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女高音歌唱共鸣色彩探析(1)-音乐
来源:  作者:侯文杰  点击:次  时间:2002-04-22 00:00于哲学网发表

   由于歌唱者的个人条件及歌唱器官机能特点的千差万别,在调节高低频比例的问题上,应以人为本,客观调节。每个歌唱者都有最适合自己的声音类型和适当的高低频比例,应善于发现和认识自身嗓音特点和优势。因为共鸣的取得绝非想当然,而是要建立在与之相匹配的声带能力,基音管、泛音管形状和伸缩性,以及呼吸能力、体质状况等多方面条件下,尽管在训练中,声音能力会不断地发展、进步,但终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正因此,女高音在声音类型上,有了不同的划分。如“花腔女高音”也叫“轻巧女高音”“抒情女高音”;“有力的女高音”也叫“大抒情女高音”“戏剧女高音”等。不仅如此,每种类型里,还有从轻型到重型多个层次的划分。每个歌唱者都有最适合自己的声音类型和高低频的最佳比例,应客观发现和认识自身嗓音特点和优势。此外,就歌唱者本人来讲,在遵循自身声音规律的同时,通过调节声音的高低频比例,来变化声音色彩、丰富声音形象,是演唱中不可缺少的。比如,当充分调动口咽、鼻咽肌肉提高其张力,将整个共鸣管调为细且短的状态时,声音便更加明亮清脆,高频多低频少;当保持口咽、鼻咽兴奋的同时,共鸣腔较之前者更加松弛自然,声音听起来清澈、柔和高低频比例适中;而当共鸣管整体调宽并引长,口咽、鼻咽腔发挥充分的响度和亮度,同时扩大胸部支持的感觉,会使声音听起来相对丰满有威力,此时低频略强一些。当然,调节总是有度可循的,如果失去平衡,便会出现偏差,声音高频过多低频不足,会尖厉、刺耳、缺乏柔和,低频过多高频不足,则声音暗淡、松散、不精致。可以说,声音中高低频比例的调节,就如同在色板上调色一样,大量的“高效色”“低效色”“过渡色”和“中间色”使这一过程蕴含丰富色彩和微妙的变化,需要歌唱者细致感受,恰当把握。
  
  四、存在的偏颇
  
  好的声音总是能够在高低频共鸣的比例上取得相对的平衡,形成具有稳定特征的声音色彩。不过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玛丽亚·卡拉斯是我们所熟知的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歌唱家,她音域宽广,音色浑厚而纤细,刚中有柔,富有独特的音质与魅力。但在她的演唱后期,出现了用声过重,声音空洞摇摆的倾向,导致声音衰退。音乐评论家史君良谈及当代声乐艺术现状时讲:“当今歌唱家存在最大的声音缺陷就是用力过猛,用声过强,拼命撑大声音唱些力所不及的沉重曲目,嗓音负荷过重,声音缺乏美感。”⑧审视我们周围,“声大为美”的观念也并不鲜见,那种一味追求强烈、辉煌、宏大的愿望,使声音失去自身平衡,声音空洞、笨重、vibrato过慢、唱起来吃力,而渐渐丧失了声音的真正价值。当然,大号型声音的魅力和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在嗓音能力范围内,发展丰满均匀的共鸣,实现高低频共鸣的平衡,塑造出的优秀的戏剧型女高音是难能可贵的,但应顺应自然,不可强求。
  
  五、结语
  
  女高音是声乐舞台上的“百灵”,是美好艺术形象的代表,为观众所喜闻乐见。关于女高音演唱技法方面的经验与认知,多年来已在理论界形成了相当的共识。在教学训练中,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官能听觉”,从而发现学生声音共鸣的特点,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高低频共鸣的概念,培养学生通过母音音色调节、感觉意识调节、情感情绪调节等途径来有效调节声音的共鸣色彩。另一方面,声音审美环境的变化和个人审美品位的差异以及不同生理状况的歌唱者对声音的不同体悟,使得实践中对于如何调节女高音歌唱共鸣色彩这一问题广有论解。本文所述虽以女高音为出发点,但调节共鸣的问题是所有声部,乃至整个声乐训练中的大课题,其涉及问题的深度、广度有待更加科学和理性的认识。

  注释:
  ①林俊卿.《歌唱发音的科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
  ②约翰·桑德伯格《歌声的音响学》,翁若梅译自《科学的美国人》杂志,1977年第3期。
  ③李维渤译.《歌唱——机理与技巧》,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④饭田聿子.《美声唱法的声音》,王北成译.载《音乐的基础知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⑤王士谦.《嗓音科学四题》载《音乐的基础知识》,中国丈联出版公司。
  ⑥林俊卿.《歌唱发音的科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
  ⑦李维渤.《发声训练中的四个“R”》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
  ⑧史君良《唱片里的著名歌唱家》,人民邮电出版社。

  参考文献:
  [1]荷伯特·凯萨利.《心的歌声》李维渤译。
  [2]林俊卿.《歌唱发音的科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
  [3]石惟正《声乐教学法》,百花文艺出版社。
  [4]李维渤译.《歌唱——机理与技巧》,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5]《音乐译丛》之二,人民音乐出版社。
  [6]史君良.《唱片里的著名歌唱家》,人民邮电出版社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