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重新面对伟大传统(1)-文化研究
来源:  作者:孟繁华  点击:次  时间:2001-08-28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到了20世纪90年代,改编风潮却反映了一种令人不安的诉求。特别是对《雷雨》的改编,肇始了利用经典迎合低俗趣味的恶劣倾向。乱伦关系在话剧《雷雨》中还是个隐约的表达,还是对畸形婚姻关系的一种控诉。繁漪在那口“残酷的井”里的挣扎,既有诗意又令人惊恐不已。但到了电视连续剧《雷雨》,对乱伦关系兴致盎然的演绎和添加,居然在被放大为20集的连续剧里津津乐道。它漫长的延宕,表达的恰恰是编导者对这一核心剧情充分利用的惊喜心情。但是,稍有常识的人都会察觉,这一剧情被充分利用的全部秘密就在于,这是一个在今天难以想象或编造的情节。因此,90年代对经典作品“波普”化的改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艺术家想像力和创造力的空前匮乏,是对现实丧失把握、理解能力的反映。

    2001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20周年,与鲁迅或鲁迅作品相关的三台舞台剧的推出,显然与这个特殊的、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有关。张广天的《鲁迅先生》以清唱剧的方式塑造了他想象的鲁迅,保持了作为知识左派的作者与民众的亲近关系和取向。这个创作虽然遭遇了网友“狠作革命秀”的挖苦或嘲讽,但张广天不与今日任何时尚为伍的独立性,可能在这个意义上是接近鲁迅的。《无常·女吊》被称为是“鲁迅作品人物重组”的作品。它不是对鲁迅作品的改编,因此也不能在改编的意义上对其作出评价。但可以肯定的是,编剧郑天玮和导演王延松,是非常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家。他们把鲁迅六部作品的人物集中到一部戏中,通过荒诞、亦真亦幻、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再现了鲁迅作品中所弥漫的压抑、紧张和沉重。这种再创造的实验效果应该说是积极的。导演王延松对自己的期许是“争取观众”,他并没有游离鲁迅太远。

    然而,古榕编导的《孔乙己正传》,大概是一部最具争议性的作品。在我看来,问题不仅在于古榕对孔乙己命运的演绎,也不只是对今天豪华时尚的舞台表达。它的问题是对鲁迅原作思想的背离。在《孔乙己》中,鲁迅不仅控诉了封建科举制度,重要的是他对孔乙己深怀的巨大悲悯。但在《孔乙己正传》中,孔乙己不仅是封建科举的受害者,同时还是这个制度的维护者,对他悲喜交加的命运的理解充满了道德化,或者说,如果不是丁举人父子的“恶”,孔乙己的命运完全可以是另外一番光景。因此,孔乙己的命运在这里被解释成了邻里怨恨。编导者仅凭孔乙己偷了丁举人家的书,便被打断了腿这一情节,演绎出了孔、丁两家的世代恩怨,从而决定了孔乙己的命运,这与原作所表达的已相去甚远。同时,剧中渲染的人生“四大快事”以及女性观,与鲁迅思想毫不相干,与其有关的恰恰是世俗社会的稀缺性想象。

    有人曾把这一现象归结为市场或商业化的结果。这一结论不是词不达意而是十分可疑。应该说,市场化或商业化应该是推动文艺发展最有力的杠杆,应该是刺激戏剧想像力和创造力最积极的因素。鲁迅的时代就是商业化的时代,但鲁迅的作品却实现了他对社会和文化最有力的批判,在商业化的时代是最不具商业的写法,这应该是鲁迅人格成就的一部分。因此,当下的问题并不在于市场化或商业化,而在于我们如何对待伟大的传统。在过去的许多年里,对传统的破坏和对传统的弘扬始终是个语焉不详的问题,或者说,这种破坏使我们逐渐忘记了我们赖以存活的传统究竟是什么,因此也就不知道还要破坏或弘扬的是什么。鲁迅研究专家王富仁先生曾论述说,我们今天的传统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翻译交流的外来文化传统和五四以来的新文化传统。如果我们同意这一看法的话,那么鲁迅就是我们伟大传统的一部分。多年的反传统和文化破坏性格,使我们失去了对传统、对大师的敬畏,失去了对它们应有的尊重。在消费主义的支配影响下,甚至消费经典和大师也成为新的时尚。这一状况使我们有必要反省的是,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面对伟大的传统。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