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如何在声乐课中以情带声(1)-音乐
来源:  作者:夏海蕾  点击:次  时间:2002-04-22 00:00于哲学网发表

   三、自主择曲与老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是最伟大的导师,古今中外,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政治家,都对所从事的领域抱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作为老师,要在最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演唱热情。演唱的情感要追求真实性和美感性,首先要求演唱者对歌曲进行分析、理解,并表现出对歌曲形象的态度。现今的声乐课堂上,基本上是你说我听,你教我唱的教学现状,学生的学习状态比较被动,被动的心理定势势必会阻碍人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削弱求知的欲望。笔者多年的教学发现:每周老师布置的课下作业完成的总是不尽如人意,即使是较用功的同学,对歌曲内容、风格的理解与把握总是差强人意。后来,我要求同学们自己浏览曲目,并把自己最喜欢的曲目拿到课堂上演唱,其结果大相径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对歌曲的理解程度较之过去有很大的改善。
  记得有一次上课时,有一位同学找来《送给妈妈的茉莉花》这首歌曲。以她当时的演唱水平,表现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她坚持要唱,并再三表明自己很喜欢。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们听完了她的演唱,演唱结束后,在场的学生和我都被她朴实真挚的演唱所感动。虽然声音稚嫩一些,但对作品整体的把握却超乎平常。课后才知道,今天是母亲节,她唱出的是自己对妈妈无限的思念和关爱,所以才真挚动人,她也经历了一次真实的情感体验,唱出了自己的心声。而且,当一个人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在自己全情投入的事情中的时候,她所有的动作与表情都是自然的,无意识的,也符合自然的生理规律,一切做作、僵硬都会离她远去。我们老师就是要让学生把歌唱的有意动作变为一种无意动作,建立一个良好的自然表情与歌唱状态。当然,有些时候,同学们的自选曲目的难度较之自身演唱水平有些偏高,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在较大范围内予以限制,这样既保证了教学的正常进度,又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否则,对作品一味地求大、求难就会让学生陷入追求技巧的旋涡中,而忽视声乐作品最真实的情感。
  诚然,我们必须肯定一点的是:声情声情,有声才有情。声情并茂的前提首先得要有相应的声音基础,否则,再丰富的感情也无法表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的帕瓦罗蒂说:“我能很快的提高自己的表演技巧,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首先,我对声音越来越有把握。对我来说,正确的发声已经逐渐变成自然的、机械的行为。所以,我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表演上。”而“意大利先前的歌唱者们在公开场合作为一个小角色露面之前,至少要花上四到五年的时间来进行学习。”②
  因此,如何提高声音技巧是初学者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必须掌握的技术,它需要老师与学习者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配合。在急功近利的现代社会,更要静下心来,苦练基本功。歌唱是一门艺术,对它的学习应是永无止境的,与其说是美妙的歌声在打动人,不如说是歌唱家扎实的技艺、独特的演唱风格、丰富的音乐修养及人格魅力在打动你。技术可以在几年之内完全掌握,而“以情动人”却是一辈子都要学习的“课程”。它是演唱者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体验能力、观察理解能力和文学艺术修养的综合体现。学习者只有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砺,歌声才有可能做到“以情动人”。

  注释:
  ①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杜2000年版,第45页。
  ②薛良:《歌唱的艺术》,中国丈联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335页。

  参考文献:
  [1]薛良:《歌唱的艺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年版。
  [2]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3]P.M.马腊费奥迪:《卡鲁索的友声方法》,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