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声乐的高原现象剖析(1)-音乐
来源:  作者:吕 飞  点击:次  时间:2002-04-25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技术与审美的分离也是影响音乐技能学习的一个误区。音乐技能的学习,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歌唱,表达歌曲意境的艺术美。学习声乐时,应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不应只顾技术,而忽视审美。否则,声乐学习就会变得枯燥乏味,影响学习的效果,同时也使音乐技能的学习失去意义。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声音的审美能力,即培养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声音概念。初学阶段首先要培养学生鉴别声音好坏的能力,也就是注重训练敏锐地听、辨音乐的耳朵。这种能力的获得,学生一方面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听辨,多做练习。另一方面也可以多听好的歌唱家的演唱和录音。要培养学生对音乐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在发声练习时不要让学生感到是在做机械的发声练习,而要使他们感到是在有节奏地歌唱。所以,平时做练习时,教师要启发学生用尽可能优美而富于感情的声音去演唱,这样声乐学习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克服心理障碍,走出声乐技能学习的误区。歌唱技术是比较复杂的,几乎每前进一步都要面临各种困难,并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就难点而言,有些人需要进行大量正确的练习,以达到技术上的运用自如。而有些人虽在技术上进行了大量练习,始终不能掌握歌唱技巧。这些难点之所以不能解决不单是技术问题,而主要是心理问题。因此老师必须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目标,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
  教师在引导学生走出误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严格的整体观。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思想上要有整体观念,片面强调某一方面,都将会给教学带来困难,甚至导致教学失败。
  2.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练习时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不能急于求成。从生理上讲,每一次的练习都是一次加深印象的工作,反复加深印象,才会把正确的歌唱方法变为自然的做法。从音乐上讲,是加深正确声音概念的印象,掌握好中声区的发声方法。当条件不成熟时,不要过早地扩大音域,过分追求音量和提早唱一些学生技术达不到的难度较大的歌曲,这样会使发声器官的负担过重,不仅不能较快地提高训练成绩,反而会停滞不前,有时甚至会倒退。
  3.遵循分别对待的训练原则。每个人的发声器官从生理结构来看,虽然基本相同,但其形态功能几乎都不相同,再加上个人长期形成的习惯与爱好以及审美观点的不同,所以不能用千篇一律的方法,生搬硬套在每个学生身上。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有针对性的、符合客观条件地进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学习和掌握任何一种音乐技能,都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有付出就有收获,有失败也有成功,这一过程交织着喜怒哀乐,失望与苦闷,陶醉与满足。有毅力、有恒心的人就有成功的希望,反之,则以失败而告终。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分享他们的苦乐,最终帮助学生顺利过渡,走出声乐的高原现象。
  
  参考文献:
  [1]曹理著《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潘乃宪著《声乐实用指导》,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
  [3]周小艳著《声乐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