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马步桩功与呼吸支点
在声乐训练中,对呼吸方法的正确领悟与进行呼吸器官的发声基础训练,是演唱者应该具备的重要基本功之一。沈湘指出:“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声的动力”。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一些演唱者,在演唱中吸气时气往上提,造成胸部、面部、喉部紧张;呼气时又无腹部支持点,造成声音上下的不相随,这种状态的结果很难获得声乐基本技法上所要求的“有支持点的呼吸”,并直接影响发声的声音质量。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声乐教师在授课时常会对学生说:把气吸下来,吸到后腰处,吸到肚子里,吸到脚后跟(当然这只能是一种意念与感觉),但是许多学生还是难以理会其要领,为此教师有时也苦于找不到相应的办法,帮助学生解决声乐训练时所出现的呼吸问题。我们不妨运用太极马步桩功或许对教师与学生有所开悟。此桩分高、中、低三种,一般采用中桩,“两脚平行分开,相距约三脚宽;两腿屈膝下蹲,大腿稍高于水平;沉胯敛臀……” 两臂各成半圆形,状似环抱一棵大树,吸气时,意在脊背(所谓气贴背),用下降横膈膜,放松与膨胀下腹处(小肚子),胸腔底部呈扩张趋势;呼气时,意守丹田,收腹提臀与腰部有弹性的膨胀产生上下前后的呼吸对抗。
在练马步桩的同时可兼练“落地生根”的功法,其作用是培养下盘根基,增加腿力。具体做法:首先左右脚前后分开同肩宽,形似声乐的演唱姿势;然后桩步下沉,随即用反弹力上升,上顶下踩,竖身立桩,反复运动。这种练习对学生强调的是身形直,脚跟牢,站好桩位,在上、中、下三个位置上起落,在起落的同时,可结合各种练声曲中的长音或跳音,在钢琴上进行上下半音阶走动的练习;可结合声乐作品的演唱,随着音乐的起伏、力度的大小、速度的快慢、情绪的高低,其身体也可做出与此相适应的动作,时而下蹲,时而上蹬。这样的动态练习,对于练习者来讲,全身要在积极、舒展,腔体内部感觉是“虚张、松开”的状态下,主动想到“吸中有呼、呼中有吸、又呼又吸”的感觉,从容地寻找腰腹之间上下的对抗力。这样既能很快找到发声呼吸控制的支点,又能使气息流动,声音通畅。
4.“发于根、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与歌唱状态
“发于根”所强调的是腰胯放松,身体的上部自然沉落到桩步上,桩步获得力点,就会使全身上下爆发出一股强劲的内动力,使地面的反作用力自然通过脚、腿而反到腰上,以形成“上下九节劲,节节腰中发” 的力点态势。如我们戏曲唱腔所讲求的声音要“沉于底,贯于顶”,必须建立在腰部用力的基础上并产生直、沉的力点效应,方能获得。“主宰于腰”就人体结构来讲,腰居人身中部,占有天然的主导地位,腰一动,脊背自然就动。就声乐训练而言,强调腰脊的用力,一方面从心理上可以解决因喉部肌肉紧张而造成声音受牵制的状态,以减轻喉肌的负担而自然松弛下来;另一方面随着身体内力作用的增强与腰部直沉为声音运动之主宰,可以帮助声音形成自然有序的状态,如声音位置的统一、线条的拉动、力度的控制以及共鸣腔体的调整、情绪的表现等。这一动作功法的运用,在总体上,可以基本解决在声乐训练过程中,由于身体僵硬,周身散乱,声音上下找不到支持点,而使喉肌无法进行正常的运转,所出现的声音挤、卡、压的问题。同时对尽快建立起歌唱发声的整体状态、呼吸状态、发音状态和共鸣状态,具有一定的功效。
除了上述情况外,在声乐训练中,声音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与太极拳行拳中的吐纳、升降、开合、虚实转换也是相通的,而太极拳的“天人合一”行拳境界与声乐所追求的“声人合一”的艺术境界也是一致的。作为一个声乐演唱者,只有当他能让本能的人体乐器与自己的生命融为一体的时候,才可能用艺术的歌声表达出具有生命的语言,以达到“声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借鉴中华武术的精髓,运用太极拳的拳理,开悟和解决声乐训练中的问题,这是一项声乐与太极拳在学术研究领域中的尝试性结合。借太极拳之理解决歌唱技术某些问题,这仅是一种实践的手段,是歌唱技术的一小部分,并非全部。因此,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要有选择地古为今用,类似这种探索与实践性的课题,是否可以成为拓展中国声乐学术研究领域,完善和丰富中国声乐体系的新内容,还有待于与学者同仁共同探讨与实践。
注释 :
①邹本初.歌唱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5.P122.
②刘淑慧.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分解教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P6-7.
③同②P1.
④⑧同①P36.
⑤同①P37.
⑥郭祥义.练什么?怎么练?——谈声乐发声技术的练习方法[J].北京: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编著论文集.P121.
⑦张肇平,杜飞虎.论太极拳[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10.P106.
⑨同②P24-25.
⑩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7.P76.
(11)管谨义.乐苑偶综[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12.P139.
(12)同②P10.
(14)同⑦P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