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隐性教育是指运用寓教于乐、寓教于文等多种手段,使个体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的一种认知方式。音乐教育具有间接性、渗透性、隐蔽性与有效性等隐性教育的特点;同时具有感悟性、无意识性与深刻性等隐性教育的特质。因此,二者在本质上具有共性。文章从两个方面阐述的属隐性教育的音乐教育的特点,并强调音乐教育是隐性教育多种形式中的一种最重要的教育。
关 键 词:音乐教育 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是指运用多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游等,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菲利普·W·杰克逊在著作《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并很快得到教育界的认可[1]。从此,国内外一些教育理论家逐渐注意到这样一种情况,有意识、有计划的课堂教学有时会产生出乎意料的“无意识的学习结果”,而这种无意识的学习结果往往与学校的制度特征、集体生活、学习气氛等密切相关,对课程教学有着重要作用。于是,教育家为把其与课堂教学中的显性课程、正式课程相区别,把其喻为隐性课程、非正式课程、无形课程、潜在课程等。随着隐性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隐性课程中获得的价值、态度、规范、动机不仅隐含在学校的“非正式文化的传递”之中[2],同时也存在于学校之外的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之中,于是隐性教育作为隐性课程的一个概念出现了。隐性教育正是给受教育者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辅助受教育者自生自长,受教育者并不感到有外力强加,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音乐教育则在众多的隐性教育中占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一,音乐教育具有潜行的特点
音乐教育不是说教(除了基本的技巧教导),这是音乐教育天生的气质,它的至美潜藏在万事万物之中,它通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施受教双方,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只是实行传与受之外的媒介和方式,对受教育者实施的教育。首先,音乐对生理、心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音乐对生理的作用:分为物理性影响和神经生理作用。音乐引起人体的生理变化,大部分是由神经传导途径来实现的。音乐以其优美的悦耳之声产生松弛、安慰和镇静作用,令人心旷神怡。音乐可促进在脑右半球的活化,那些悦耳动听、符合人体生理节律、能调节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从而促进某些神经逆质的分泌转化,起到调整恢复体内的平衡状态的作用。在我国对音乐的生理的神经奇功效的认识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其时主要以音乐作为养生、怡情的手段,并逐渐发展为以音乐作为诊病、治病的一种手段。比如,最早见于《内经》《灵枢·五音五味》篇中详细地记载了宫、商、角、徵、羽五种不同的音阶调治疾病的内容。宋代欧阳修曾说:“吾尝有忧郁这疾,而因居不能治也。受宫音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在体也。”金元时期,四大名医之一的张子和,善用音乐治病,如:“以针下之时便杂舞,忽笛鼓应之, 以治人之忧而心痛者。”至明代,对音乐治病的机理研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张景岳在《类经附翼》中对音乐治病转篇《律原》,提出音乐“可以通天地而合神明”。 清代医书《医宗金鉴》,更进一步深入地将如何发五音、五音的特点与治病的机理作了详细的描述[3],由此可见,音乐对生理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音乐对心理的作用:人们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不仅是一个生理过程,也是心理过程。《乐记》曾写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音乐对心理的影响主要是经过对情绪的影响而实现的。简言之就是音乐可直接引起人的情绪的变化。因此,情感性条件是实施它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中国《唱论》中要求“情、声、形、味”,“情”居首位,可见“情”的重要性。“艺术如果没有震撼人们心灵的力量,引起人们情感深处共鸣的内在感染力,它也就没有生命了。”(靳凡)音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它具有最高的感人效力,它能使人产生喜、怒、哀、乐、忧、思、悲、恐的情绪变化,又能使人瞬间心旷神怡、情绪优越;音乐具有最直接、迅速、深刻地影响人的内心世界的特征。荀子在《乐论》中谈到:“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柏拉图则认为“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深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