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说,教学方法的得当与否直接决定并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效,它对实现教学目标来说起着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国内外大部分专业音乐院校在视唱练耳课上都尝到了现代化教学设备所带来的先进便利的甜头。高师院校同样也可适当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一方面,将基础性的一些节奏、旋律等内容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给学生,这样无论从听觉还是视觉方面都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并节省了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所占课堂时间。另一方面,还可以组织学生多听、多看国际国内高水准的交响乐和多声部的合唱作品,让学生多感受接触多声立体化的优美丰厚的音响所带来的不同的听觉与视觉享受。
三、注重加强视唱练耳与其他相关课程的紧密联系
由于此次中法视唱练耳艺术周活动是请具有较高水准的法国视唱专家主讲,所以使笔者在充分领略法国视唱练耳专业教授的教学风范的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了国外与国内一流专业音乐院校一样都十分注重音乐基础教育课程,无论是从内容的涵盖面还是从对较大作品的分析把握上,都体现出了与相关课程(如:和声、曲式、声乐、合唱指挥乃至管弦乐课)的紧密联系。如果高师院校也能在这些方面多注重加强的话,那么学生的视唱练耳学习就会远远超越单纯的音高节奏学习而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学习平台,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也就不再会成为理论上的空谈。当然,这其中要求任课教师首先在这些方面要有较高的建树能力,方可谈到对学生全面的学习要求。可见国内外好的音乐专业院校严谨系统的治学之风。
四、高师视唱练耳考试制度的革新
通过这次参会,笔者深切感受到了一流专业音乐院校从课堂教学到音乐会一整套完善的教学体系。因此,高师院校无论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制度等各方面都应总结出一套符合自己院校特点的教学方案来。比如,在考试制度方面,传统沿袭下来的视唱练耳考试一直是练耳考试进行集体笔试,视唱考试则是单独抽谱视唱(平时背唱条目、精唱条目或生谱视谱即唱等),这种一成不变的考试方式久而久之无疑会造成一种乏味无新意之感。既然音乐会的形式既能检验学生所学又能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那么,我们何不考虑将视唱练耳音乐会的表演也作为考核学生的其中一项呢?
另外,音乐会曲目内容、形式的选定,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定。或二人,或小组,或自弹自唱等等,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打分则按学生所选曲目的难易度及表现完成的情况来裁定。
综上所述,高师院校的音乐教育对象起点、对学生的培养方向等方面与中国一流音乐院校相比有很大差异,在教授学生《视唱练耳》这门专业基础课上,对于好的先进的教学经验方法,我们仍有许多需要学习借鉴的地方。总之,针对地方非专业性音乐院校学生起点低、基础差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粗浅程度, 运用多媒体手段降低所练音乐作品的难度,也可以将所练基础性的节拍节奏、旋律等用多种形式展现给学生。我们可以根据实情加以取用改进,让学生真正在轻松愉悦中灵活掌握其所学内容。
正因为有差距,所以我们更应该多学习、多思考,思考如何在自己学校现有条件的状况下,引进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创造符合自己院校特色的更实用有效的一套方法体系。相信在这次艺术周活动结束不久,包括一些师范院校、综合大学在内的各个教学单位都会以一种全新的理念与行动,将视唱练耳这门课程以更鲜活的思想、更新式的手法诠释出它的趣味性与重要性。
中国的视唱练耳正在与国外进行着频繁的交流,并不断发生着新的高层次的变化。不过,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专业视唱练耳杂志,这不得不说是其中的一大缺憾。其实,我们不妨在这些方面做一些尝试,那样将会更有利于我国视唱练耳的快速发展。相信在新的一批年轻的视唱练耳新秀的带动下,我国的视唱练耳事业会在世界音乐基础学科中占有令世人刮目相看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论视唱练耳教学分级制的科学性》,陈少峰,原载于《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2]《浅谈高师视唱练耳教学改革》,谢立山 ,原载于《中国音乐教育》,2005年总第1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