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为了使这肢体语汇更加丰富,软开度已经被作为一种特殊的技术,被广泛地得以运用。在应用中,软开度可以把各种舞姿转、翻身、跳等一系列动作串连起来,遵循戏曲和舞蹈的运动规律,顺其势,就其行地加强其动作的幅度及表现能力。软开度还可以突破把杆的有限空间,加大学生肌肉收缩、韧带拉长的幅度与力度,从而使全身关节得到解放,最大限度地解放肢体,摆脱身体的僵化、呆滞。可以说,软开度不仅丰富了地上和空间的表现手段,还增加了地面动作的表现力,从而扩大戏曲和舞蹈艺术的表演范围,丰富了表演手段。
此外,在组合训练中除了“刚”劲外,利用软开度再加上“柔”“长”“伸”“放”的训练,就会在不同的情景中舞出迥异的艺术效果,如“风火轮”组合、“雁南飞”组合。“风火轮”组合吸收了武术中“侠”的概念,根据舞蹈艺术的特点加以变化和发展,使七种不同的动作,既有快慢之分又有快中之缓、缓中之快;既可立身小圆,又可仰胸画大字圆;既可整圆,又可半圆;既可展臂组合,又可拧身拘圆,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艺术的表现力。“雁南飞”组合则吸收了姊妹艺术的“伸”“放”等特点,运用“反探海转”及“滚地翻身”等新技巧,表现了盼望亲人归来的真挚情感。
在训练方法上,软开度训练应注意内力与外力结合。内力主要指自己的力量;外力是指本身以外的力量。现在腿功训练一般采取“压”“耗”“撕”“搬”“踢”等方法训练。这五种方法中,“压”“耗”“搬”“踢”四种不借外力,而“撕”则需要别人帮助才能进行训练。现实中,通常对条件较差的同学,多采用“撕”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不过这种外力解决软度的方法虽然能强化软度,起到一定的效果,但要慎用。因为外力进行撕腿,往往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在用这种方法时,要掌握用力的尺度,要适度而止,要在“撕”腿后多踢多活动,以防拉伤和出现韧带结节。随着人们对人体解剖学和生理运动学的深入认识,目前的软度训练更强调自觉意识。其方法就是通过“压”“耗”“搬”“踢”等手段使身体关节韧带获得解放。在软开度训练中分别选择了以地面、扶把、墙为依托等多种方式,进行前、旁、后腿的练习。其中高“耗”前腿、后“悬”压等动作练习能较理想地解决前后腿的软开度,并避免伤病。
此外,作为一名戏曲和舞蹈的学习者要坚持韧带的拉长及各关节能力的训练,重点解决肩、腰、腿、髋关节等关键部位。在训练过程中,舞蹈者要根据不同阶段,遵循严格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幅度由小到大,运动速度由慢到快,训练次数从少到多渐次进行。有时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目的性强的舞蹈训练和综合训练,因为软开度在实际运用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各部位连接相互配合、互为作用。
四、软开度在舞台剧目中的具体呈现
从软开度所训练的肌力目的来考虑,依据不同的艺术形式,它们的运用便有着很大差别。肌力即肌肉素质的力量和能力。这种能力是为戏曲和舞蹈中风格性和肢体语言很强的舞台剧目所服务。由于舞台作品将动作节奏柔化于连绵不断的动作韵律之中,具有柔和、舒展、激情、内在意蕴深厚等特质,故不仅可以表现出作品中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与优柔典雅的美感,还可以营造出舞蹈的环境、情境、意境。比如舞蹈剧目《黄河》《长城》《木兰归》与戏曲剧目《挑滑车》《扈家庄》及《挡马》等,这些优秀作品就充分地运用了大幅度的踢腿、控制、旋转、大跳及地面动作表现出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与强烈的情绪渲染。再如舞蹈作品《金蛇狂舞》最为出色之处就是创造了一个饱含情思、富于美感、飞舞流动、生机勃勃的金蛇形象。那双臂绕头,再右臂伸出,双肘双腕不断摆动所造成的“蛇头”;全身有节律蠕动和各种柔软缠绕的蛇身;在欢悦流畅的乐曲中习舞游弋的栩栩如生的蛇态都是因为充分地发挥了软开度才得以创造出来。
总之,由于在人体运动中,身体各部位都会产生相应的连锁反应,利用软开度就会给人以饱满丰富的美感,使舞蹈与戏曲作品中的精彩片段在动作与技巧之间的连接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语言性。除此以外,如果说技术化技巧的运用是为了增强其舞蹈的观赏性。那软开度的观赏性便在于它是动静相结合的人体运动形式。它的静态表现为造型之美,这时的软开度与戏曲和舞蹈塑造的形象融在一起,在舞台造型的存在和变化中去凸显肢体在运动过程中美的形态。软开度还会让人体动作更加舒展、灵活,让舞蹈者在风采各异的剧目中自由抒发与表现。由此可见,只要把软开度合理地与舞台剧目表现内容及塑造形象融为一体,便有利于人体顺应多变的节奏,去体现高难度的技术技巧,展现出民族舞蹈艺术的观赏性,传达出龙飞凤舞、抑扬顿挫、曲折婉转、错落有致的艺术语言。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来看,具有软开度的基础,能使舞蹈动作、戏曲动作更富有协调性、稳定性、灵活性,能帮助学生掌握各种独具风格的戏曲和舞蹈作品。特别是对于学习戏曲和舞蹈的学生,无论从力学、美学、风格性与表现力等方面,对它都应该给予应有的重视。因此,我们应不懈努力、继续研究,去发展完整的民族训练体系,采取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加强软开度能力的训练,为学生身体各部分的控制能力及各类技术技巧夯实基础,为学生在课堂组合与舞台剧目中的运用上架起桥梁。
参考文献:
[1]陈幼韩.戏曲表演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
[2]万凤珠,万如泉.戏曲表演做功十技[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
[3]唐满城.唐满城舞蹈文集[M]. 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
[4]王佩英.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M].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