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李之仪卒年考实(1)-文化研究
来源:  作者:王星 王兆鹏  点击:次  时间:2001-08-17 00:00于哲学网发表

 

那么周紫芝“北走建康”又在何时?这需考查周紫芝政和末年的行踪。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十七《书浮休生画墁集后》云:“政和七、八年间,余在京师。”卷五十八《见翟公巽》云:“政和之末,郡岁荐士,而某之名实在其中,阁下以郡太守劝驾,固尝辱与之见。其后取道当涂,以趋大梁,谒姑溪先生于其家。”可见政和末年,周氏曾前往汴京参加礼部考试。宋代士子一般是头年秋季在各地州府、转运司等举行解试,合格者于当年冬季赴京,参加来年春天的礼部试。周紫芝当于政和七年秋冬间“取道当涂”“谒姑溪先生于其家”,然后前往大梁参加次年春天的礼部考试(史载政和八年礼部试的状元是王昂)。其行进路线当由宣城出发,途经当涂至江宁(即建康),然后沿运河北上汴京。至此,我们可以断定周紫芝“北走建康”正是指此次进京赶考,他在经过当涂时拜谒李之仪,当时李十分健康,但等数月后(政和八年)返回时,李已去世。从政和四年七月二人定交到政和八年初,正好过去了三年多,与《姑溪三昧序》所云“后三年而公亡”正相 契合,故李氏卒年必为政和八年无疑。

那么,周紫芝是何时从汴京返回的呢?从周氏的诗作中可考其大致时间。《太仓稊米集》卷四有《行迈》、《暮宿》二诗,应是此次进京途中所作。而《雪后再至菊坡》与《将出京》两诗则应为此次离京前后所作,《将出京》云:

老恨愁千斛,饥须粟一囊。遂成迟去鲁,还作薄游梁。客思风尘恶,乡音道路长。何时秣归马,看我理晨装。 同卷《寒食滁阳阻雨》云:

去年束书薄游梁,今年下马古滁阳。滁阳寒食少人出,满城山雨惊淋浪。闭门客舍颇无事,五白大呼同舍郎。樽前谁唱醉翁曲,鸟歌花舞催红妆。竟须薄酒浇永日,肯放羁愁煎客肠。功名老矣白发出,岁月几何归路长。江头藉草作寒食,细雨梨花思故乡。何当秣马候明发,便可一苇横长江。千村万落鸟呼客,山南岭北花吹香。仍须戒妇速作黍,会见鹿门归老庞。 此诗与上一首内容相呼应,当是周氏回程中在滁州所作。

由上引二诗可以看出周紫芝家用不丰,路途颇苦,因未取得殿试资格,在京中也没有久留,大约在政和八年二月间出汴京,寒食时已经回到了滁州,这与“逾月而归”正相合。诗中“何当秣马候明发,便可一苇横长江”一句,说明周氏为雨所阻,在等天气变好,且归心甚急,据此可推知他回到宣城的时间当在此后不久。而滁州到当涂可谓咫尺之遥,且又为周氏归宣城必经之路,故周氏得知李之仪的死讯亦当在此后不久。

若上述推论成立,那么李之仪卒年的最上限似可定为政和八年三月六日以后,最下限则在政和八年秋,因为是年秋周紫芝遭父丧(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五十《辛未杂书》:“岁在戊戌(1118)之秋,余以是岁有先子之丧也”),必在宣城无疑,同时也必然知道李之仪已去世。

综上所述,李之仪的卒年,可定为政和八年(1118)。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