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存在的偏颇
好的声音总是能够在高低频共鸣的比例上取得相对的平衡,形成具有稳定特征的声音色彩。不过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玛丽亚·卡拉斯是我们所熟知的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歌唱家,她音域宽广,音色浑厚而纤细,刚中有柔,富有独特的音质与魅力。但在她的演唱后期,出现了用声过重,声音空洞摇摆的倾向,导致声音衰退。音乐评论家史君良谈及当代声乐艺术现状时讲:“当今歌唱家存在最大的声音缺陷就是用力过猛,用声过强,拼命撑大声音唱些力所不及的沉重曲目,嗓音负荷过重,声音缺乏美感。”⑧审视我们周围,“声大为美”的观念也并不鲜见,那种一味追求强烈、辉煌、宏大的愿望,使声音失去自身平衡,声音空洞、笨重、vibrato过慢、唱起来吃力,而渐渐丧失了声音的真正价值。当然,大号型声音的魅力和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在嗓音能力范围内,发展丰满均匀的共鸣,实现高低频共鸣的平衡,塑造出的优秀的戏剧型女高音是难能可贵的,但应顺应自然,不可强求。
五、结语
女高音是声乐舞台上的“百灵”,是美好艺术形象的代表,为观众所喜闻乐见。关于女高音演唱技法方面的经验与认知,多年来已在理论界形成了相当的共识。在教学训练中,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官能听觉”,从而发现学生声音共鸣的特点,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高低频共鸣的概念,培养学生通过母音音色调节、感觉意识调节、情感情绪调节等途径来有效调节声音的共鸣色彩。另一方面,声音审美环境的变化和个人审美品位的差异以及不同生理状况的歌唱者对声音的不同体悟,使得实践中对于如何调节女高音歌唱共鸣色彩这一问题广有论解。本文所述虽以女高音为出发点,但调节共鸣的问题是所有声部,乃至整个声乐训练中的大课题,其涉及问题的深度、广度有待更加科学和理性的认识。
注释:
①林俊卿.《歌唱发音的科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
②约翰·桑德伯格《歌声的音响学》,翁若梅译自《科学的美国人》杂志,1977年第3期。
③李维渤译.《歌唱——机理与技巧》,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④饭田聿子.《美声唱法的声音》,王北成译.载《音乐的基础知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⑤王士谦.《嗓音科学四题》载《音乐的基础知识》,中国丈联出版公司。
⑥林俊卿.《歌唱发音的科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
⑦李维渤.《发声训练中的四个“R”》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
⑧史君良《唱片里的著名歌唱家》,人民邮电出版社。
参考文献:
[1]荷伯特·凯萨利.《心的歌声》李维渤译。
[2]林俊卿.《歌唱发音的科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
[3]石惟正《声乐教学法》,百花文艺出版社。
[4]李维渤译.《歌唱——机理与技巧》,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5]《音乐译丛》之二,人民音乐出版社。
[6]史君良.《唱片里的著名歌唱家》,人民邮电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