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认知型教学旨在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学校的音乐教学,实质上是培养学生文化艺术素养的一种认知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音高、音色、节奏、结构、敏感性、反应力和表现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智能,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和体验,以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关 键 词:认知型教学 音乐智能 实施
认知型教学是充分发挥个体认知能力的教学模式,其目的主要在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使他们在将来所从事的领域中有所成就。认知型教学旨在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而这些认知能力包括音乐智能。
一、什么是音乐智能
音乐智能是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个人对音乐的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实质是对音乐要素的认识过程和情感反应的综合,其核心要素有音高、音色、节奏、结构、敏感性、反应力及其表现力七个方面。①每个人并非都能成为音乐家,但每个人潜在的音乐智能是可以发掘的。
1.音高、音色、节奏、结构
音高是指音的高低,由声波的频率所决定。一般来说,频率高则音高,频率低则音低。音色是指音的质量,音色的表现力主要体现在不同的乐器和人声的特征上。节奏是指击节和音流(包括音强和音长),是声音的长短和有规律的轻重变化,是音乐中时间移动的时值表现,其基本要素是律动、节拍和速度。律动是指一系列节拍有规律地,即精确地、平均地重复;节拍是指音节有规律的轻重变化;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节拍疏密的状态。②音乐的结构是一个严密的有机体,它通过旋律、和声、复调、配器、曲式以及现代作曲法等一系列组织手段(通常称之为作曲技法),把各类基本要素相综合,从而体现出一个独特的、其他事物不具有的结构整体。③旋律是不同音高组成的富有逻辑规律的单声部音乐;和声是指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则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是复调、配器、曲式等作曲技法的基础;复调是指由几个声部构成的多声部的音乐,各声部并无主次之分,彼此形成对比或补充;配器是指管弦乐队各种乐器的运用和组合,良好的配器,可使音乐的形象鲜明,并在音色、音量、力度等方面取得平衡与对比;曲式是指构成音乐作品统一整体和各部分的结构规律;作曲法是指有关作曲的技术理论与写作方法,对实践创作具有指导意义。 2.敏感性、反应力、表现力
音乐敏感性是经聚合而形成的感官美感体验,主要指激活我们的听觉,并学会加工日常生活中对我们产生影响的各种听觉刺激的能力。反应力是聚合在以音乐美感体验中的诸多音乐敏感性为基础的能力,一般说来是客观的外显,不需要很多的主观能动性。音乐表现力是指主动地准确重复或模仿别人的音调和节奏模式的能力。
二、音乐智能在认知型教学中的实施
为了解学生的音乐智能的状况,我们随机抽查了40名学生,结果如表1“前测”所示,学生的平均分是36.57。可见学生的音乐智能水平较低。鉴于此,笔者着重在七个核心要素方面培养学生的音乐智能。但这七个方面不是孤立地进行,而是在欣赏和歌唱两个方面进行综合性、整体性培养。
1.欣赏
通过欣赏音乐,从整体上学会聆听、体验音乐的能力,进而培养和发展音乐敏感性和反应力。而好的音乐敏感性和反应力离不开对音高、音色、节奏、结构核心要素的培养。
音高:高低变化的音高,能使作品富有感染力。如亨德尔的合唱作品《哈利路亚》,第二部分从前一段的结束处开始,男低音开始陈述主题,接着转至男高音、女中音、女高音声部,并逐渐增加声部,与《哈利路亚》的主题结合,把全曲推向高潮,在“哈利路亚”的欢呼声中结束。学生通过感受这富有感染力的音响,体验到了音乐所表达的对真、善、美的赞颂。
音色:音色的培养主要是指能辨别男女高中低人声声部及乐器的音色。如欣赏交响乐时,重要的还要学会辨别交响乐队中每种乐器的音色和所象征的情绪,通过掌握乐器音色,培养学生对音色的敏感性,从而能清晰地聆听交响音乐。
节奏: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和脉搏,不同的节奏体现不同的心理情感和音乐性格。为了认识“节奏”这个概念,我们选择了爱尔兰的舞蹈《大河之舞》来观摩,作品中强烈的节奏,使学生深受感染,留下了深刻印象。讲到拍子时,主要分析强弱关系,并通过聆听作品来掌握,如欣赏进行曲掌握二拍子,圆舞曲掌握三拍子等。
结构:音乐作品的完整性是由音乐结构来完成的,包含了旋律、和声、复调、配器、曲式以及现代作曲法。培养旋律感的方法很多,如赏析中国民歌时,老师和各地学生一起演唱他们本地区的民歌,并分析歌曲旋律的特点,通过这种学教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讲到曲式结构时,可多讲些代表作。如贝多芬的《致爱丽斯》,是一首回旋曲式(ABACA),一开始是感觉清新的A部分,B部分从a小调转到F大调上,情绪变得开朗,并且右手快速分解和弦式的伴奏音型使主题显得活泼和流畅,然后音乐依次转到A部分、严肃稳重的C部分,接着A部分再次出现,旋律清新动人,最后在抒情的意境中全曲结束。讲到复调时,常用合唱作品《哈利路亚》的第一部分来讲解,第一部分的12—21小节是由如歌的主题和“哈利路亚”主题构成两个“主题陈述”段落,在22—32小节,两个主题用复调手法结合在一起,使音乐不断发展,推向高潮,然后在四部和声式的合唱中结束。配器对管弦乐的编写是非常重要的,好的配器,可使音乐形象生动、鲜明。如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音乐一开始由弦乐和单簧管在c小调上强奏出“命运”的主题,形象激昂有力。这一音型不断发展,强奏的连接部之后在降E大调上,圆号吹出号角音调,引出了一个充满温柔、抒情的旋律。在再现部,两个主题交织对峙,运用了模仿、对比复调、频繁的转调的手法,增加了音乐的冲突性、戏剧性,仿佛人在与命运奋力抗争;在这一部分,两个主题再次汇合,表现了人战胜困难的意志和决心,直到进入c小调尾声,命运仍在粗鲁地敲门。
当欣赏者为作品所感动而产生共鸣时,乐曲中的感情转化成了欣赏者的内心体验,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审美过程。音乐欣赏的审美过程可分为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审美升华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体现在敏感性中,后一个阶段体现在反应力中。
敏感性是经聚合而形成的感官美感体验,也就是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审美直觉是指欣赏者通过聆听音响,直接接受音乐信息,从中获得直观审美感受。这一阶段,可让学生多欣赏作品,逐渐熟悉、分辨出作品中的音高、音色、节奏、结构,理解这些要素与音乐情感的关系,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从而激起学生审美的激情。审美体验是一种创造性体验,它使欣赏者通过搜寻体现在音乐作品中音高、音色、节奏、结构的新感觉,主动卷入对新感觉的创造。这一阶段想象力、联想力、情感对审美体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反应力是聚合在以音乐美感体验中的诸多音乐敏感性为基础的能力,即审美升华。审美升华需要欣赏者对作品的组合形式、音响有理性的认识,并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创作意图和所要表现的内容。同时,还要把握作品最深层次的意蕴,将自己的心灵完全沉浸在艺术的意境中,在刹那间获得顿悟,使审美得以理性地升华。
总之,音乐欣赏中通过认知教学手段,使学生对音乐的核心要素有完整的了解和体验;同时,如果学生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学习一项音乐技能(如歌唱),对音乐的体验和感悟会更加深刻,音乐智能的培养将会是“锦上添花”,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的“不通一技莫谈艺”。
2.歌唱
歌唱是表现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最好的方法之一。由于歌曲本身包括了音乐的各核心要素,所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应从音高、音色、节奏、结构等要素上进行。
音高的培养应注意音准和稳定性。歌唱中音准是根本,所以练习音准很重要。声音偏低的学生,可让他多些头腔共鸣,少些口腔里的音或压喉的现象;声音偏高是气息太猛,可让学生控制好气息,使气息平衡稳定。
音色的培养应注意柔和优美圆润的音色。人因生理条件的不同而有音色暗亮的不同。所以教师要因材施教。另外,音色是变化丰富的,没有变化的音色是缺乏色彩的,应根据歌曲内容和感情的需要,处理好音色的变化。如练习《我和我的祖国》时,声音可竖些,多些美声的柔和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