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键 词:软开度 戏曲 舞蹈 跳转翻 训练 剧目
软开度是舞蹈中对人体柔韧性的专业术语的俗称,它是戏曲和舞蹈艺术对表演者的一种特有要求。一个戏曲或舞蹈演员如果没有身体各部位关节韧带拉长的软、开度条件,就难以用身体作为工具去表现各种类型的角色。事实上当我们从接触戏曲和舞蹈练习伊始,就开始同自己身体幅度的局限性作斗争了。而当我们成为十分熟练的戏曲和舞蹈演员的时候,我们还必须每天不间断地巩固和发展已练出的软开度。当我们开始感到身体机能退化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韧带纤维失去弹性,关节逐渐僵化),影响了艺术的表现力,就会使我们在表演时,失去以往身体的灵活性,导致身体语言不够舒展和自由。这样既不能适应戏曲和舞蹈专业的需要,也会危机到自己的艺术生命。因此我们在延长自己表演艺术生命的同时,为要创造和表现出更丰富的戏曲和舞蹈空间和意向,要自觉地、不遗余力地、坚持不懈地练习软开度和开发软开度。
软开度训练在戏曲的腰腿功中很突出,如川剧韦驮出场的“踢慧眼”,京剧石秀探庄的“朝天蹬跳转”。舞蹈在这方面的要求比戏曲还要高,在这部分的训练中,除了保留戏曲、武术的耗、压腰腿功的训练外,还吸收了艺术体操、芭蕾舞、现代舞的一些有效练习,来丰富和发展训练内容,增强肌肉的控制力和表现力,尤其是肩、胸、腰部分及小腿部分的表现力。只有加大肌肉收缩和韧带拉长的幅度,使全身关节得到解放,才能让舞者做到随心所欲。例如,“软开度训练组合”中有躺地的肩、胸、腰部位练习;有卧鱼涮腰练习、连续蹁盖腿翻身叉练习;有扒横叉挑胸腰练习;有翻胸叉及地面燕式练习。其目的是进一步扩大软开度的训练范围,为舞姿造型和技巧练习打基础,使之适应舞蹈演员的需要。
笔者认为,作为戏曲和舞蹈演员就是要用自己的肢体来表达情感和塑造人物形象。戏曲身段或中国古典舞的身韵,舞姿复杂,技术难度高,运动幅度大,它需要全身各部位的关节、韧带都达到最大程度的舒展,才能达到柔韧性技术、技巧所必需的爆发力。练好身体软开度的基本功,不仅能保证动作的质量,提高效率,而且还可以扩大戏曲和舞蹈表演的范围,丰富动作的表现力和表现手段。
一、软开度与跳跃能力的相辅相成
从舞蹈和戏曲的训练上看,无论是完成翻转动作的关节幅度、弹跳的空中变换、还是舞姿旋转动作中所运用的关节运动幅度都与软开度有关。因此,软开度训练与教材中的舞姿、转、跳、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戏曲和舞蹈中,跳、转、翻的特点都很突出。在戏曲中,它具备了练习柔韧、力量、速度、灵敏及耐力的丰富内容。而在舞蹈中除了吸取戏曲的有效练习外,还发挥了各个舞种的特长,例如加强肌肉弹力训练,使肌肉既有韧性又有爆发力;加强垂直重心的训练,动作舒展的训练,小腿部分的训练,空中舞姿造型的基础训练以及旋转中的平衡重心训练等。
戏曲和舞蹈中的技术技巧在弹跳方面的特殊性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将原来的民族技巧加以出新,其难度越来越大。在舞蹈“跳”中呈现了“拧”“倾”“翻”“闪”“展”“腾”——高低对比、起伏跌宕、对比鲜明的弹跳特点。例如,舞蹈、戏曲舞台剧目中常见到男女演员做“倒踢紫金冠跳”。这是具有独特风格的一个技术技巧动作,它造型优美很能抒发人物的内在情感。“倒踢紫金冠跳”与整个空中舞姿的腰、肩、髋关节的软开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要做好这一瞬间的舞姿,要运用大腰、胸腰、肩关节、髋关节的开、牵拉后伸,才能形成反弓开状,使空中舞姿更加准确、优美。在发展空中舞姿方面,小跳部分有“扭身掖腿跳”“磨手拧身跳”;中跳部分有“飞燕”“摆腿”“腾空望月”等。其次,舞蹈中的跳跃还常常具有快速凝聚、渐渐延伸的方式为特点,如大射燕跳、踢吸腿跳、摆腿跳等。这些舞姿动作的完成拉长了韧带,需要借助关节的开及腰背肌肉的能力,才能形成空中令欣赏者叹为观止的速度和高度。所以,想要身体腾空跃起的一瞬间体现舞姿,就需要舞姿形成的速度快,就需要身体各部位快速的配合。可见软开度对于体现舞蹈跳跃的轻盈感,技术的完整性和艺术的表现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动态表现上来看,软开度是民族舞姿、跳跃技巧、爆发力等一系列能力的基础。一方面它不但能体现民族性的审美表现力和技术技巧,另一方面它还能加强戏曲和舞蹈中人体运动的律动性,使得表演语言有弱、有强、有柔、有刚、有弛、有张、有涩、有畅。以戏曲和舞蹈中的软开度为基础才能充分运用和开掘人体美的千姿百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体表现力。由此可见,软开度在戏曲和舞蹈的律动中不再是一种纯粹的动作,而是一种令人享受的艺术语言。
二、软开度与转、翻能力的密切联系
中国古典舞的旋转多以舞姿为主,旋转的技法特点是以拧倾为核心的旋转舞姿结构,如:“拧身探海转”“大掖步转”等。软开度在舞蹈运动中起着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作用。在垂直轴平衡状态下仰旋转舞姿中,如:“反掖腿转接仰胸转”“平转接紫金冠转”都充分说明了软开度对旋转的影响。当今中国古典舞还加强了旋转的复合型,如由低到高的旋转、由高到低的旋转和在旋转中进行连续舞姿变换的内容。这些旋转动作如“探海转”“掖腿转”“踹燕转”“荷叶转”等都是在身体各部位的协调用力,保持重心的稳定的前提下完成的。在旋转动作中,腰背肌起着主导作用,如果舞蹈者出现端肩、扣胸、髋关节等不开的毛病就会阻碍旋转数量和质量的提高。相反,身体具有软开度会使各关节的力量随着身体的旋转走向加强旋转的动力,使旋转技巧更有光彩,更具艺术表现力。
翻身是戏曲和舞蹈最具鲜明特质的“民族技巧”,它的种类样式之多,变化之丰富是任何一个国家与民族都无法比拟的。如“探海翻身”“蹁腿翻身”“盖腿翻身”等大幅度的慢翻身运动连绵、圆润,形成空间上的优美弧线,犹如波涛起伏,绵延不绝。这种舞台效果就是以舞者的软开度为基础的,因为只有身体具有软开度翻身动作才能在完成时表现出一种缠绵悱恻的情绪型内涵,才能使快速翻身的动作具有干净利落、英武刚健的铿锵之势。
三、软开度在课堂组合训练中的基础作用及方式方法
在戏曲和舞蹈的日常课堂训练中,我们常常感到软开度能使舞姿大而舒展,使人体富有婉转修长的线条及运动的美感。许多身段还运用静态上的律动着重刻画了身体舞姿的造型美。而塑造造型美的条件就是演员良好的柔韧性。只有这样演员在造型动作中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戏曲和舞蹈的内在节奏和韵律;在每一个舞姿在瞬间流动的过程中,动中有静、静中有意展现出舞蹈的形态美和神韵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