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从《枫桥夜泊》演唱谈艺术歌曲的表现(1)-音乐
来源:  作者:杨天君  点击:次  时间:2002-04-27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在繁多的声乐作品中,最难以驾驭和演唱的并不是冗长复杂的歌剧选段而是短小精美的艺术歌曲。艺术歌曲属于室内乐范畴,是声乐作品的主要体裁之一,最早是在宫廷和家庭的小型聚会上演出。艺术歌曲是作曲家根据诗人、文学家的杰出作品谱写高品质抒情歌曲,在歌词和音乐上都有很高的艺术性。与诗词的结合带来戏剧性的表现手法,使它能够在较短的篇幅中揭示深刻的思想感情。艺术歌曲可以深入细致地表达人们具体细微的情感世界,极富感染力,因而世代相传。为了更好地把握作品风格特点、歌词的艺术内涵、音乐的意境,在声音的运用、呼吸分句、情感把握直至演唱者个人的文化修养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短小的艺术歌曲其实包含着大学问,它是对演唱者各方面素质的考验。本文将通过对《枫桥夜泊》歌曲的几个方面的分析来探讨艺术歌曲的表现。
  
  一、对创作背景的准确把握与情感认知的统一
  
  《枫桥夜泊》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先生为唐代诗人张继的诗谱曲的艺术歌曲。 在探究这首艺术歌曲时,我们不应仅仅局限于作品的本身,而应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研究、挖掘和探索。作品的创作背景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的创作背景是指作者身处特定的时代背景,包括当时的政治格局、社会的美学审美情趣等。《枫》的作者张继正处在唐代玄宗天宝繁华盛世年间,当时政治局面稳定,老百姓生活安定,而唐宋以来的美学思潮,文人讲求韵味,重视艺术作品中的空灵、含蓄、平淡、自然的美,诗人在诗中所描写的“月落、乌啼、霜、江枫、渔火、夜半钟声”仿佛一幅淡雅的水墨丹青,映入了眼帘。微观方面是指作者当时的心境和创作意图。诗人赴京科举不第,为排遣心中苦闷心绪,租一小客船泛舟至苏州枫桥镇,于夜半在船舱内突闻寒山寺钟声,不禁有感提笔之作。由此可见,《枫》这首歌曲的情感基调是惆怅的、忧郁的。只有把握好歌曲的创作背景,才能准确把握好作品的情感。
  
  二、音乐的具体分析与内心情感体验的统一
  
  一首作品的整体布局、调式、调性、和声、织体、旋律的变化,在歌曲的艺术表现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除了要了解其创作背景,还要对歌曲进行具体的音乐分析,加深对歌曲有其内心情感体验,对于唱好这些歌曲有着重要作用。艺术歌曲《枫桥夜泊》在音乐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为了保持中国式优美平和的旋律和中国古代文人诗词特有的含蓄,作者采用了中国传统的雅乐七声调式,而在高潮部分即结尾一段又采用了传统的六声调式:宫、商、角、徵、羽、闰的音阶排列。传统的起、承、转、合极富民族特色。歌曲的结构为带附属前奏、尾声的单二部曲式。
  2.歌曲在创作上极大程度地保留了中国古代音乐的风貌,但在音乐上仍进行现代因素的加工。如曲中出现了大量的半音进行,频繁转换的调性使音乐的色彩丰富异常,这在中国作品中是很少使用到的。
  3.赋有钢琴伴奏对于全曲起着决定性的因素。《枫桥夜泊》的伴奏与旋律之间关系密切,准确地表达了歌词的情绪和意味。钢琴与人声的模仿、对比交织在一起,展示了诗中人物不平静的心情。伴奏每一小节都以纯五度的和弦作为开头,纯五度和弦色彩空洞,虚缈,仿若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声声敲打在心上。结构主义符号学家罗兰·巴特认为,各种音乐要素的结合如果不是十分恰当,反而可能同时窒息了文字和音乐。优秀的艺术歌曲可以通过声乐艺术家的演唱,以文字符号中本已装载的丰富意象,加入声音(音色)的诠释和富有表现力的伴奏音乐的牵引,会以最精炼的形式突显作品的深刻内涵,产生出特殊的艺术震撼力。
  
  三、歌曲艺术处理与情感表现的统一
  
  艺术歌曲体现着人类内心深处最为细腻的情感,然而音乐表现与其他事物一样是有其自身规律的。对于具体艺术歌曲的表现,既要求理解歌曲文学语言,又要懂得音乐语言和其表现规律。
  1.声音形象设计是刻画音乐形象、表现作品内涵的关键:恰当的声音形象设计对作品内涵的准确表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作品《枫》是作者夜半闻钟声站在船头抒发着阵阵离愁哀怨,有写景、有抒情。因此用声应柔而不弱,仿佛在自言自语式的叹息着此时的处境。有几处运用摇音技巧,用若隐若现、虚实结合声音造型表现出作者的悲愁烦闷。歌唱时要清楚地表达出来,交代清楚,一气呵成,如溪流般平稳、连贯地流动,切莫死板。因是吟诵诗词,行腔则讲究抑扬顿挫。在演唱高潮之前应在呼吸上有充分的准备,延长音有充分的伸展,平稳、流畅,强弱收放自如,才能做到移情于景,情景交融。自己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之中,达到人我合一的境界,也才能做到突出主题、层次鲜明的艺术效果。
  2.把握音乐上的各种要素、特征是表现作品的基础:节奏是音乐的骨干、要素和脉搏,是音乐的核心。在分析一首艺术歌曲时,首先要把握好节奏的基本律动,分析其节奏特点和规律。歌曲《枫》是首4/4拍的歌曲,纵观全曲,起音都是弱起,决定了起音不能太强,并且大量地运用了连线,改变了原有的强弱规律,形成切分节奏,表现了主人公飘忽不定的心绪和自言自语的叹息,每小节的第一拍都是休止符,留给伴奏一个空洞的五度和弦,仿佛寒山寺的钟声,在演唱时,歌者应理解休止的含义。随着伴奏的进行用内心去歌唱,把乐思和词意连起来,筑成一个乐句在两个片断间的“桥梁”,要用内心去感受“唱”好休止符。在这首作品中多处运用调性、调式的变化对比,特别是在第一句“闰”音上、第三句“变宫”音上的延长及半音下行,更显作品民族特色和主人公内心的苍凉,不断的转调、旋律的大起大落则使作品呈现出丰富的音乐色彩,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和不平。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