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语感 乐感 艺术传达
一
声乐是用人声演唱的音乐,是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包括言语和乐音两部分。言语,语言学上指人们运用语言(词汇和语法结构)进行交际和思维的过程及结果,即说话和所说的话。R·巴特说:“一个人只直接学习言语,因为言语反映语言。”(由于言语是“声音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所听到的,所写的都是言语而不是语言。由于言语这一特性使它成为人们所感的对象,正因为言语信息能使人们受到刺激产生心理反应和情感变化,所以好诗词总是传诵不衰。如《红豆词》(曹雪芹):“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醇噎满喉/瞧不尽镜里花容瘦/展不开眉头/挨不明更漏/恰似遮不住地青山隐隐/流不断地绿水悠悠”,①作品描绘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追求爱情自由却又无法抗拒封建礼教的痛苦心情。它用具体的文字符号和文字组合,为我们展示出为爱情而面容憔悴,相思绵绵的景象。如“瘦”字和“忘不了新愁与旧愁”等。在朗读过程中我们注意到这首词在结构上的规律。首先它里面出现了十个“不”字,这些“不”字读法和语调各异,如果加上旋律,唱起来音高变化多样,显示了词的情感表现的多样性。其次歌词押“ou”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为词的可唱性打下了基础。这两点是打动观众的重要原因。这种利用文字信号,通过读者视觉的阅读、理解来刺激观众,使其产生对词语的心理感受,以及利用语音信号,通过听觉对声音信息刺激的接受,产生对词语的心理感受的手段,便是语感及对语感的运用。这是词作者在作词过程中首先考虑的因素。
可见,语感不只是文字信号中的表形、表意、表情因素的简单结合,而是将各因素与语言信号中的表音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只有把对作品语言内容的感受和对作品语言形式的感受有机结合,才能全面增强语感力量,形成歌曲的乐感基础。
乐音是音高、和声、节奏的和谐统一。音高在旋律中体现,旋律线是音乐符号在人脑中的直观反应,属于乐感现象中的直观感觉。不同音高在有组织的运动中产生的乐音音响,对人们形成刺激,使人们心理和情感发生变化,而产生对旋律在运动过程中的线条、色彩、主题的感受。音响上的乐音旋律感使旋律线具有丰富的表情性。每当人们在欣赏乐曲时常会发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乐曲在感受上是不同的,它们各自有自己的特色。从大的方面说,中国的民族曲调和西洋曲调就有明显的区别。中国民族曲调主要是以五声音阶为基础(即1 2 3 5 6 宫、商、角、徵、羽),而西洋曲调是以全音阶为基础(中间出现4 7两个特色音)。所以人们在欣赏乐曲时,常会很快地分别出曲调的出处。这种有特色的音乐音响构成体,常被人们喻为音乐的灵魂,它是音乐形成的基础和支持,作为乐音中的音高有组织的运动之一,它同时也是由调式关系、节奏关系和节拍关系组织起来的,对音乐的内容、风格以及民族特征等有独立表现力的声部。这种运用特色和独立风格的音响使人产生心理反应和情感变化的效果叫乐音旋律色彩感。
在一首完整的旋律中常出现某一个旋律片断多次重复出现,或变化后重复出现在旋律中。这个旋律片断被称为“乐思”或“主题旋律”。由于它在旋律中多次出现,从而构成了这首旋律的基础和核心,并决定着旋律变化发展的方向,形成旋律的主题音调。在多次变化发展中衍化成这首完整的旋律。如旋律《愤怒的日子》它在交响音乐中出现,总是代表死亡的形象。这里运用在柴可夫斯基的《曼弗雷德交响曲》的结尾,描写曼费雷德的死亡,在管风琴的庄严音响伴随下,低音乐器奏出了这个旋律的变化形式,有经验的听众听到这里,勿需多言,就会意识到曼弗雷德最后的悲惨结局。这种运用主题旋律的音响来刺激观众神经,使观众在心理感情上发生变化的效果叫乐音主题旋律感。
和声有多种表现形态,在声乐中就有重唱、对唱、轮唱、合唱等多种声音组合。这些组合中的声部除了旋律声部即曲调声部是主声部外,其他声部都是旋律声部的补充和烘托。是为了加强主声部的表现力而配置的。如果在旋律中配上协和而稳定的和声,就会使人感到和平、宁静,从而心情愉悦。如《半个月亮爬上来》的结声部分;加上不协和的和声常表现激动不安或难言的痛苦,如《唱支山歌给党听》的第二部的和声配置;把协和声与不协和声对照使用,可使音乐形象急剧地转换,形成性格上的对比,如《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呈示部的结尾等。正因为和声能引导人们的思维,烘托音乐的气氛,揭示音乐的意蕴,丰富和调节人们对音乐的审美情感,所以它是音乐和谐与人类思维的完美统一,即人称的和声感。
节奏是组成旋律的骨架,是旋律流动的原动力,节奏的变化使旋律塑造的音乐形象发生变化。如《挑担茶叶上北京》(白诚仁编曲),第一部分运用了“2 1 2 3 2 1 6 ”这几个旋律音。作者运用自由节奏,描绘了新中国茶农自豪地挑着担子悠闲地走在大路上的幸福形象。同样的旋律音,在第二部分作者改为欢快的节奏,使茶农变为由于兴奋而挑着担子在大路上健步如飞的形象。所以节奏的变化使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到音乐形象的变化,从而产生心理和情感上的反应。这就是人们对节奏的直接感觉,即节奏感。
所以,是音高、和声、节奏使人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感应,形成的旋律感、和声感、节奏感共同组成了人们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即乐感,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缺少哪一个都不会使乐感得到发挥。
我们知道,言语和乐音的有机结合组成了声乐的传达机制,那么由言语衍化成的语感和乐音衍化成的乐感的有机结合,则形成了声乐的艺术传达。因为艺术是以情感交流为目的的,而语感和乐感的有机结合体正是声乐的艺术情感传达和接受的桥梁与手段。所以说语感和乐感的有机结合是声乐的艺术传达基础。
二
声乐艺术传达的心理机制包括对形、音、义的感受和对旋律、节奏、和声的感受。言语感受集中在对词的形、音、义感受上,并且言语感受具有三个感受层次。首先是对音的感受。例如《红豆词》中“花容瘦”的拼音是“huarongshou”,加上音调,就会达意了。在读音时还可以加上语调式或音节间的扬挫,以及强调某个音节使之成为“重音”,那么就会产生一定的感情色彩。这是最基础的层次。其次是心理感受层次。如《红豆词》中“红豆”按传统是表达爱情的信物,写成的词应是对爱情的赞美和向往。可是,看过这首词的人并没有产生那种心理反应,这就是词的内容对词组反映出来的信息作了相反的解释,使人的心理和情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同样,不同的人对诗词的理解是有差别的,不同的理解使人们在诵读这首词时运用不同的声音表现手段;即使同一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对词的表现也会不同,这就是第三个层次——个性层次。这个层次是言语感受的最高层次,也是人对言语在心理情感上的最复杂、最微妙的心理体验。
对乐音的感受则是由对旋律、节奏、和声的感受组成。而乐音的感受是两个层次:初级乐音感受和高级乐音感受。所谓的初级乐音感受就是对乐音浅层的生理反应,即天生的律动感。初级乐音感受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是人类原始情感的宣泄和心理的原始反应。正如哲学家托雷佛朗卡(TORRE FRAMCA)所说的那样:“歌声起源于原始人类感情激动时的一种呼啸声。他们快乐时欢呼,悲痛时哀啼,惊恐时狂号,由此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能表达自己感情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儿童时代表现得最为突出。在乐音气氛中他们会不自觉地跳动步伐和摇头晃脑,洋溢着纯洁可爱和天真烂漫。但是如果一个成人这样的话,就会使人感到恶心或同情,因为成人这样不是弱智就是有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呢?这与高级乐音感受有关。
高级乐音感受是人类对理智的、理论的、专业的乐音作出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如欣赏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第四乐章,就会感受到狂风暴雨的来临;听了圣—桑的《动物狂欢节》就听见了动物的欢叫;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才明白了爱情的真谛。这就是乐音感受的最高层次和最高境界。要达到这种层次,必须具有丰富的音乐实践和大量的知识积累。当今最受欢迎的男高音帕瓦罗蒂,能背唱许多歌剧,而且听完一首乐曲后能完全把谱背下来。可见他是一个有超级音乐感的人。但是他取得这些成就是和他丰富的歌唱实践分不开的。梯多史盖巴(TITTO SCHIPA)一生没有唱过HIGH C,而且他的声音并不华美,但他丰富的音乐感遮盖了他的一切障碍,成为伟大的男高音。可见乐音感觉的最高层次是人类情感的最直接的心理体验,它超越了物质,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心和心的交流。而人对形、音、义的心理体验和对旋律、节奏、和声的心理体验共同组成了声乐艺术的心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