以学习到更广泛的曲目。其次,小组课上教师能够针对同一层次水平的学生组织教学,通过演唱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共性问题和个体差异,找到最恰当的方法,融教学学习于技能学习中,使学生在学的同时也学会了怎样去教。
声乐小组课又称教学实践,主要是以齐唱、重唱、小合唱为内容,以集体发声和集体歌唱共性为原则的集体教学。对于声乐技能训练的学生,适当采用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对歌唱共性的掌握,有效地培养学生在集体中把握自我或发展自我的歌唱能力;有利于在声乐共性的前提下,使学生在歌唱内容、曲目选择和歌曲处理上提高效率;有利于增强合作意识、克服紧张情绪、培养健康的歌唱心理、丰富乐感和培养艺术实践组织能力。另外,还有利于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本的节约,减少教师在声乐教学中的重复劳动。
我们当前声乐课所采用的小组课教学方式,从实质上讲还是个别课,主要是逐个进行教学,每个学生只能利用整个教学时间的一部分。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尽可能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声乐基础及存在的问题等条件,把具有一定共性的学生划为一个小组,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小组教学。同时,教师在小组课上应该把自己和学生融为一个教学整体,在一个学生唱时,要求其他同学都积极地参与进去,同学间互相切磋探讨,教师作为教学整体中平等的一员,形成互动的教学氛围,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鉴赏评价能力和思考分析能力等。
3.集体课
集体课体现了声乐课程教学的诸多特点,在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下,使学生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学科最新动态与发展,开阔学生眼界并培养其艺术思维能力,提高声乐综合素质。它包括以下诸方面的理论及其实际应用:发声器官的生理构造,歌唱中的喉咙打开,歌唱的正确姿势,歌唱的合理呼吸以及如何正确掌握、运用歌唱中的共鸣腔,歌唱中的咬字、吐字、声区的划分及其不同特征,从而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发声器官,对歌唱发声过程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建立正确的声乐概念和科学的学习理念,避免声乐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通过声乐集体课程的学习,既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又增强学生分析各种声音特点和解决各种发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可知,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个别课、小组课和集体课相结合的声乐课程教学方式,是根据中师声乐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条件、学生技能与素质等实际情况,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在培养目标与教学形式上,构成的统一教学整体。个别课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声乐技能的主要途径;而小组课教学是个别课的补充和延伸,可以弥补个别课教学中集体歌唱能力、歌唱协调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的不足;集体课可以丰富学生的声乐基本理论。三者形成了中师声乐课程教学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互相制约又不能取代的教学整体。因此,在声乐课程教学中,教学方式的选择和应用一定要尊重声乐教学的自身规律,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充分发挥每种教学方式的优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朱雯. 关于中师声乐教学的几点看法[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3)
[3]俞子正. 声乐教学论[M]. 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6.177
[4]石惟正. 声乐学基础[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310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