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现存评点第一书——论《古文关键》的编选、评点及其影响(1)-文化
来源:  作者:吴承学  点击:次  时间:2001-08-20 00:00于哲学网发表

 

从《总论看文字法》来看,东莱的评点之法既是对全文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也要具体考察其章法、布局、结构,分析各段落如何铺叙,各段落之间如何呼应,研究其遣辞造句、起结、剪裁、转折等文字功夫。这个整体的把握与具体的考察是相辅相承的,这种方法可称为细读法。

东莱《总论看文字法》提出评点的总原则,与该书中随文的评点相比,是比较有系统的阅读理论。一般说来,评点形态的毛病在于比较零碎,缺乏系统,而《总论看文字法》比较明确系统提出评点的原则和方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当然,除了《总论看文字法》之外,《古文关键》具体的评点还运用许多批评术语。比如:精神、眼目、血脉、关锁、筋骨等,也相当重要。又比如八股文评点常有文中“立柱”、“破题”、“骂题”等,这些术语在《古文关键》中也已出现了 (第83、89、129、131页) 。有些学者谈到明清文学评点时多言及受到八股文评点的影响,最初的事实也许恰好相反 11。吕祖谦在《古文关键》“总论”部分没有明确说明其批评标准与理想,但在一些评点中也透露出这方面的内容。如“大抵文字使事,须下有力言语” (柳宗元《晋文公回守原议》旁批) 、“大抵做文字,须留好意思在后,令人读一段好一段” (柳宗元《桐叶封弟辨》总评) 、“大凡作文妙处须出意外” (欧阳修《朋党论》总评) 、“大抵要斥人须多方说,教他无逃处” (欧阳修《春秋说下》总评) ,这些都是论说文的技巧理论。

《古文关键》书名即标明其旨趣在于“关键”。所谓“关键”大致只关乎章法与结构等艺术形式因素。《四库全书总目》该书提要谓:“祖谦此书实为论文而作,不关讲学。”所论甚是,吕祖谦是理学家,但其评点不但毫无理学味,也不甚关心文章的内容,其关注重点是文章的技法。比如韩愈《杂说一》“龙嘘气成文”篇,谢枋得《文章轨范》卷五就评说:“此篇主意谓圣君不可无贤臣,贤臣不可无圣君,圣贤相逢,精聚神会,斯能成天下之大功。龙指圣君,云指贤臣。”而吕祖谦在此篇无一字论及其内容,只有“实句”、“抑”、“若无而又有,若绝而又生”几语,纯粹评其技法而已。可见吕祖谦把理学与文学分得相当清楚。又如韩愈《原道》是儒学的重要文献,但是吕祖谦的评点无一语涉及儒家之道,纯粹从写作的角度去评点,这确是非常独特的。吕祖谦《古文关键》标志着南宋文学批评的一种新风气:从写作实用的角度,重在分析文章的结构形式、用笔,而基本不涉及其内容,这在文以载道、文以明道风气为学术主流的宋代文坛,确是非常值得注意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吕祖谦是位理学家,却开创一种纯形式的批评,这种现象促使我们对宋代理学家与文学的关系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考察。

由于吕祖谦在当时的特殊地位,他所评点的《古文关键》自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学术界已注意及此,但所论尚比较含糊,这里我想通过具体例证对此加以说明和补充。《朱子语类》卷一三九“论文上”有两段文字涉及吕祖谦的评点:

因说伯恭所批文曰:“文章流转变化无穷,岂可限以如此。”某因说:“陆教授谓伯恭有个文字腔子,才作文字时,便将来入个腔子做。文字气脉不长。”先生曰:“他便是眼高,见得破。”

至之以所业呈先生。先生因言:“东莱教人作文,当看《获麟解》也,是其间多曲折。” (道夫)

朱熹对于吕祖谦“所批文”——也就是其评点——明显是持批评态度的,他认为,文章之法变化无穷,难以用一定的格式(“文字腔子”)来限定它。不过,朱熹下文还是赞同吕祖谦对于韩愈《获麟解》的分析。朱熹所说的“伯恭所批文”指的是否就是《古文关键》,难以考定。朱熹是对“伯恭所批文”不满还是否定评点方式呢?依我看,主要是朱熹与吕祖谦在学术见解、治学方法上有些差异,所以对“伯恭所批文”有所不满,并不是对评点方式的否定,他本人也非常喜欢用点抹的方式来读书:

某少时为学,十六岁便好理学,十七岁便有如今学者见识。后得谢显道《论语》,甚喜,乃熟读。先将朱笔抹出语意好处;又熟读得趣,觉见朱抹处太烦,再用墨抹出;又熟读得趣,别用青笔抹出;又熟读得其要领,乃用黄笔抹出。至此,自见所得处甚约,只是一两句上。却日夜就此一两句上用意玩味,胸中自是洒落。 12

尝看上蔡《论语》,其初将红笔抹出,后又用青笔抹出,又用黄笔抹出,三四番后,又用墨笔抹出,是要寻那精底。看道理,须是渐渐向里寻到那精英处,方是。13

这也可以看出读书标抹是南宋读书人的普遍风气。

《古文关键》的编选与评点对于其后的南宋文学选本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五谓楼   《迂斋古文标注》五卷“大略如吕氏《关键》而所取自《史》、《汉》而下至于本朝,篇目增多,发明尤精当,学者便之”。从选文方面看,《古文关键》所选的许多文章也被《崇古文诀》、《文章轨范》、《古文集成》等文集选入,而且所占比例相当大。《崇古文诀》与《古文关键》相同15篇,重复率占《古文关键》原选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四,《文章轨范》29篇,重复率占《古文关键》原选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六,《古文集成》25篇,重复率占《古文关键》原选总数的百分之四十。

南宋的一些古文评点选本,已采用东莱《古文关键》的评语。如《古文关键》卷一评《与孟简尚书书》:“一篇须看大开合。”《崇古文诀》评语相同。卷一评《梓人传》:“抑扬好,一节应一节。严序事实。”亦为《崇古文诀》所引。评《与韩愈论史官书》:“亦是攻击辩诘体,颇似退之诤臣论。”为《崇古文诀》所引。又卷一评《答陈商书》:“文婉曲而有味。”《文章轨范》评语相同。而且《古文关键》的批评术语也多为南宋古文评点选本所用,如《文章轨范》中就多用“关键”、“主意”、“关锁”、“字法”、“句法”等术语。

宋人的古文选集,引用《古文关键》评点最多的选本是《古文集成》,其中有二十三篇引用《古文关键》评点,具体篇目是韩愈《获麟解》、《谏臣论》、《原道》、《原人》、《辩讳》、《重答张籍书》、《与孟简尚书书》、《答陈生书》、《送文畅序》,柳宗元《晋文问守原议》、《桐叶封弟辨》、《封建论》、《送薛存义序》,欧阳修《朋党论》、《为君难论》、《本论》、《上范司谏书》、《送徐无党南归序》、《送王陶序》,苏洵《上富丞相书》、《上田枢密书》,苏轼《王者不治夷狄论》,曾巩《救灾议》。另《古文集成》卷三三欧阳修《五代史朋党论》引东莱批,但是《古文关键》未选此篇。其中《封建论》、《王者不治夷狄论》、《获麟解》、《桐叶封弟辨》、《辩讳》、《原道》六篇全篇用《古文关键》原有批注,另外各篇部分引用《古文关键》评点,主要引用其每篇的总评。

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后代。比如明代题为归有光编的《文章指南》一书卷首即有《归震川先生总论看文字法》、《归震川先生论作文法》,其文字几乎全抄自《古文关键》14。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吕祖谦《古文关键》在后代影响之大。

除了文学选本之外,子部笔记也有引用《古文关键》评点文字的。如南宋陈鹄《耆旧续闻》卷二云:“学文须熟看韩、柳、欧、苏。先见文字体式,然后更考古人用意下句处。”此语虽未言其出处,但明显是引自《古文关键》卷首“总论”的15 。又如元代魏初《青崖集》卷五《尚野名说》:“东莱吕伯恭甫谓韩子‘简古,一本于经,亦学孟子’,又谓‘柳出《国语》’。”这是引用《古文关键》的“总论”之“看韩文法”与“看柳文法”。元代盛如梓撰《庶斋老学丛谈》卷中上亦引吕祖谦《古文关键》对韩愈、柳宗元文章的评点。这些例子都说明,《古文关键》以后,东莱的评论已经成为研究韩、柳、欧、苏的权威说法,屡被人们引用。

关于《古文关键》与唐宋八大家形成之关系,我曾在《评点之兴》一文中谈到《古文关键》的选文“其实已经初具明人所谓的‘唐宋八大家’的雏形了。……吕祖谦的《古文关键》,特别垂意于唐宋之文,固然与选本的诵读对象有关,但也反映了他对唐宋古文的价值与特点的独到见解。从这个角度来看,他又似乎已经开了明代唐宋派的先声。我以为,吕祖谦对于唐宋派至少存在一种潜在的影响”16。现在看来,这种看法还比较含糊,有必要进一步探讨。

关于明代“唐宋八大家”说法的形成,日本学者高津孝先生在《论唐宋八大家的成立》一文已有相当清晰的表述17。本文想在此基础上用实证统计的方法从《古文关键》的编选对唐宋派古文选集的影响加以说明。

唐宋八大家古文选集,最早见于明代朱右的《六先生文集》。所谓六家,其实是八家,因为三苏并为一家。朱右《新编六先生文集序》:

《六先生文集》总一十六卷。唐韩昌黎文三卷,六十一篇;柳河东文二卷,四十三篇;宋欧阳子文二卷,五十五篇,见《五代史》者不与;曾南丰文三卷,六十四篇;王荆公文三卷,四十篇;三苏文三卷,五十七篇。 (《白云稿》卷五)

从其选文数目来看,朱右似乎对于曾巩的文章比较重视,他入选的文章居八家之首,比三苏总数还多。朱右另有《唐宋六家文衡》之选,不过,据贝琼《清江文集》卷二八《中都稿》之《唐宋六家文衡序》,“《唐宋文衡》总三百三十篇”,内容与篇数和《六先生文集》相仿。据贝琼所说朱右“其定《六家文衡》,因损益东莱吕氏之选”,也就是说,《六家文衡》是在吕祖谦《古文关键》基础上所选的。贝琼在《唐宋六家文衡序》中所论述的《六家文衡》的选编意旨也与《古文关键》关系密切:

昌黎韩子倡于唐,而河东柳氏次之。五季之败腐不论也,庐陵欧阳子倡于宋,而南丰曾氏、临川王氏及蜀苏氏父子次之。盖韩之奇、柳之峻、欧阳之粹、曾之严、王之洁、苏之博,各有其体,以成一家之言。固有不可至者,亦不可不求其至也。余尝读之若《原道》、《原毁》,由孟轲之后,诸子未之能及。至宗元《守原议》、《桐叶封弟辨》,凿凿乎是非之公。使圣人复作,无以易之。其它驰骋上下,先后相发,诚乐之而不厌,信言之异乎。

这段话差不多总结了《古文关键》“看文字法”与内文中对于诸家的评价,而他所提到韩愈、柳宗元数篇古文,也正是《古文关键》所选入的。由此也可以看到所谓“损益东莱吕氏之选”的说法是确论。

唐顺之的《文编》六十四卷,也是唐宋派有代表性的古文选集之一。其中收入韩愈文143篇,柳宗元文67篇,欧阳修文206篇,王安石文52篇,苏洵文33篇,苏轼文199篇,苏辙文57篇,曾巩文25篇。其中与《古文关键》相同的文章共有49篇,重复率占《古文关键》原选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八。而在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中,与《古文关键》相同篇目共有60篇,占《古文关键》原选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五。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目。

从以上的统计数字看,《古文关键》在唐宋八大家的形成以及唐宋古文经典化进程中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可以说是不争的事实。

注释

①日本学者高津孝《宋元评点考》,载鹿儿岛大学法文学部纪要“人文学科论集”第三十一号(1990年)。拙作《评点之兴——文学评点的形成与南宋的诗文评点》,载《文学评论》1995年第1期。孙琴安《中国评点文学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张智华《南宋所编诗文选本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第六章“评点论”,中华书局2002年版。研究吕祖谦的专著如刘昭仁的《吕东莱之文学与史学》,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版;潘富恩、徐余庆《吕祖谦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两书亦有涉及。

②关于《古文关键》的善本情况,可参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③按《古文关键》共选八家之文,除以上诸家外,尚有苏辙之文。

④“朱晦庵晚岁尝语学者曰:‘此书编次,篇篇有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五;《文献通考》卷二四八亦引)

⑤依《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七《古文关键》提要之说。

⑥见《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七《论学绳尺》提要。

⑦如“题常则意新”一段,就是采自《古文关键》“总论”之“论作文法”。

⑧可参考拙作《儒学与评点之学》,载《华学》创刊号,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⑨只有一处以“纲目关键”连用(第130页。本文所引页码,皆据《丛书集成初编》本)。

⑩如《晁错论》“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句旁批:“一篇主意、关键、警策、纲目在此。”(第129页)

11《古文关键》评点并不是极个别现象,此外如《文章轨范》评苏东坡《王者不治夷狄论》一文也评说“有冒头,有原题,有讲题,有结尾”。

12《朱子语类》卷一一五,朱子十二,训门人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783页。

13《朱子语类》卷一二,朱子十七,训门人八,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77页。另外,《朱子语类》卷一四也说:“某自二十年前得上蔡语录观之,初用银朱画出合处;及再观,则不同矣,乃用粉笔;三观则又用墨笔。数过之后,则全与元看时不同矣。”

14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315册,第624—625页。关于对《文章指南》的考据与评价,可参考《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二。

15陈鹄《耆旧续闻》作于何时,不可考定,见《四库全书总目》,然此书定在吕祖谦之后,该书卷一即提到“吕伯恭先生尝言”可为确证。

16原载《文学评论》1995年第1期,收入拙著《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增订本),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载《首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王水照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标有○表示选入该篇。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